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快乐教育、赏识教育展示着它们美好一面的时候,我们渐渐发现,不少学生害怕困难、害怕挫折,有的甚至做出不可理喻的事情。培养学生的受挫力成为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有人认为让学生多吃苦就是挫折教育,于是送学生去参加各种吃苦夏令营或者人为地给学生制造一些困难、挫折。由于在挫折后没有给学生及时引导,屡屡受挫并没有令学生抗挫折的能力得以提高。其实,提高学生的耐挫力需要“挫折”情境。  相似文献   

2.
一、教育学生正确审视和对待挫折 1.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在困难面前我们既要有和困难作斗争的思想准备,又要靠自身的力量和决心去克服它。不少学生之所以在挫折面前变得消沉、脆弱,关键在于他们一开始就缺少与困难作斗争的心理准备,把困难估计得不够。因而当生活或学习陷入困境时便怨天尤人,悲观失望,焦急不安。  相似文献   

3.
每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既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又担负着对学生的教育功能,体育教学亦不例外。特别是新课程推行以后,不但要增强学生体格健壮,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更要关注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学会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以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战胜困难抵御挫折;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协作、团结、拼搏的良好素质。  相似文献   

4.
一、摆正心态。让学生正桷认识挫折 心理学告诉我们:挫折的产生有主客观原因,主观上又有其心理、生理因素。而学生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挫折总是难免的。不难看出,许多学生。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态度是消极的。是不利于他们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和提高的,同时也对他们的各方面进步产生了无形的阻力。为此,作为教师。要及时了解受挫学生的心理。通过各种途径,用集体的力量影响他们。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9,(57):4-5
挫折指个体有目的的行为受到阻碍而产生的必然的情绪反应,会给人带来实质性伤害,表现为失望、自卑、沮丧不安等。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初中生正处于青春萌动期,学习压力大、思想单纯,在困难挫折面前时常消极悲观、失去理智、走极端的现象。本文从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对他们遭遇到的挫折做调查探析。学校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挫折能力"教育,对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优良心理品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胡元 《时代教育》2014,(11):125
俄罗斯莫斯科263中学一高年级学生劫持人质事件震惊世人,联想到中国学生独生子女多,从小习惯应试教育,家庭溺爱等问题,提出加强学生面对困难与挫折的应对能力,学校要加强课堂教育和实践训练,建立专门的困难挫折教育课程,不断丰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创新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探索出一条适合于学生的困难挫折教育的科学方法。家庭教育要配合,家长应有意地创造机会,适度地给孩子一些挫折和困难,让他们学会在逆境中生活,在挫折中成长。  相似文献   

7.
吴华国 《大学时代》2006,(11):190-190
一个有着坚强心理素质的民族才是真正坚强的民族。一代儿童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态度,其实就代表了未来这个民族的基本素质。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不遇到困难和挫折,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对待这些困难和挫折。如今的孩子多数都是独生子。是家里的“小太阳”、“小皇帝”,很少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生活的磨练和大的挫折。这一方面。为他们的顺利成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是值得庆幸的大好事。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从完美的人格塑造角度,从坚强的意志品格锻炼角度来思考问题,这又不能不说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缺憾。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措施和途径给他们“种一下牛痘”、“打一下预防针”,补上这一课,将来他们就有可能在艰苦、复杂的情况面前无所适从,在困难和挫折的风浪面前难以应付。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的教育中,应培养学生在挫折中分析问题的能力,即"挫折教育"。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使他们学会在挫折面前克制自已,培养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意志,以微笑和勇气面对挫折。  相似文献   

9.
当前社会学生的升学压力与日俱增,在激烈的竞争下,学生容易在挫折、困难面前摔倒,因此,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教育过程中不容忽视.作为教师,同时又是与学生关系最为亲近的人,在教学的同时必须承担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本文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就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之所以会被挫折轻易地打倒,主要是因为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挫折,缺乏应对挫折的技巧和方法。因此,研究挫折教育,探讨耐挫力形成的条件,分析认识挫折后的种种适应方式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呢?一、从学生个体的心理发展入手,在教育学中渗透心理教育,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使他们能够正确地对待困难和挫折,以健康的心态迎接挑战1.培养学生正视挫折的健康心理。引导学生正视挫折,冷静对待挫折,对挫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认识到遭遇挫折并不是命运的“不公”,每个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人都会遇到挫折,所以一定要有应对挫折的思想准备。这样,当他们真正遇到挫折时,就不会不知所措。同时,正视挫折还应懂得辩证地分析困境,在比较中认识挫折。适度的挫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驱走惰性,促使人奋进,挫折又是一种挑战和考验。所以,培养学生正视挫折的健康心理,使学生们能够认识到要做生活的强者,必须接受各种挫折的挑战。2.掌握应对挫折的有效办法。仅有应对挫折的思想准备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使学生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比如,在许多情...  相似文献   

11.
挫折教育是国际国内公认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所谓挫折教育是指教育者有意识地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挫折源,或设置比较艰苦困难的条件,让受教育者在与困难和挫折作斗争中经受磨练,以提高他们战胜困难、对付挫折的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从2008年10月开始,我们在四所实验校开展挫折教育的实践研究,2009年1月,申报立项为福州市第四届基础教育课题,2011年12月通过结题验收.  相似文献   

12.
钱素林 《成才之路》2013,(26):34-3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各种人才的需求量日趋增加,所以我国的基础阶段教育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发展。初中属于学生求学生涯一个重要的阶段,其承载着基础理论的认知和价值观的形成,由于初中时期属于青春期的叛逆时期,情绪和心态都不稳定,面对人生的挫折和困难缺少应有的承受能力,心理各种承受能力较差。初中的体育教学重点应将"健康第一"放在首要位置,老师日常指导学生锻炼身体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包括心理承受挫折的能力。本文将阐述挫折教育的内容和意义,分析学生出现挫折心理的因素,然后研究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一、挫折的含义和内容  相似文献   

13.
刍议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练宏俊 《新课程研究》2010,(6):173-173,181
为了强化学生对挫折的正确认识,笔者尝试在体育教学中开展挫折教育,试图通过挫折教育,增强学生的心理耐受力,提高挫折排解能力。挫折教育,作为常规教育的一种辅助手段,应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教学相长原则和积极评价原则。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创设挫折情境,培植健康心态,激发学习潜能等多种教育手段,提高学生接受挫折教育的效果,从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4.
张炯 《快乐阅读》2013,(12):57-57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抗挫力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水平,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用一种坚定的意志力战胜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取得优异的体育成绩。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克服胆怯、懦弱的心理反应、培养学生挫折面前拥有坚定意志的能力以及创设体育活动情境,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作文是一种高难度的学习活动,要让学生在困难和挫折面前知难而进,关键在于调动学生作文的内动力,亦即要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途径很多,命好作  相似文献   

16.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困难,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这是人们成长的重要过程。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挫折教育,让学生能够用自信面对困难,用自信打败困难,从而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17.
挫折教育是从根本上教育学生应该如何面对困难,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语文教学是挫折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为进行挫折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将挫折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可以时时刻刻在生活中教育学生。挫折是一道调味剂,遇到挫折时要有勇气面对,要有战胜挫折的信心,不畏惧、不妥协。  相似文献   

18.
挫折教育就是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比较艰苦困难的条件,让青少年在与困难和挫折作斗争中经受磨炼,受到教育,以提高他们战胜困难、对付挫折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即磨难教育。在挫折中得到磨炼,是挫折教育的核心。  相似文献   

19.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化和教育改革创新的推动,挫折教育逐渐成为国内学术界和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中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极易受到挫折,有的学生可以在挫折中越发勇敢、积极面对,但有的学生遇到挫折后就一蹶不振、消极生活。基于此本文将对中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必要性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引起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帮助更多学生走出挫折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陈有娣 《教师》2019,(13):21-22
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挫折教育,能增强学生的耐挫力,能使他们正确地对待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但当今社会的学生耐挫力极差,严重影响自身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其阳光、积极、向上的性格,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是现代教育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育者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挫折教育,以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