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9 毫秒
1.
实现“三贴近”是一张报纸旺盛生命力的源泉,也是提高地市党报美誉度、公信力和舆论引导水平的关键所在。“三贴近”不是空洞的口号,也不是一般的新闻业务与技巧,它是一种原则、立场、感情和态度,是我们党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各级党报积极改革、创新,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不正视部分机关报发行下滑、广告萎缩的严峻现实。出现这种情况,重要原因之一是一些机关报在研究读者、贴近读者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贯彻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新闻改革,一个根本的方面是必须切实加强党报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做到像丁关根同志要求的那样,“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努力增强党报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人民群众是报纸读者的主体,也是党报服务的主体。研究读者才能了解读者,贴近读者才能赢得读者。本期《前沿关注》专栏讨论“研究和把握贴近读者的艺术”,刊出6篇文章,用了较多页码,希望引起各级党报新闻工作者对这个问题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3.
党报群众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是报纸联系读者和广大通讯员队伍的桥梁,更是办好报纸、加强与读者沟通的必要手段。这项工作做得好,可以提升报纸在大众中的信誉度和威望,扩大报纸的发行量并增加广告收入。笔者认为,做好群众工作,党报群工部需要着力打造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4.
康贻华 《传媒观察》2003,(10):40-41
党报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党报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履行职责不是空泛的概念,而是靠一篇篇报道(包括文字、图片)共同体现的。只有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多写多登耐看的报道,让读者感到“管用”、“想看、要看”,党报发挥作用才有了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5.
党报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党报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履行职责不是空泛的概念,而是要靠一篇篇报道(包括文字、图片)来体现。只有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多写多登耐看的报道,让读者感到想看、管用、要看,党报发挥作用才有了必备条件。报道有人看,报人蕴含其中的思想倾向就有了让人接受的前提和基础。试想,如果一张报纸长期陷于领导活动+会议消息+轻描淡写、浮光掠影式的概念式报道,即使你标题做得再重、图片放得再大,每日停留读者手中的时…  相似文献   

6.
党报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因此,党报必须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很多方面努力。而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则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7.
王建初 《新闻三昧》2003,(11):34-34
改进会议报道,是增强报纸指导性、可读性,使新闻宣传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报纸质量赢得众多读者的重要举措。作为地市级党报,应按新闻“三贴近”要求,加大会议报道改革力度。其目的是,把反映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的心声、服务大局与服务群众、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与讲究宣传艺术结合  相似文献   

8.
报纸,是办给广大读者看的,报纸要办好,就离不开广大读者,尤其是党报,更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所以,办报人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显得十分重要。办报人心中要时刻装有广大读者,更紧密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相似文献   

9.
党报的责任是党报的使命,党报的责任与生俱来,它的特殊属性决定它在公众传播中必须当主角、担责任。那么,作为党报怎样去践行它的社会责任?通过策划一系列与时代同步,主旋律高亢,"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社会公益活动,努力履行党报的社会责任,提升报纸的影响力、公信力和权威性,同时,也拉近报纸与读者的距离。一、突出时代性强调贴近性  相似文献   

10.
党报是党的报纸,也是人民群众的报纸,这是我们党的性质所决定的。一张党报力得好不好,应把群众满意不满意,爱看不爱看作为检验的标准。那么,党报如何才能贴近群众呢?近年来,我们仙桃日报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 一、把群众关注的焦点作为报道的重点 报纸要贴近群众,首先是报道内容要贴近群众,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要采取主动的态度,通过报道进行积极的引导。近年来,我们坚持定期研究,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确定报道的主导思想和记者采访的题目,组织策划了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治理“三乱”(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民营经济发展、城区环境卫生整顿等问题的报道,有力地发挥了舆论引导作用。去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决定,但有的执法管理部门却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使得  相似文献   

11.
华夏 《新闻前哨》2003,(9):12-12
一、贴近的原则 党报的新闻的贴近性与晚报、都市类报纸是有区别的,必须遵循三个原则。 第一,统一性原则。党报要更好地将党性与群众性统一起来;将党的主张与人民群众的利益统一起来;将反映党的意志与反映人民的心声统一起来。 第二,结合性原则。党报要找准更好地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与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结合点;找准  相似文献   

12.
在新的形势下,党报强化群众意识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其一,党报强化群众意识是党的宗旨决定的,是党的优良传统的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决定的,党报作为其代言人,理所当然有这个义务,这就要求办报时注意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胸中有大局,心中有群众。毛泽东同志指出:“在报纸上正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通过报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是党的工作中一项不可小看、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这段话高度概括了党报群众工作的内涵,其精辟的论述也正好与党的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相吻合,更应发扬光大。其二,党报强化群众意识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各种  相似文献   

13.
党报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喉舌,要使党报发挥喉舌作用,作为党报的总编辑全力把握时代的脉搏,正确宣传党的主张,是他的根本使命。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时代的主体。党应该是站在时代的高处,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率领群众为自身利益自觉奋斗。全力把握时代脉搏,就是为着更好地把党和人民群众通过报纸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使报纸充当“把个人同国家和整个  相似文献   

14.
新闻报道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这是对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多出作品,出好作品的一个基本要求。我们的各级党报,是党的喉舌,也是人民群众的喉舌,我们要面向人民群众办好党报。党报新闻宣传的源泉在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中,党报新闻宣传的直接对象是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5.
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产品,它所能满足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当中的某种需求,并给人们带来利益和愉快感觉的特性。党报的任务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各种政策、知识、信息等方面的有效服务。如何从纷繁复杂的各种知识和信息中为人民群众提供有用的信息,是党报的责任,更是党报联系群众的最好手段。要为受众提供有效的服务。就需要新闻媒体在进一步强化服务功能上下功夫。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三贴近”是党报和党报记者的优良传统,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密切干群关系的重要形式。“三贴近”的核心是贴近群众,贴近群众的关键在于服务群众。《怀化日…  相似文献   

16.
党报实现"三贴近"的新要求与结合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党报的实践来看,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首先要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报道,以增强可读性;其次是要把党报的权威性、指导性与可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党报办成党和群众都满意的报纸;再次是转变作风,深入基层,给读者提供新鲜、精美的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17.
为人民服务是党报的宗旨,党报的发展离不开群众,必须服务群众、贴近群众.贴近群众关键在于服务群众.本文从"新闻服务"的角度出发,结合平日的工作经验,谈谈关于地市党报如何贴近群众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郑远兵 《新闻界》2000,(2):43-44
热线 ,原是一种便于随时联系而准备的通信专线 ,通常是为国家首脑之间联系设置的专线。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需要 ,如今一些领域 ,特别是大众传媒将热线演变为一种便捷和直接的与大众沟通和服务的形式。就党报群众工作的范畴来看 ,“热线” ,也是群众向党报反映问题、反映情况的一种形式。由于“热线”比来信更便捷和直接地反映读者的呼声、要求和建议 ,因而越来越被大众接受和欢迎。热线贴近读者《自贡日报》于1998年12月开始 ,在头版设置“读者来电”专栏 ,开通热线 ,使报纸大大增强了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 ,成为党和政府与人民…  相似文献   

19.
杨汶锦 《新闻传播》2010,(7):108-108
地市党报与其他类型报纸是有很大区别的,由于地方党报处于最基层.必然和基层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其新闻必将具有很强的贴近性.反映并指导基层干部群众的日常生活.针对这个特点.地方党报必须深刻地理解并且能够按照这个特点的要求进行新闻报道.把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与群众的生产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更好地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在理解地方党报特点的基础上.要想做出群众愿意看的新闻还必须做到创新.以创新的观点统领办报的整个过程,进一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具体地说就是要从内容形式上加强创新。  相似文献   

20.
杨华 《传媒观察》2013,(9):54-55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党报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加强树立服务群众意识和贴近群众。发挥党报的优势,及时地反映人民群众内心深处的声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