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万东海 《钓鱼》2009,(10):51-51
有时候我想要从包装袋中取出一枚转环,但不幸的是,我粗大的手指难以抓住细小的转环,结果转环掉落在甲板或者海滩上。如果是平坦的地面还好,如果是在礁石或者是在有缝隙的甲板上,那么就无法再找到转环了。我偶然地想到了一个解决方法:我开始将转环都挂在回形针上。按照转环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回形针。由于铁丝有着相当的韧性,所以在摘取转环时,无需顾虑它会掉落。而回形针不但购买方便,价格便宜,而且便于保存。  相似文献   

2.
回答林权光钓友关于“使用拉饵时如何避免子线打麻花(缠绕)和分钩不理想”的问题。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拉饵时,子线为何会打麻花(缠绕)”?我们在日常垂钓中是经常会碰到您提出的这个问题的,我根据自己的一些垂钓体会以及请教其他垂钓高手,他们的经验认为,出现上述问题的关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钓组搭配存在缺陷:有不少钓手在组装悬坠钓组(特别是使用拉饵速钓小鲫鱼的钓组)时,不太重视与子线相连的“连接环”的选用,特别是一些钓友喜欢使用一些自制的、较长些的那种“铅皮座、子线扣一体化”的东西来连接子线。这样的连接环不同于渔具商…  相似文献   

3.
平时,和钓友们一起外出钓鱼,有的年轻钓友看到我满头白发,经常会问我:老同志,你垂钓多少年了?我总是笑着回答:算算有几十年吧!回顾几十年的垂钓生涯,概括起来,有四个阶段,就算是垂钓四部曲吧!  相似文献   

4.
返捻环 又称为转环、连接环。它用于钓组(钧漂线坠的组合)主钓线与支线、钩线以及其他钓组小件附属用具的连接。其特点是:连接钓组的金属圈可以自由旋转,起到钓组受力后缓解承重的扭力作用,避免发生鱼的挣扎而断线;采用返捻环连接主钓线与支线、钩线可以有效地防止线与线的连接而损伤钓线;其次可以起到连接的方便作用。返捻环的种类、规格很多,就形状而言,常用的有樽形返捻环、三叶形返捻环。其大小以号数来区别,号小环  相似文献   

5.
学生时期的我就迷上了垂钓,可由于学业在身,平时无暇光顾钓场,因而每年的暑假便自然成了我的“垂钓节”。初中毕业那年,我刚参加完“中考”,就急不可待地坐上火车直奔姐姐家。姐姐家地处群山环抱、水网密布的蚊河,加上姐夫也是个垂钓迷,所以每年我都愿到姐姐家度过那令人陶醉的假期。到了姐姐家,我顾不上旅途的疲劳,整整忙活了一个下午,早早做好了外出垂钓的一切准备工作。正巧第二天是礼拜天,凌晨两点来钟我和姐夫就踏上了征途,到离市区四五里路的北大河去钓鱼。这北大河是松花湖的支流,河里鱼种繁多,是个十分理想的钓场。到…  相似文献   

6.
看了《中国钓鱼》2005年第十二期张俊的《外出垂钓,安全第一》的文章,使我想起了去年的一次垂钓经历,真可说是终生难忘。那是7月中旬的一天,钓友唐民元约我到高岩水库去钓鱼,利用两个双休日好好放松放松。头几天我们就做准备,准备好钓具、帐篷、米菜、电瓶灯、钓鱼用的饵料和野炊用的液化气,还不忘带上砍刀和小锹。万事具备后,星期五下  相似文献   

7.
我们使用台湾钓法钓鲫鱼的过程中,连结双钩的两根细胞线是很容易绞缠到一起的,这种现象对垂钓的操作和效果影响很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的钓友就采用了各种办法,研制出分钩器,把一根金属丝变成倒丫字形,或者在绑有双钩的脑线中间穿上一小段细塑料管,再与主线连接,垂钓时就可以把两根脑线分开一定的距离,就像一条扁担挑着两只鱼钩一样,大家把它叫“扁担钩”。其实台钓是不用分构器的,“扁担钩”也没有多少人真正去采用。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台钓的钓组中,脑线与主线的连结,一般都要使用能够自由转动的连接环。不使用连接环时…  相似文献   

8.
柳明 《钓鱼》2004,(23):40-40
在韩国垂钓鳜鱼是一项非常普及的活动。很多俱乐部都是以鳜鱼为比赛用鱼。韩国的钓鱼杂志也大量刊登垂钓鳜鱼的相关技巧。在2004上半年我被公司派到韩国时.就经常外出垂钓鳜鱼。在那里我遇到了我的启蒙老师那先生——造船厂的一位中级雇员。在闲暇时,他经常会陪同我一起外出垂钓鳜鱼。那先生的妻子是一位飞机乘务员,不能经常陪同他垂钓。但我觉得那先生并不太在意这种情况,反而对此非常满意。下班后,那先生经常会驱车前往河边,整晚忙于钓鱼,偶尔到卡车中打个盹,天亮时再赶回单位,这就是他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很多钓友都有钓鱼打窝的习惯,我以前也是每钓必打,好像不打窝就钓不着鱼似的(事实并非如此)。可2005年秋季,一次外出垂钓偶见一开竿鱼塘用拉网拉鱼,却让我从此改变了沿袭30多年的垂钓习惯。当时只见十几个人拉着大网靠岸,不仅拉上来一些鲢鳙和小杂鱼,还从水底拉上来一些发白、发黏、发臭的豆饼、窝头、动物内脏、骨头等钓鱼人打窝扔下的诱饵。这些发酵变质的诱饵酸臭无比,使人老远就闻之作呕,望而生厌,想必水中的鱼儿也要避而远之。  相似文献   

10.
钓友们外出垂钓,一般都是坐低矮的小凳。长期低位坐姿垂钓,极容易造成腰背疼痛。长期这样下去还可能会落下后遗症。预防因垂钓造成的腰背疼痛除经常变换一下坐的姿势,尽量坐高坐舒服以外,垂钓时还可以做如下动作予以缓解,做以下动作时坐、立均可。  相似文献   

11.
聂壮 《钓鱼》2014,(20):26-27
古人云"斜风细雨不须归",虽然形容的是钓鱼人迷恋于雨中的江上美景不愿归去,但我觉得,这句古诗也可以用来形容雨天与钓鱼人的某种关系。大多数钓鱼人,特别是经验较为丰富的钓鱼人,一般都很喜欢在雨天外出垂钓,这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雨天垂钓经常鱼获喜人,自然就"不须归"。  相似文献   

12.
刘浩 《钓鱼》2011,(12):52-53
在我学会走路之前,母亲都是将我置于背包中一同外出垂钓的。每个周末,一家人都会去钓取鲈鱼、鲤鱼—各式各样的小鱼。我的父亲参加了一个名为澳大利亚钓鲈联赛的垂钓赛事,参加比赛的船只大约有100多条,  相似文献   

13.
余淼 《钓鱼》2004,(24):26-26
外出垂钓,钓友们经常会三五个人搞个小比赛。如果以尾数多少为标准,常常会引起小纠纷。如果以重量为标准,携带称重器往往又比较麻烦。其实,在国外有很多的钓鱼人都通过数学公式来计算鱼获的重量。只要使用小小的圈尺就能轻松搞定。  相似文献   

14.
转环越做越小,要想与钓线连接牢固,是一件颇为困难的事情,如何处理这一情况呢?在最近几年,转环和钓线的直径都变得越来越小(特别是辫线),这就使得钓手想要将钓线打成线结与转环牢固连接成了一件颇为困难的事情,我想我并非是唯一一个对此头痛的钓手。  相似文献   

15.
进 人夏季,蚊虫开始肆虐,各位 钓友为防蚊虫可谓费尽心机。脚脖子是蚊子重点进攻对象,我也曾试过用“蚊不叮”甚至用塑料袋套在鞋上,常常无济子事,后来我忽然想到有一期“正大综艺”节目上的一个小试验,蚊子对白色物体惧怕,对暗色物体感兴趣,我买了一双白色运动袜外出垂钓,蚊子很多,但从不往白袜子上落,自然也就不受皮肉之苦了。这种方法特灵验,怕蚊子叮咬的钓友可以一试。目穿白袜可防蚊虫@周洪源!黑龙江大庆  相似文献   

16.
垂钓多年,在钩线系法与竿线连接方面摸索出几点做法,自认灵活方便,垂钓效果不错。其他钓友也觉得我开竿收线比较快,有的还加以效仿。现将我的做法介绍如下: 1.鱼竿与钓线、主线与脑线皆用卡子或转环连接,开竿、收竿、换线与更换鱼钩都较为方便迅速。  相似文献   

17.
驾驶轻骑或摩托车外出垂钓, 莫只顾方便快捷,特别是中老年朋友,安全不能大意,切莫将乐事变为憾事。现将我亲身经历的事故告诉钓友们,敬请从中吸取教训,也好遇见类似情况注意防范在先。 为了外出垂钓方便,我专门买了一台50型轻骑,该车型一般中老年钓友使用较多,在平坦的公路上时速也可跑40~50公里,但这时车身就有些不稳,如果遇路况不佳和避让时极易翻车。一次我外出垂钓,返程时天上下着中雨,我见路上车少人稀,于是加快了车速,大约时速40公里。突然,雨雾中,一条小狗从公路左边跑向右边,我急忙刹车转弯避让,但为时…  相似文献   

18.
莫凡 《钓鱼》2013,(17):48-49
若有人敢于和善于将爱好和专长作为自己的谋生手段,并能以此养家糊口,那么可以说是幸福之人了。我在万峰湖就有这样的一位朋友,他每天愉快而充实的工作、垂钓,每天都很忙碌,也很辛苦,但他却总是乐呵呵的,让人在羡慕的同时又心生敬佩。他,就是陇纳棚主程建新。垂钓痴迷者程建新从小就喜欢钓鱼,工作后也没少在滇池流域的小河小沟里垂钓。2008年,他首次到贵州巴结红春一带野钓,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一闲下来就会去万峰湖下游垂钓。那时万峰湖的鱼儿大而多,品种齐全,有鲮鱼、武昌鱼、叉尾  相似文献   

19.
多功能小铁铲是垂钓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尤其是郊野垂钓,更能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全新多功能小铁铲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铲头、铲杆、铲把。铲头由高碳钢组合而成,与铲杆的连接是可调螺母,可以将铲头折叠成不同角度;铲头后面是一个小镐,可以从事刨、挖  相似文献   

20.
垂钓蜊江湾     
王春波 《钓鱼》2005,(16):52-52
我第一次在此处垂钓,是在近海海域。我经常一个人在礁石上垂钓,于是,我认识了一个守海的渔民。此人三十多岁,是个懂得大海的人。他守海的时候也垂钓那天,我在退潮的时候来到了村南的礁丛,正好这位守海的渔民也在垂钓。他看见了我,问我什么戴着眼镜,又问我为什么喜欢钓鱼。我都说了,他就信了,为我指点可以垂钓的地方,他说了几句话就跳上另一块礁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