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突发灾害事件对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危害。该文对综合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联动指挥系统的架构进行了研究,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公安、交警、城管等各专业部门资源,使用大数据分析、GIS等技术,为公安、城管、交警等各专业部门应对综合性突发公共事件提供了一个快速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及信息交互、资源共享的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7,(10)
本文结合江西宜春货运车辆超限超载非现场处罚系统研究和示范项目,建设实现一个交警路政超限超载联合非现场处罚快速动态检测系统,通过在公路超限超载严重的路段布设基于石英传感器快速动态检测系统,交警和路政共享路面自动实时采集的超限超载数据,为交警路政精确联合执法提供证据,最终解决了传统对货运车辆超限超载的查车难、取证难,处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20,(22)
当今,警用无人机技术应用逐渐普及,其功能出色、安全可靠,能满足对交通治理的应用需求,并且出现了多种类型。由于多旋翼无人机悬停性能良好,体积较小,操作简单,目前在警用无人机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类型。多旋翼无人机经改装后应用广泛。在为多旋翼无人机加装空中喊话系统后,可实现交警与事故现场进行远程对话。在城镇公路发生交通堵塞、大型事故甚至火灾的情况下,地面路政、交警车辆以及工作人员会被漫长的车流隔离现场,而警用无人机可以快速飞到事故现场并将画面传输给交通管制中心,使事故处理更迅速。  相似文献   

4.
[案例]小林在某中学读书.前不久,王某驾车来学校办事时,将车辆直接开进了校园里.离开时刚好是放学时间,人比较多,不慎将小林撞伤.当地公安交警部门接到报警后,立即派人赶到了事故现场,但他们在对现场进行勘验、检查后,却说这不是交通事故.对于交警的这一说法家长感到难以理解,小林明明是被行驶的车辆撞伤、为什么不是交通事故呢?如果真的不是,应由哪个部门处理及怎样挽回损失?  相似文献   

5.
<正>近期,上海先后推出了交管12123App和上海交警App手机客户端服务。使用交管12123 App可对登记在本人名下非营运车辆发生的依法应当处警告或200元(含)以下罚款的非现场违法行为(含记分)进行处理。而上海交警App主要包含机动车和驾驶人交通违法信息查询、交通违法罚款缴纳、交通违法视频举报、交通信号灯报修等服务。交管12123 App和上海交警App的推出,为广大车主查询、处理违章提供  相似文献   

6.
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LabVIEW的语音身份认证系统,该系统以LabVIEW环境为软件平台,然后通过与MATLAB的接口调入MATLAB程序对语音信号进行后续处理,进行说话人身份的识别。该系统可以广泛的应用于银行、证券、公安司法、军队和国防等领域。  相似文献   

7.
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方法研究建筑废弃物现场管理问题,分析影响建筑废弃物现场管理的主要因素及相互关系,建立包括废弃物产生、现场分类分拣和废弃物处理3个子系统的建筑废料现场管理模型,同时借助软件Vensim进行模拟评估。实证结果表明:基于系统动力学构建的建筑废弃物现场管理模型能够有效模拟施工阶段建筑废弃物的产生与处理,通过减少设计变更、提高减量化意识以及施工现场分类分拣等操作,都可以有效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及其处理成本。该方法可用于项目管理人员对管理效果进行模拟及预测。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的实施,对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验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勘验质量,一方面要提高现场勘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痕迹检验技术在交通事故处理理论研究也要更加深入。依据形势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公安安全行业标准GA/T1087-201在2013年10月正式实施,标准中对道路交通事故痕迹鉴定中的内容、方法、综合评判和结论表述等问题作出具体规范。行业标准的出台为道路交通事故痕迹检验鉴定工作的深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何运用好现场的痕迹物证来判断事故中重要案件事实是摆在所有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验人员面前的一个课题。本文结合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验工作实际,注重探讨交通事故中现场路面刮擦痕迹的勘验和具体分析利用。  相似文献   

9.
清障车,又称救援车,施救车,拖车,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专用汽车,广泛用于公路、公安交警、机场、码头、汽车修理行业及高速公路公司等部门,是为保证道路畅通而设计的。因此被称为“让大地的脉络更畅通的使者”。  相似文献   

10.
当今快速发展的IT技术,为了生产和生活的方便、安全各种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基于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将被广泛应用于安全保护、生产管理等场合,成为金融、交通、商业、住宅等领域重要的安全防范监控手段,对企业财产保护,生产过程监控起到重要的作用。基于DSP的数据采集的嵌入式系统是在需要监控的场所安放网络摄像机探测监控现场,同时将视频和报警信号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送到监控中心存储和处理。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是计算机、网络和视频编码技术的结合,它可以将不同地点的现场信息实时通过无线通讯手段传送到监控中心。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油井现场作业情况监控的缺陷,研究、设计并实现了基于ARM9与GPRS模块的油井远程监控系统。系统综合应用了GPRS模块、信号检测与处理等技术,实现了对油井大钩负荷、原油油管压力和油管内原油温度的远程监测和现场监控,并可以通过GPRS将各种数据传输到上位机进行统计和查询。经测试,该系统性能稳定,具有扩展性好、实用性强、便于操作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空调冷却水累统的防垢除垢是空调系统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通常情况下空调冷却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性水处理和化学性水处理两种方法。而物理性水处理方法中强磁技术运用是近年来在空调行业应用较多的方法之一。本文通过对强磁技术的发展以及强磁技术的节水分析,在空调系统中运用强磁设备的使用要点作出说明,得出结论-在空调开式冷却水系统中正确使用强磁水处理设备可以比化学处理节约运行费用,同时具有环保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军 《科学大众》2013,(3):165-166
本文以南京地铁分局为例,根据地铁站区公安业务特点,重点研究了站区警务综合管理系统设计思路。该系统的开发与实现,可以有效提高地铁公安警力调度、服务民生、客流分析、装备管理等能力,进一步推进地铁公安工作信息化,是江苏公安大平台的功能延伸。  相似文献   

14.
杨雨 《科技风》2011,(17):136
现场总线技术FCS是一门新兴的控制技术,相对于传统的DCS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经济性等方面的优势。本文分析了现场总线技术的系统开放性、可操作性与互用性、现场设备智能化与自治性、高度的系统结构分散性等特点,并通过实例进一步分析电力自动化中现场总线技术应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在线监测系统由采水、配水、预处理、测试、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库管理和控制及监测房等工作系统组成。系统以在线分析仪表为核心,综合运用自动控制、微机、网络通信、专业技术软件等先进技术高度集成。本文主要阐述了给水处理运行监测的主要工艺参数和现场与在线监测系统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6.
零部件的磕碰划伤是机械加工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原材料的购买、加工生产现场和装配区域等工作环节,提出系统产品的防护问题的解决办法。所提出的产品磕碰划伤的减少甚至避免方法,可以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美观性。  相似文献   

17.
引言现场总线技术是目前在自动检测和控制行业发展最快的技术。目前我们锅炉系统使用的变送器是采用单片机对数字化的传感器信号进行非线性修正,温度补偿等处理的变送器。每一个这样的变送器都需要一对专门的传输导线将其信号传输到控制室或计算机。采用现场总线技术,所有的现场传感器或变送器只需公用一对传输导线连接到控制室的计算机,大大简化了整个系统的布线和设计。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机动车辆占有量急剧增加,交通问题也日益突出。为缓解这一问题,在现有的道路交通条件下,交警可根据现场情况实施交通灯控制和管理。但交警在指挥交通时需站在道路中间,当需要根据车流量改变交通灯时,往往要走到配电箱处进行设置。这个过程既浪费时间又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我设计了一种能进行无线控制的智能交通灯系统。一、方案设计本文以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了一个十字路口交通灯的无线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9.
铁路信号微机监测系统是采用先进的信号数字处理技术,现场总线(CAN)技术、传感技术和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及软件工程技术,监测并记录信号设备的主要运行状态,操作人员的操作过程,设备发生的故障或非正常情况等信息的回放,运用微机监测系统超前存储再现远程诊断预测功能,科学的指导日常工作,通过分析可以及时预防信号设备隐患,保证信号设备可靠运用,为电务部门掌握设备运用质量和故障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公安网络系统单纯采用一种加密技术无法确保混合公安网络系统的安全,弊端明显。分析了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技术,提出一种混合公安网络中融合加密技术,先采用二者结合的混合加密方法,对混合公安网络进行初始加密,再通过基于超混沌映射的数据融合加密算法,对混合公安网络进行再次加密,采用Chen超混沌系统形成四条混沌序列,对这四条混沌序列进行取小数部分、矩阵相乘及取索引值等变形处理,分别利用变形后的混沌序列对原始数据和密钥进行位置置乱处理,用交换位平面和按位取反处理扰乱数据值,通过加运算获取加密数据。实验结果说明,所提融合加密技术具有较高的加密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