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库塘钓石斑     
陈清溪 《中国钓鱼》2005,(10):10-11
溪石斑原本是溪钓的对象鱼,但由于其肉味鲜美,售价较高,而遭狂捕滥杀。一般溪流已很难见其踪影了。在有溪流入库的大中型水库,由于水深,电瓶捕不到,游丝网不到,就有石斑生存下来,并且个体较大。如何钓获这些石斑鱼呢?  相似文献   

2.
邓晓辉 《中国钓鱼》2012,(12):22-23
说起钓石斑鱼,我酝酿了很久却不敢贸然下笔,因为石斑鱼属名贵鱼种,如今野生的可谓凤毛麟角,十分稀少。而我的战绩也是“丑媳妇怕见公婆”,羞于示人。话说回来,虽然“钓历”浅,但我对石斑鱼有种刻骨铭心的记忆。我曾经在厦门海堤涵洞、  相似文献   

3.
<正>石斑鱼体型侧扁,体色或灰或褐,口大牙尖,为肉食性、定居性(不洄游)的凶猛海鱼。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北部湾的石斑长势快,个体大,常见者二三千克,较大者10余千克,最大者四五十千克。其品种主要有黄斑、青斑、网斑和红褐点石斑等。此鱼营养丰富,口味鲜美,素有“鸡鱼”之称,为北部湾四大海鲜之首。防城港、钦州、北海等海域数量较多,为海钓人的主要目标鱼之一。每年4-6月是石斑鱼的产卵期,之后石斑鱼摄食强烈,6-11月为最佳钓期,  相似文献   

4.
随着山势地形的变化,溪流中有急流水滩、缓流水湾和深水潭之分。溪流所经地域都是由高而低,而且坡度较大,急流水滩为主要流域。溪流中的鱼、石斑鱼等,大都喜在急流水滩中的卵石、块石和岩石隙缝间,迎着潺潺的湍流,穿来穿去,戏要觅食,因此急流浅水滩是溪钓的主要场所。急流水滩的鱼,春、夏、秋三季都可钓,而春季是钓急流水滩鱼的最好季节,每到春光明媚,山上杜鹃披红装,田间油菜戴金冠,溪流两岸繁花似锦的时候,也是急流水滩中鱼儿觅食最活跃的时候,这时去下钓,必有大收获。急流水滩中垂钓,所用竿线长以2.5米左右为直。钩须…  相似文献   

5.
今年出版的第1期台湾《钓鱼世界》杂志,连篇刊载了溪钓石斑鱼的钓技文章:《钓石斑的最佳拍档》、《擒拿石斑的杀手锏》、《石斑钓点的选择》、《让石斑开口大咬的佳肴》。这些文章对发展我们溪流钓是很有裨益的。本刊将陆续转载。 我国幅员广大,山峦起伏,溪河密布,有很多天然极佳的溪钓场所,然而,溪钓至今还是个未开垦的处女地,尚待钓友们迈向自然、努力开拓。我们热切地希望,乘此大好春光,有更多的钓友,在大自然的山光湖色中尽情享受溪流带给的情趣。写出自己的体会、感受、经验投给本刊。——编者  相似文献   

6.
溪流钓石斑     
李旗 《钓鱼》2006,(4):36-36
在山涧溪流中钓取淡水石斑,鱼咬钩后,一般会拼命逃逸,那种挣扎的拉力,给钓者的感觉是最刺激的,鱼越大冲击力也越大。虽然淡水石斑鱼的个体都不太大,但钓获的感觉却令人难忘。  相似文献   

7.
溜澳钓石鲉     
陈贻萍  林润夏 《垂钓》2001,(3):68-69
我的故乡在海边,村庄的名字叫“溜澳”,与金门隔海相望。从懂事那年起,我就和大海结下了不解之缘:每逢水暖花开的时候,便和大人们到海屿岩石边垂钓,钓一种名叫褐菖鼬的鱼。村里的人都称之为“石斑鲉”石鲉柄息于近海岩石间,外貌类似石斑鱼,但与石斑鱼不同科,体积、重量也小得多,最大的每条也不过150~200克。  相似文献   

8.
<正>石斑鱼的钓取方法尽管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掌握了谋略和技巧,就会有收获。一、种类与生活环境根据鱼的生活习性和体型,石斑鱼大体上可分为如下几个种类:东星斑、西星斑、泰星斑、老鼠斑、苏鼠斑、金钱斑、老虎斑、豹星斑、杉斑、青斑、麻斑、红瓜子斑、巨石斑等10多个品种。  相似文献   

9.
“石斑鱼”学名温州光唇鲃,是生活在我国南方溪流中的一种小型淡水鱼。它全身呈彩色条形斑纹,雌鱼为横条,雄鱼为纵条,外形美观;体内能分泌少量毒素,肉味鲜美,清凉解毒。为人们日常餐桌上的佳肴。还可登大雅之堂,款待贵宾高朋。 石斑鱼体形较小,成鱼一般在100克左右(1994年,笔者曾在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梧桐乡钓到一条440克重的石斑鱼,实属罕见),因此有“山溪无鱼石斑为大”之说。浙南丽水地区从瓯江干流到各个山涧小溪均有石斑鱼分布,甚至在高几十米飞瀑之上的  相似文献   

10.
一路情深     
连早利 《中国钓鱼》2006,(12):40-41
今年9月,在江西鹰潭市举行的“首届中国龙虎山国际溪流钓表演赛”上,代表北京红牛队参赛的选手连早利出色地运用路亚(拟饵)钓法钓获多条珍贵的溪流野生军鱼,获得了个人冠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李想 《钓鱼》2007,(11X):8-9
1O月27日“第二届中国龙虎山国际溪流钓大赛”暨首届中国龙虎山国际溪流钓论坛,在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风景旅游区拉开帷幕,国内外20个团体代表队近1OO名溪流钓高手齐集龙虎山同场竞技,不仅让我们看到选手们在溪水竹筏间挥竿的趣味竞技场面,还领略到国外高水平的抛竿溪钓技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厦门地处亚热带,四面环海,周边海岸长达50多公里,明岛暗礁星罗棋布,海产资源丰富,四季均可滩钓、矶钓、船钓。可钓鱼类主要有:黄(黑)鳍绸(厦门称黄翅、黑翅,又称鸟格)、石斑鱼(又称鲙鱼)、多鳞鱚、少鳞鱚(厦门称沙梭)、叫姑鱼(厦门称加网)、真鲷(厦门称加吉鱼)、(鱼面)鱼(又称鮸鲈)、白鯵鱼(又称条纹鯵)、青鯵(台湾称猪哥(鱼甘)、斑鲈、海鳗(龙鳗、虎鳗)、小鲨鱼(灰鲨、九鲨)、鰤(鱼公)等。  相似文献   

13.
王大友  朴万吉 《垂钓》2012,(10):20-21
青山绿水,碧波环绕,空气清新,净化心肺。在这美景中,切不要让“空军”影响了你垂钓的心情。 溪流钓法与竞技钓的不同之处在于:竞技钓通常为坐钓,采用的方式为人等鱼,不够灵活;溪流钓法多数为走钓,采取的方式为人找鱼,上下肢均衡运动,更有利于身体健康。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也让溪流钓充满魅力:青山绿水、碧波环绕、空气清新、净化心肺,时刻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满足!  相似文献   

14.
苏群 《中国钓鱼》2012,(6):21-22
溪流竿,顾名思义,是为钓溪流鱼而专门设计制造的钓鱼竿子。它最早是由日本的溪流钓鱼爱好者们利用天然野竹子纯手工制作的,而后过渡到用玻璃纤维机械化量产,直到现在的碳素材料。溪流竿以其短小精湛、轻巧、结实和便于携带而深受我国钓手们喜爱,并将之扩展到池塘、自然河流、湖泊和人工水库等诸多水域。有资料显示:溪流竿在我国钓手当中的使...  相似文献   

15.
许多钓友已不再满足于水库、迷恋于池塘、江海,而是更加青睐于山区交错纵横的溪流。身处山水之间,手持钓竿,欣赏着嶙峋的山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谛听着潺潺流水奏响的美妙乐章,说不出有多么的惬意和消遥!溪流钓欲取得佳绩,钓位的选择是重要因素之一。浅滩与深潭“春钓浅、秋钓潭”同样适合于溪流钓。春天溪流的浅滩处水温回升较快,鱼儿较多,宜在浅滩钓。秋天浅滩处水温较低,鱼儿喜在深水区活动,宜钓深潭。急流与缓流水流在不同溪段具有不同的流速,有急、有缓。在水流湍急的河段选择流速慢一点的地方;在流速缓慢的河段选择流速快一点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文化风流     
《钓鱼》2006,(17)
2006江西龙虎山溪流钓比赛即将精彩扬竿筏在画中行人在溪中钓9月23日 ̄24日,2006江西龙虎山溪流钓比赛将让钓手们在泸溪河中体验“筏在画中行,人在溪中钓”的别样钓趣。溪流钓这种国际钓法目前在我国尚未盛行。为了普及与推广溪流钓,给我国的溪流钓爱好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加快我国钓鱼运动与国际钓鱼运动接轨的步伐,国家体育总局中华名人垂钓俱乐部、江西省鹰潭市人民政府将倾力共同主办2006江西龙虎山溪流钓比赛。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龙虎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山体经过自然界长年的风化剥蚀及造山运动的作用,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峰峦岩窟,…  相似文献   

17.
《垂钓》2006,6(11):70-70
2006年9月23日,由国家体育总局中华名人垂钓俱乐部、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风景旅游区主办的“首届中国龙虎山国际溪流钓表演邀请赛”在江西龙虎山风景旅游区拉开序幕,来自欧洲、美洲、亚洲的80名钓手参加了此次比赛。  相似文献   

18.
《中国钓鱼》2006,(11):46-47
9月23日,在江西省鹰潭市泸溪河畔,绿草如茵的桃花洲上,由国家体育总局中华名人垂钓俱乐部、江西省鹰潭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龙虎山国际溪流钓表演邀请赛”在这里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在大赛开幕式上,中华名人垂钓俱乐部龙虎山国际溪流钓中心也正式挂牌成立。全国政协常委、中华名人垂钓俱乐部名誉主席伍绍祖,中国渔业协会会长、中华名人垂钓俱乐部特别顾问齐景发,中华名人垂钓俱乐部副主席、  相似文献   

19.
钟有祥 《中国钓鱼》2001,(12):18-19
秋季是钓鱼人的黄金季节,大多数钓友们都已整理好“作战工具”,准备到池塘、水库过上一把钓瘾,大概很少有钓友会想到在溪流中钓大鱼。我去年秋天曾在中山市的宫花溪里用两支海竿在3个小时内钓到5条千克级的大鱼,这也是我溪流钓的纪录,现在我谈一下在溪流使用海竿垂钓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范宁 《钓鱼》2004,(17):34-35
鱼漂,各地称呼不同。古代称浮:现代称浮子、鱼漂、钓眼等。它是钓者根据其反应了解水下鱼情、水情的标志,故有的钓者将其称之为“钓鱼人的眼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