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拖钓金枪鱼     
金枪鱼有50多种,主要品种有马苏金枪鱼(Thunnusmaccoyii)、金枪鱼(Thunnusthynnus)、长鳍金枪鱼(Thhnusalalunga)、肥壮金枪鱼(Thunnusobesus)、黄鳍金枪鱼(Thunnusalbacares)、青于金枪鱼(Kishinoellatonggol)、夏威夷青干金枪鱼(Kishinoellazacalles)等。这类鱼系远洋性鱼类,其生活与大洋外海密切相关。在热带、亚热带及温带水域中,均有它的踪迹。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及一些国家的近海、外海,金枪鱼的踪影到处可见。在我国的近海、外海里,黄鳍金枪鱼、长鳍金枪鱼、肥壮金枪鱼、青干金枪鱼等均有分布。金枪鱼的代表体型为明…  相似文献   

2.
鱼类的食性     
科学研究人员根据对鱼类胃含物的测定,将鱼类的食性分为以下四大类:①鱼食性鱼类,②肉食性鱼类,③杂食性鱼类,④浮游生物食性鱼类。 1.鱼食性鱼类:海洋中生活的主要鱼类有:鲨鱼、金枪鱼、鲣鱼、银带鱼、杜父鱼、鳗鱼、(鱼师)鱼、鳚鱼、毛烟管鱼、鲑鱼等。内陆淡水中生活的鱼类有:鳡鱼、蒙古鲌、翘嘴红鲌等。 2.肉食性鱼类:海洋中生活的主要鱼类有:东方鲀、鲈鱼、鲐鱼、大黄鱼、小黄鱼、多鳞(鱼喜)、刺(鱼叚)虎等。内陆淡水中生活的鱼类有:青鱼、鳜鱼、星鱼、鲶鱼、虹鳟鱼、红鳍鲌、黄鲦(鱼桑)鱼等。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陕南汉水及嘉陵江支流上,广泛分布着一.种当地人称为“桃花板”、“火桃花”的鱼类。听其名您便可以想像它的美丽。此鱼身长一般在15厘米左“(成鱼).偶尔也有20厘米以上的“鱼先人”。身体呈流线型,侧扁,眼大,头部有部分骨质凸出点。全身较规则地布满红紫绿白色的斑马纹。尾鳍特别发达,呈骨质金黄色。  相似文献   

4.
厦门地处亚热带,四面环海,周边海岸长达50多公里,明岛暗礁星罗棋布,海产资源丰富,四季均可滩钓、矶钓、船钓。可钓鱼类主要有:黄(黑)鳍绸(厦门称黄翅、黑翅,又称鸟格)、石斑鱼(又称鲙鱼)、多鳞鱚、少鳞鱚(厦门称沙梭)、叫姑鱼(厦门称加网)、真鲷(厦门称加吉鱼)、(鱼面)鱼(又称鮸鲈)、白鯵鱼(又称条纹鯵)、青鯵(台湾称猪哥(鱼甘)、斑鲈、海鳗(龙鳗、虎鳗)、小鲨鱼(灰鲨、九鲨)、鰤(鱼公)等。  相似文献   

5.
鳀鱼又称海蜒、离水烂、烂船丁、老雁食、丁香鱼、海河、巴鱼食、乾鱼、抽条、黑背媪。属于鲱形目,鲱亚口,鳀科。鳀鱼为广泛性中上层小型鱼类,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国东海、黄海和渤海均产之。鱼汛期为每年的6-9月份,俗称"海蜒汛"。在黄海和东海盛鱼期为5~8月份。去年,本人与单位同事"强哥",分别于6月27日和7月10日(农历五月初十和五月廿三),两次在普陀山南侧里洋鞍试用鳀鱼做钓饵,钓上来的鱼不仅条条是大鱼,而且上鱼率  相似文献   

6.
扒皮鱼,学名为绿鳍马面纯,属革纯科。沿海各地的渔民及钓友多称之为马面鱼、剥皮鱼、象皮鱼、沙猛、老鼠鱼等等。体呈长椭圆形且侧扁,蓝灰色,无侧线,头短、口小、牙齿锐利,眼小,位高,接近背缘。鳃孔位于眼的下方,鳞细小似绒毛状,尾柄长如截形,体重在40~1500克不等,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西部,为我国沿海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其年产量仅次于带鱼,是重要的出口水产品。扒皮鱼主要以虾、小鱼、贝类、海藻等为食,常在近岸珊瑚与礁石周围游弋与觅食,  相似文献   

7.
鱼名趣谈     
当今世界已被发现的鱼类约有2万多种,它们都有自己颇为独特的名称,将其归纳起来是很有趣的。1.以数字排列的名称,以显示其身体的某些特征:如一角双髻鲨、二长棘鲷、三线舌鳎、四须盘、五指马鲅、六须鲶、七丝鲚、八目鳗、九刺鱼、十字架鱼。2.以其五彩缤纷的体色命名,如红鳍笛鲷、黄鲻、蓝园、绿鳍鱼、青石斑鱼、黑天竺鱼、白鲳、紫红锯鳞鱼、橙斑刺尾鱼、棕红拟盔鱼、黑鱼、乌青、金鱼、红鱼、锦鲤。3.冠以其他动物的名称命名,如象鼻鱼、虎、狮头毒、狼虎鱼、牛眼凹肩鲮、马口鱼、鹿斑、狗鱼、猴子鱼、鼠鲨、画眉笛鲷、蝴蝶鱼、蛇…  相似文献   

8.
(鱼叚)虎鱼,为鱼纲,(鱼叚)虎鱼科。这种鱼,是属于海水、淡水均能生活的肉食性小型鱼类。头大,眼小,体延长,侧扁,少数呈鳗形。尾鳍圆形或尖长。其种类颇多,有狼(鱼叚)虎鱼,纹缟(鱼叚)虎鱼,矛尾复(鱼叚)虎鱼及栉(鱼叚)虎鱼。此鱼尽管其貌不扬,但在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皆有其行踪。学名为(鱼叚)虎鱼,但其俗称可谓众多。大连地区常称其为胖头鱼,胶州湾附近叫光鱼,河北与锦州一带直呼扔头,  相似文献   

9.
海钓鱼饵,品种丰富,可分为环虫类、贝类、甲壳类、鱼类和植物类等五类。环虫类的海蜈蚣、红海虫、蓝海虫、沙蚕等,用来钓鲈鱼、黑鲷、春子、沙梭、雀鲷、黑毛、河豚、乌鱼、海鳗、黄鸡鱼等等;贝类的蛤子、淡菜、蝾螺、藤壶、常节、石劫、牡蛎等,用来钓石鲷、黑鲷、剥皮鱼、河豚、鹰羽鲷等等;甲壳类的寄居蟹、螃蟹、虾、龙虾、海蟑螂、南极虾等,用来钓嘉吉鱼、鲈鱼、黑鲷、石鲷、黄鸡鱼、黑毛、河豚、赤宗、海鳗、雀鲷、石狗公、石斑鱼等等;鱼类的秋刀、苦蚵仔、青鳞仔、小卷、炸弹鱼等,用来钓黑鲷、石狗公、春子、乌鱼、鹤几、鲣鱼、嘉吉、…  相似文献   

10.
黄鱼是我国北部沿海分布面广、繁殖力强、靠岸靠岛近、垂钓时间长的鱼类。 一、黄鱼的种类及特征 黄鱼属六线鱼科。下分斑头属和六线属。斑头属——斑头鱼,当地称“走(跑)流黄鱼”。因其头大、眼大、嘴大、体长,当地称“大头”(大眼、大嘴)黄鱼。全身有梯状小鳞,体下淡白色,背、鳍及体侧有不规则的棕黑色的斑纹、斑点。栖息在近海离岸离岛较远的岩礁海草中。属近海底层肉食鱼类。  相似文献   

11.
美国红鱼,学名眼斑拟石首鱼,属鲈形目、石首鱼科,拟石首鱼属。在美国,它的俗名有很多,译为中文分别为红鼓鱼、红鱼、斑尾鲈、海峡鲈等。为了有别于我国一种俗名叫"红鱼"的种类,鱼类专家为此鱼命名的中文名称为"美国红鱼"(下简称红鱼)。红鱼为广盐、广温、溯河性鱼类,原产地北起美国东海岸的马萨诸塞至佛罗里达,南至墨西哥湾海  相似文献   

12.
鲐鱼:鲭科,鲐属。地方名鲭鲇鱼、鲐巴鱼、青花鱼、油简鱼。为远洋暖水性中、上层深海鱼类。体粗壮微扁,呈纺锤形,一般体长20-40厘米,头圆锥形、眼大、眼睑发达,口大,上颌与下颌等长,体被细小圆鳞,背为青黑色,有不规则的深蓝色的斑纹、腹部白微带黄色。  相似文献   

13.
钓友相会,谈起补品之事。有位钓友问:“目前一些补品,说是用深海的鲨鱼制造的,什么是深海?深海有哪些鱼类?”这倒是十分有趣的话题。所谓“深海”,就是海水深500米至2000米不等,甚至于3000米以上。深海鱼类并不单指鲨鱼(其中部分鲨鱼才是属于深海鱼类,大部分是中上层鱼类)。深海鱼类的种类很多,据有关资料初步统计,全世界共有49个目,常见的有:天鳃鲨目的灰文鳃鲨,真鲨目(猫鲨科)的光尾鲨,角鲨目(鲨科)中的蒲氏霞鲨和乌鲨,鳐目的无刺鳐科,银鲛目的吻银鲛科,鲱形目的深海鲑科、褶胸鱼科、钻光鱼科、巨口鱼科、蝰鱼科,灯笼鱼目的新灯笼鱼科、裸…  相似文献   

14.
江河垂钓也就是钓野生鱼类,初到江河垂钓的钓友走到江边,会茫然不知所措。现略谈我对江钓的一点肤浅的认识。 长江流域鱼类繁多,经常垂钓$的有以下几种:鲫鱼、鲤鱼、草鱼、黄颡、鲇鱼、鳜自、马口鱼、沙棒子、翘嘴红鮊、黄钻(鱤鱼)、麦穗鱼、子(白鲦)。  相似文献   

15.
蝴蝶(下)     
刘国俊 《上海集邮》2004,(10):14-15
香港发行的《蝴蝶》(1979年)、《香港昆虫》(2000年7月16日)邮票中的蝴蝶: 翠蓝眼蛱蝶[Junonia orithya(Linnaeus)],蛱蝶科,眼蛱蝶属。中型蝶种。翅色翠蓝,前翅前端有白色斜带,基部藏青色,前后翅外缘灰黄色,翅面各有两个眼状斑纹。雌蝶基部深褐色,翅面眼斑比雄蝶的大而醒目。  相似文献   

16.
海鱼大观     
《钓鱼》2006,(22):50-50
宽体舌鳎(舌鳎科) Cynoglossur robustus地方名:目鱼、鳎米、舌头、牛舌鱼、鳎目、龙力、海秃、细鳞、塔西鱼、狗舌、鳎沙、牛目、鳎板、鞋底鱼、牙杈鱼、左口。形态特征:体侧扁,呈舌状,一般体长25-40厘米、体重500-1500克。头部很短,眼小、两眼均在头的左侧,口下位,吻部向下向  相似文献   

17.
鱼回鱼,又称作“鱼危鱼”、“江团”、“白吉”,属鱼危科。体延长,前部平扁,后部侧扁,大者可以长达1米左右,浅灰色。吻圆突,口腹位,具触须4对。眼小,体无鳞。背鳍、臀鳍均具硬刺,脂鳍低而延长。栖息在河流和江口底层,属肉食性鱼类。为我国长江流域的特产鱼种之一。鱼回鱼早已因其肉鲜味美、营养丰富而颇有名气,历来是高级宴席上的珍馐。欲钓鱼回鱼,必须掌握以下五点技巧。一是钓具的海竿钓,鱼回直鱼径宜0用.4装毫有米绕的线尼龙轮丝钓线,重60~70克的活砣。如使用无绕线轮,或虽有绕线轮但轮上无泄力装置的其他钓具,如手竿、手甩砣等,钓线需…  相似文献   

18.
海鱼大观     
《钓鱼》2006,(14):48-48
鲐鱼(鲭科)地方名:鲐巴鱼、青花鱼、油胴鱼、鲭鱼、花池鱼。形态特征:体租壮微扁,呈纺锤形,一般体长20-40厘米、体重150-400克。头大、前端细尖似圆锥形,眼大位高,口大,上下颌等长,各具一行细牙,犁骨和胯骨有牙。体被细小圆鳞,体背呈青黑色或深蓝色,体两侧胸鳍水平线以上有不规  相似文献   

19.
鲢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具有易喂养、生长快的特点,是渔家喜爱养殖的一种鱼类。鲢鱼又分白鲢和鳙鱼(俗称麻鲢)两大类,属上层鱼。笔者近几年来钓鲢鱼战果喜人,下面就本人实践谈一谈如何钓鲢鱼。 (一)工具要配套。工具与钓下层鱼的海竿炸弹钩基本相同,但有若干地方需  相似文献   

20.
郑博元 《钓鱼》2012,(24):56-57
赤眼鳟其实不是鳟,它是鲤科鱼类。学名为(Spualiobarbus Curriculus),也叫赤眼鲮、红眼鱼、红眼棒、红眼睁子、野草鱼、醉角眼、红眼鳟、红眼鲮、红眼草鱼、红眼马郎、马浪等。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体长,略呈圆筒状,腹圆,后端稍侧扁。头圆锥形,口内有齿,通体为金黄色。外形酷似草鱼,仅眼睛的上半部具红色斑而得名。腹部银白或浅黄,体侧及背部每个鳞片后缘有黑斑,背鳍深灰色,尾鳍后缘黑色,其他各鳍透明。赤眼鳟喜栖居于江河流速较缓的水域和湖泊,海水上涨时进入小河中,生殖期集群活动。目前已知我国除青藏高原外,各大小江河及湖泊均产。国外可见于朝鲜半岛及越南。国内以广东省的赤眼鳟数量最多。珠江流域水系中,赤眼鳟属于分布密度很大的鱼种,甚至活动范围扩展至珠海。珠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