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过去我们总是强调图书馆如何为读者服务,这一基本服务理念。随着时代的进步,观念的升华。当今社会每个人最需要、最应该关注的无异是"健康"二字。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文化信息的集散地,更应该塑造起服务"健康"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职能。从图书馆、馆员、读者三方面论述必须加强对他们健康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田华 《考试周刊》2011,(80):94-95
警示性公示语是提醒公众注意潜在危险、及早采取预防措施的公示语。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强调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对所接受信息做出基本一致的反应,采用最切近的自然对等语再现源发语的信息。因此警示性公示语英译应以英语中警示性公示语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为基础,采用"Cau-tion"、"Warning"、"Emergency"、"Danger"、"Beware"等词语的相应表达式,把原文的意图和内容准确得体地再现给译文读者,从而实现警示性公示语的警示功能。  相似文献   

3.
特编一组与"2014"有关的数学趣题献给读者,这些题中渗透着不少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技巧,希望大家解题时开动脑筋,发掘各题的特点,找出最合理、最巧妙、最简捷的解法.  相似文献   

4.
最初以网络小说出现的《山楂树之恋》被誉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静秋与老三之间那份纯净的爱情感动了许多读者,让读者思考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该如何去爱,该如何保留最纯真的一面。同时,静秋那份"最干净"也吸引了书商、导演的注意,他们利用这一"干净",将其刊印成书,拍摄成电影、电视剧,尤其是张艺谋的电影,充分地利用了"纯",从中获取了高额的利润。而《山楂树之恋》这样一个感人肺腑、"干净"的爱情故事,也在这不断为商人的利用中,扩大了故事的流传度,让这故事在不断的消费中传播,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苏教版教材中最成系统、也是最有特色的教学内容,从四年级到六年级每一册教材都安排了适合相关年级的"解决问题的策略"。那么,该如何教好这部分知识,让教材编排的优点得到充分的发挥呢?本文将与读者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认为教材是最基本的文本资源。"教材是一种潜在的文本,而不是现实的文本。""教科书只是教学文本中的一类,它们是供师生学习和研究的,既成的读写文本,是经过教学论加工过的专业文本。"编写教材的"对话型"理念的一大转变是从"教本"转向"学本"。这种"学本"即"潜在文本",它需要读者(教师和学生)去自我探索、自主思考、自主学习。当然,编者的意图要考虑到读者与教材主动对话的兴趣和意图。  相似文献   

7.
以侗族傩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咚咚推"为对象,对其源流及沿革、传承的原因、基本特征、开发与利用做了较为深入细致的分析,引导读者领会出自大山丛中自然村寨有着顽强生命力的"咚咚推"的神韵。  相似文献   

8.
朦胧感是读者对文学语言解读的最基本的体验之一,也正是有了朦胧感的存在,回归文本、张扬个性、多样解读才成为可能,这一点已在小语界达成了共识。就拿儿童诗来讲,它作为从儿童视角反映生活的载体之一,"朦胧性"才能体现出"儿童特质",所谓"童眼看世界"、"童话言生活"应该是儿童诗最贴切的注脚。  相似文献   

9.
兼具犹太教拉比和犹太教法典评论学者身份的哈依姆·波托克是一位深受西方大众读者欢迎和赞誉的"犹太味"最浓、最独特的犹太作家,他以传统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表现了相对封闭的美国犹太社区生活。他的作品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文学批评界所忽视,却能够在美国主流文化语境中赢得大量读者,这是与当时的社会、政治、历史等文化语境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0.
信息资源的开发是中小型图书馆改变"开门守摊"模式,向读者开展更高层次服务的一种形式。中小型图书馆一方面可通过开发一、二、三次文献服务,使本馆的实体馆藏资源能被读者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可通过利用因特网上最丰富的信息库和文档资料库,为本地、本系统和读者提供在科研、教育、管理、生产、工作所需的网络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服务质量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读者与图书馆的服务接触质量。读者和图书馆员工、图书馆环境之间发生的服务接触,是图书馆向读者展示服务的时机,也是读者评估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可从"蓝图技巧"、"馆员管理与读者管理"和"服务环境展示"等三个方面来对图书馆服务质量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2.
构建大学图书馆与读者的和谐关系有赖于大学图书馆服务理念和服务宗旨的根本转变,取决于正确地处理好读者,特别是大学生读者与图书馆的各种关系,真正树立"以人为本""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践行"一切为了读者,为了读者一切"的服务宗旨,这样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就会互相支持、互相理解、互相配合,形成良性互动,从而构建起大学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任何一篇文章的发表,任何一部著作的出版,都应当以读者参与阅读并且能够读懂为首要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多么深奥的理论文章,让读者能够理解都是第一位的。如何才能让读者读懂呢?最好的表达方式当然是"深入浅出",也就是用最浅近的语言文字写出最深刻的道理。这是优质文稿的显著特质。反之,如果用深奥的道理去说明简单的问题,那就适得其反。正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所说:"深入浅出是功夫,浅入深出是浪  相似文献   

14.
张磊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5):139-139,141
每个民族都在历史长河中因其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地理位置和社会现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而翻译就是以语言为载体,架起文化交流的桥梁。文化间的差异衍生出"异化"和"归化"是两种翻译策略。归化要求"接近读者",异化要求"接近作者",这也就构成了翻译时的矛盾。过重"异化"让读者费解,过重"归化"丧失原意。如何掌握这个度,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要在"归化"与"异化"中寻求到能使两者达到平衡,才能准确的做出翻译。习语是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内涵,最能体现文化差异一种语言形式,也是不同文化来源的人最难准确理解的语言。因此,本文以这种最有代表性的语言翻译来探究"归化"与"异化"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为教学和科研服务、被读者利用是其价值的体现,因此,"节省读者时间"是其管理和服务追求的目标。文章从高职院校图书馆为什么要"节省读者时间"和如何从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着手探讨"节省读者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理解"与"误解"是诠释活动中的重要问题.现代西方诠释学围绕作者-文本-读者三者之间关系形成了三种不同向度的诠释学:作者中心论、文本中心论和读者中心论.作者中心论主张"理解"就是对作者原意的正确把握,"误解"则相反 读者中心论认为"理解"是意义的创生和构造此在的过程,"误解"的消极因素在这里完全被抹煞了 文本中心论则克服了以上二者在作者和读者两方各执一词的极端片面性,强化文本在理解中的中心地位,把作者和读者很好的协调起来.  相似文献   

17.
福克纳是美国20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作者在《我弥留之际》中运用了大量《圣经》意象原型,其中"水"与"火"的意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作者通过运用这些意象使作品更具感染力,表达了自己对人类战胜一切苦难的坚定不移的信心。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个积极介入政治、对语言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异常敏感的法国知识分子,巴特提倡读者通过阅读来颠覆文本中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巴特看来,真正有价值的文本不是封闭的、强加于读者的"可读的文本",而是开放的、引人写作的"可写的文本"。而决定一个文本是"可读的"还是"可写的",关键并不在于文本自身,而在于读者的阅读。由此,巴特提倡"抬头而读"的阅读方式,使读者摆脱受制于作者意识的"消费者"身份,而以"生产者"的姿态将"导引之文"作为"可写的文本"进行创造性的重写。  相似文献   

19.
根据读者服务理论和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从高校图书馆服务、馆员素质、读者教育以及与读者沟通等多角度提出"节省读者时间"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传神文笔足千秋",既可言《红楼梦》,也可言中国小说经典的艺术魅力;"不是情人不泪流",既可言《红楼梦》,也可言中国经典小说读者状态。中国小说读者中确有不少"水浒人"、"三国迷"、"西游人",乃至"黛党"、"钗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