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12年5月11~12日,由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举办的第二届儒学论坛在我校隆重召开,正厅级调研员刘维鸿出席开幕式并代表校长汪明义致欢迎辞,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唐永进也亲临论坛并致辞。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港台新儒家的地位和贡献"。来自两岸三地的三十余位专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10月25-26日,"第五届全国管理哲学创新论坛"在苏州大学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哲学研究中心、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东吴哲学研究所联合举办。论坛由刘敬鲁教授、李兰芬教授、周可真教授主持。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央党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政法大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12月6-7日,由河北省儒教研究会发起,与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省社科院哲学所、河北省儒家文化发展中心、河北献王集团等单位共同举办的"首届河北儒学论坛"在石家庄河北会堂举行。河北省政协副主席曹素华、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武鸿儒、省儒教研究会会长陈秀芳等出席了开幕式,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国儒学社  相似文献   

4.
福建儒学是台湾儒学的本源。朱熹的学说,以及郑成功对儒家精神的理解与实践,成为儒学"道之东传"最重要的思想资源。儒学"经世致用"传统在明末闽台区域的系统化实践,是武装斗争之外重要的抗清表现。在"制度儒家化"的同时,明郑政权也大力推动"以闽为本"的"儒家制度化"移植,从而使自身所秉持的意识形态得到广泛认同,并拥有自我再生产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由国际儒学联合与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一届“儒家伦理与东亚地区公民道德教育论坛”于2005年11月在四川宜宾学院隆重召开。海内外学者就儒家伦理的历史命题及中华民族共同价值观的构建、儒家伦理的基本德目在现代公民道德教育中的功能与价值、历代儒者对儒家伦理的阐发及其道德智慧的开发与创新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在我们学习西方优秀文化、先进思想理论的同时,《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也被陆续译成外文,儒家学说日益得到西方世界的重视和接受,特别是儒学作为一种价值理念的学说。近年来,美国著名汉学家、哲学家安乐哲(Roger T.Ames)的"儒家角色伦理"正是在这种国际环境的产物,他在中西文化比较视域下提出了这一新型儒家理论。笔者将在本文中对这种新型儒学理论进行浅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对儒家伦理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儒学价值体系中"天"的内涵十分复杂,而且它贯穿于整个儒家学说,成为儒学思想的核心。解读它的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属性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儒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孔子周游列国及儒学发展的初期,儒学并不被统治阶层所接受,秦国统一天下后,儒学更是遭遇了其发展的最低点。汉初儒家信奉者与统治者互相看到了彼此的重要性,叔孙通、陆贾、贾谊等人用儒家学说说服统治者,而统治者也逐渐乐于用儒家学说来作为统治之术。儒学与政权相结合,逐步成为王朝的统治理论。  相似文献   

9.
《宜春师专学报》2014,(8):F0002-F0002
一年一度的宗教学盛会——第11届宗教社会科学年会于2014年7月17-19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本届年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宗教高等研究院、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国际佛学研究中心、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等学术机构联合举办。  相似文献   

10.
杨建伟 《中国德育》2007,(12):87-87
2007年11月2日至3日,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下简称国际儒联)主办、中国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承办、马来西亚孔学联合会和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协办"第三届儒家伦理与东亚地区公民道德教育论坛"在中国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召开。来自韩国、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以及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60多位专家学者和来自中国各地的180多位县(市)教育局局长、中小学校长和  相似文献   

11.
孔子开私人讲学之先河,创立了儒家学说。儒家学说几经演变,由原始儒学而经学,而中兴,直至理学,发展成为比较完整而庞大的思想体系,横亘于整个封建社会。可以说,任何一家学说都无法取代儒学的地位,无论哪一个封建朝代都离不开儒学,无论哪一个封建统治者都不会放弃儒学,整个封建社会的教育思想几乎是儒学的教育思想。可见儒学对教育思想影响之大。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由宜宾学院和《天府新论》编辑部联合主办,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唐君毅研究所和《宜宾学院学报》承办的第五届儒学论坛在宜宾学院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现代新儒家与现代中国"。大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12月7日-8日,第四届"东北亚民族文化"国际论坛在中央民族大学成功举办。此次论坛由我校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东北亚民族文化研究所与延边大学民族研究院共同举办,由韩国仁荷大学多文化教育中心、韩国亚洲未来知识人论坛共同协办。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宋敏教授、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丁宏教授,延边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主任全信子教授,韩国仁荷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金永洵  相似文献   

14.
<正>由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暨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以"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为主题,于2011年10月21-24日在江西赣州、广东河源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0月29日,由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主办的“第二届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生论坛”在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举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的70余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博士后,以及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的15位该领域的专家学者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等期刊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以"仁学"为内核,以"礼学"为外在规范的仁礼统一 思想学说.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并发扬光大,建立起人格平等的仁学思想体系.但自汉代始,历代的封建统治者及御用文人对孔孟学说进行了阉割与篡改,使儒家学说变成为货真价实的、为维护落后制度服务的"礼学".客观地理清儒学的本来面目,历史地认识孔孟思想学说,在学术研求方面有着重要义意.  相似文献   

17.
王喜庆研究员是目前国内餐饮文化界的领军人物,有着丰富的餐饮企业管理经验,对中国饮食文化有着执着的追求和独到见解,自第一届亚洲食学论坛举办以来,就一直鼎力支持。2014年11月,由其担任执行主席的"丝绸之路饮食文明——2014西安·亚洲食学论坛"在西安成功举办,社会影响广泛。2015年10月17-19日,第五届亚洲食学论坛在圣城曲阜召开,来自世界十余个国家的三百多名学者和餐饮企业代表围绕"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主题,对儒家饮食思想、中华传统食礼、世界各国食文化、食礼制度和食行为等议题展开了深入广泛的研讨。王喜庆先生作为特邀嘉宾发表主题演讲,并受聘为"中华食礼馆"顾问。会议期间,他抽空专门接受了我刊执行主编黄桂婵编审的专访。  相似文献   

18.
墨子节用经济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学与墨学在先秦并称为显学,而在汉代"独尊儒术"之后,墨学逐渐沉寂下来,以至几乎成为绝学.实际上,不论从历史上或是从现实上说,墨家思想都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借鉴墨家学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因为它比借鉴儒家学说更能贴近当代社会主义经济及政治发展的要求.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提出的节用思想对当今社会发展具有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孔子开私人讲学之先河,创立了儒家学派。儒家学说几经演变,由原始儒学而经学,而玄学,而中兴,直至理学,发展成为比较完整而庞大的思想体系,横亘于整个封建社会。可以说,任何一家学说都无法取代儒学的地位,无论哪一个封建朝代都离不开儒学,无论哪一个封建统治者都不会放弃儒学,整个封建社会的教育几乎是儒学的教育。可见儒学对教育影响之大  相似文献   

20.
教育技术国际论坛(IFET)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己连续举办了12届。目前教育技术国际论坛已成为国际华人教育技术领域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国际性会议,是海内外教育技术专家学者思想碰撞、学术研讨、实践切磋、信息共享的重要平台。2014年教育技术国际论坛(IFET2014)计划于2014年10月17日~19日在中国无锡江南大学召开,届时还将召开2014年全国教育技术院长、系主任联席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