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送教上门的实施 1.前期准备,为送教上门打下坚实基础。送教上门是一项必须持续开展的工作,为了使送教上门真正取得实效,需要认真地进行前期准备。因此,在假期我们就开始了摸底工作,了解本市有多少不能去学校学习的重度残疾孩子.了解这些孩子的家庭情况、残疾程度等,评估哪些孩子具备送教上门的条件,为将来教师顺利地送教和学生有效地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李世美 《家长》2022,(33):7-9
<正>当下,社会对培智学校学生教育方面的关注逐渐增加,培智学校教师也随之要采取送教上门的教学方式开始教学活动。对培智学校的学生开展送教上门教学,不仅有利于促进教育普及率取得新的突破,推动国内教育事业的发展,还可以帮助送教对象获得更有益的成长。而随着教育层面的精准扶贫政策的实际落地,各级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培智学校对送教上门的教学方式也越发重视,培智学校教师在进行送教上门教学时面临着更严苛的挑战。教师应更科学合理地开展送教上门的教学方式,帮助送教对象开发自身的潜能,教师应持续不断地进行学习,改进自身的教学观念与教育方式,提升自身教学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始终保持端正的工作态度面对送教上门的教学方式,以更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进行送教上门。具体而言,教师首先要强化与送教对象家长之间的有效交流与沟通,其次应与家长合作,更充分地对送教对象的个性、兴趣与身体状况进行了解,进而切实有效地提升送教上门的教学方式所能取得的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3.
"送教上门"是指由教师根据残疾学生的教育或康复需求,把为残疾学生制定的教学及康复计划、内容送到学生家里,在学生家里实施教育及康复活动的过程。"送教上门"工作的有效开展,对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送教学生的成长、送教学生家庭生活,甚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各地在开展"送教上门"工作时可以通过建立支持保障体系、严格筛选和评估送教学生、合理选择送教内容、积极开展送教教师培训、开展家长培训等措施来提高送教质量。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霍邱县特殊教育学校利用节假日时间组织教师深入学龄残疾儿童家庭开展"送教上门"活动,为霍邱县重度残疾的特殊儿童送去特殊的关爱和教育。本学期以来,霍邱特教学校将"送教上门"工作列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中,制订实施方案,明确每位教师每学期送教上门的对象,每月送教上门  相似文献   

5.
"送教上门"是针对适龄残疾儿童因自身和家庭的多种原因不能走进课堂而实施的一种教学方式,可以从确定送教对象、选择送教内容以及多方配合送教工作等方面保障残疾学生的受教育权。  相似文献   

6.
<正>一、与家长真诚沟通全面了解幼儿家庭教育状况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因为他们成才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基础在家庭,因此及时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做好家园联系工作,是贯穿幼儿教育工作的纽带。幼儿来到班级,作为班主任首先要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状况,只有了解了每个家庭的状况,才能更好地开展家长工作,入园前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进行沟  相似文献   

7.
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偏颇比比皆是,过分强调孩子的名次、阻止孩子玩耍、指责孩子的失败等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质量和思想健康.因此,疏导交流通道,搭建沟通平台,保障家庭、学校的信息沟通和行为互助,对于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全面进步至关重要.做好家庭、学校联动互助,能够营造出更为健康和谐的教育成长环境. 为了畅通家校沟通互助渠道,我校建立了"家校恳谈会"制度,"家校恳谈会"不同于家长会,其核心是沟通,最终目的是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从而与家长们协力对学生实施科学合理的人性化教育."家校恳谈会"一般来说都选择素质高的家长参加,但也有必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家长.一味地追求学历高、素质高的家长,反而容易导致信息的片面化,缺乏整体的关照.只要是关心教育、支持学校工作的家长,都可以作为代表出席恳谈会."家校恳谈会"实现家庭和学校的有效互助沟通可通过以下"三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为了让0-3岁早教服务中的"送教上门"发挥实效性,就应通过早教师资的培训,为送教上门奠定自信的基石;通过优化组合,组建早教天使服务小组.在送教上门活动中,教师们要通过宣传、讲解让婴幼儿家庭中的成员全部参与到活动中来;在细节上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家长,给家长及孩子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家访是班主任了解学生、转化学生、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是与学生、家长架起的联系与沟通的桥梁,也为家长与教师共同教育学生搭建了平台。做好家访工作可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家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是家庭和学校形成有效的教育机制,共同教育好学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半山 《甘肃教育》2014,(1):15-15
正众所周知,"校讯通"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家庭与学校快捷、实时沟通的教育网络平台,它一方面可以让家长每天都能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家长随时随地向老师提出建议或反馈孩子在家表现,从而实现学校、家庭之间实时、快捷、有效沟通,达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校讯通的出现,有其现实意义。当前,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很多家长忙于工作,无法与老师很好地沟通,老师也因为工作量大等原因,无法客观、全面地给家长反映学生在学校的学业、思想、心理和情感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是教师,又是孩子的家长。面对要不要家长签字,我的回答是明确而肯定的。首先,我认为家长签字是家庭和学校沟通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家长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知道孩子在学校学到了哪些知识,孩子的学习状态如何。  相似文献   

12.
家长会是沟通学校和家长的桥梁,是老师和家长联系的一条纽带,是老师和家长共同教育学生的有效途径。通过家长会,使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使家长为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提供帮助。同时,老师也可从家长处了解学生在家庭的表现,与家长互通情况,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最佳办法。那么,作为学校开好家长会,应做好哪些工作呢?学校领导应该向各位家长通报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包括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应该向家长讲清学生目前存在的最主要问题,以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以便配合学校搞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学校也应该向家长通报在学校…  相似文献   

13.
正众所周知,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是学校与家庭之间一条不可或缺的纽带。沟通是心灵的对话,心灵的距离有时就是脚下的距离。教师通过上门家访,与家长零距离接触,拉近自身与家长、学生的距离,形成良好的关系。在家访中,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同时也能直接倾听家长对学校、班级教育工作的要求与建议。让教师和家长在交流中形成教育合力,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我陪妈妈家访  相似文献   

14.
刘春英 《班主任》2004,(3):32-32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受教育的主要场所,但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往往很难协调起来.这主要是由于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做到每天都能与每个学生的家长去沟通,而家长也都处于百忙之中,不可能经常到学校去了解孩子的情况.因而使得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脱节,很难形成教育合力.而事实上,每个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期望值都非常高,很想全面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学校应该为家长提供这样的机会.当然,每个学校在这方面都做过努力,如召开家长会、家访等.但这毕竟是有限的,不能使每位家长天天了解到孩子的学习情况.在实践中我发现,作业是我们与家长沟通的最好途径,因为学生每天都要做作业,每天都把作业带回家,我们何不在这上面做做文章呢?经过尝试,我发现作业本上的"留言板"是一种很好的家校沟通渠道.  相似文献   

15.
送教上门是我国对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实施的一种特殊教育方式。文章作者以长沙县特殊教育学校为例,介绍了"三步"准备、"四个流程"实施、"五有"管理的送教上门、"三四五"工作模式,并认为,送教上门工作需提高家庭的配合度,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多方合作,才能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教育局和市残疾人联合会日前拟定《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要求》,为因各类残疾无法正常入学但基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6—15周岁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送教上门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户、免费教育的原则。对距离较近的残疾儿童少年,每学年送教上门不少于90课时,尽量保证每周送教一次。  相似文献   

17.
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那么什么才是"适合的教育"呢?笔者考察加拿大特殊教育,了解到他们对"适合教育"的理解以及实施适合教育的做法。一、加拿大的特殊教育理念与做法(一)学生没有什么,就教给什么——重普及而不是选拔1."零拒绝"的特殊教育安置。加拿大地广人稀。面对分布较广的残疾学生,政府使用一切手段,实施"零拒绝"。不管残疾学生的残疾程度有多严重,都必须到学校上学。加拿大没有"送教上门"这个说法,即使孩子躺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我国送教上门工作实施现状,探索送教上门存在的问题,切实改善与推进我国的送教上门工作,通过文献和行动研究发现,我国送教上门工作基本构建了以政府为主导、教育行政部门为主体、各职能部门紧密配合、社会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各地基本采取合理安置、属地负责、任务到校管理、提供专项经费、组建送教队伍等举措,初步形成了政府引领的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家庭、社会相互支持的机制。但同时也存在送教工作机制不健全、送教管理制度不完善、送教对象评估标准不规范、送教人员专业性不强、送教内容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提出完善政策制度、动员多方力量、重视队伍建设、利用科技力量等提高送教上门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地方     
《教育》2010,(1)
天津:重残儿童可在家免费上课为给残疾孩子,特别是重度残疾孩子提供平等的接受教育机会,2010年起,天津将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开展送教上门的服务,而且全部免费,其家庭及个人不用缴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亲子阅读的教 学方法已经走进了许多早教机构的实际教学中。亲子阅读是 通过家长与学校之间协同配合的教育方式,不仅可以让家长更 好地了解孩子,形成更好的家庭关系,有利于家庭教育的展开 和家长对教师做好阅读情况反馈;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 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与沟通能力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