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9 毫秒
1.
赖要万 《考试周刊》2012,(47):59-60
由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大都基于学生的生活现实,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通过关注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通过教学实例,阐释了如何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获取丰富的过程性知识,最终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让生活经验在数学活动中升华。  相似文献   

2.
学生的数学学习和生活经验是紧密相连的,一方面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前提、基础和重要资源,是保证数学学习质量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已有的生活经验也会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障碍,产生负迁移。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关注学生有着怎样的生活经验,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对数学学习发生怎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数学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数学教学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4.
数学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数学教学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5.
数学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数学教学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一定瞄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联结点,架起挤粱。把数学教学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本文拟从两方面探讨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利用生活经验来理解数学问题,理解生活世界。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做数学”。通过研究,旨在使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灵活的数学情境."这充分说明了数学既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密切的联系,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本文探讨了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向生活化回归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数学来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数学教学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正>数学活动必须给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和空间,组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而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把生活经验提升为数学经验数学学习具有累积性,因此数学活动经验重点在"积累",教师不可包办代替。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数学,并不意味着数学教学仅仅让学生能借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如果仅重视生活经验的再现与利用,却忽略了把生活经验提升为数学  相似文献   

11.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本文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数学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数学教学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现在的数学课本中,每一课的内容都由一个场景故事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数学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实施数学教学,融会贯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经验数学化,使学生感悟到“生活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王淑芳 《宁夏教育》2013,(12):45-45
数学源于生活又植根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更充满着数学,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许多概念、原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其原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教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学会用数学思想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它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7.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焕发数学课堂的活力。”因此数学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以致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数学知识必须“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  相似文献   

18.
李财 《考试周刊》2012,(3):46-46
为改变数学教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相脱离的现状,培养学生能把学过的数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生活实际中的能力,并能够发现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数学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相似文献   

19.
生活经验是学生重要的知识来源,而生活情境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找准生活背景,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推进学生的数学领悟,这样的数学生活化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丰富。  相似文献   

20.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作为数学教学的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综合与实践活动,把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经验,促进学生全面提高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