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中的核变化是对高中《物理》第三册 (以下简称教材 )中涉及的衰变、核反应 (人工核转变 )、裂变和聚变的统称 .在教材中 ,关于这些核变化的守恒规律主要有 :电荷数守恒、电荷量守恒、质量数守恒、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 .下面在对几个相关概念进行辨析之后 ,重点讨论核变化方程及其中的守恒规律 .一、几个相关的守恒概念的辨析1 .电荷数守恒和电荷量守恒 .基于“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是电荷量e的整数倍 ,其中电荷量e称为元电荷”的认识 ,核变化中电荷数守恒与电荷量守恒是等同的 ,统一为电荷守恒 .对同一个核变化用核变化方程进行表…  相似文献   

2.
所谓守恒思想,就是抓住题中的守恒量(不变量)解题,在这类问题中至少有一个量是守恒的。守恒的类型有以下几种:明守恒、暗守恒和总量守恒。一、明守恒所谓明守恒,就是通过已知条件可直接求出守恒量(不变量),可根据这个守恒量解题。  相似文献   

3.
在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一册(必修)第七章第六节“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节的练习五第(1)题的第e种情况(第130面)是这样的:“用细绳拴着一个小球,使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问该过程中小球机械能守恒吗?  相似文献   

4.
“尝试与错误”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本研究以一年级学生为被试,以《数墙》为实验材料,探讨“尝试与错误”学习法在《数墙》教学中的运用.研究结果表明:学生能通过“尝试与错误”学习法顿悟出《数墙》变式题的解题方法.本研究的结论对小学课堂教学实践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守恒法是初中化学计算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如何抓题中的“守恒因子”快速建立等式,是解题的关键,下面就守恒法的应用作一简介,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1999年广东省首先在全国施行“3 X”高考。化学广东卷在以往全国卷基础上作了较大的调整 :与去年全国卷比较 ,基础题比例加大 ,由 2 7%上升为 3 4 % ,题量要求放宽 ,由 3 5题减为 3 0题。试题没有超越《中学化学教学大纲》,知识和能力要求、题型比例都遵循《考试说明》。本人认为 ,广东卷虽然在难度、题量上要求有所下降 ,但没有放松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试题源于课本但高出课本 ,很好地贯输了“遵循又不拘泥于大纲”的命题思路 ,是传统命题以“知识立意”为主向“能力立意”为主转变的成功尝试。一、特点1.基础 统计试题中基础题分…  相似文献   

7.
守恒法主要包括质量守恒、原子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等.其应用一般是在有复杂、多步反应的计算题中,要求能全面分析变化过程,准确找出守恒的量,根据已知数据建立方程,求出未知数,从而简化解题过程,达到快速、准确的效果.下面是几例是运用守恒法求解的好题.  相似文献   

8.
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要遵守“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等.其关键是要能正确运用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或得失电子守恒).对这方面知识的考查形式灵活多样,不只是单纯在配平题中体现.许多同学在实际配平中常感到困惑,甚至出现差错.现总结一些易错点,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近三年的高考现代文阅读 ,其选材都在情理之中。总的来看 ,越来越注重作品的文学性 ;具体来说 ,内容上越来越注重情感 :如 ,真挚感情的抒写 ( 2 0 0 0年高考《长城》) ,哲理的思辨 ( 2 0 0 1年高考《门》) ,人生感悟的评说 ( 2 0 0 2年《话说知音》)。同时 ,在题型、题量上都与以往相似 ,变化不大 ,综合起来有如下一些特点。1 .题量相同。“新高考”阅读题在题量的设置上均为 4题 ,即第 2 1、2 2、2 3、2 4题 ( 2 0 0 2年因试卷整体压缩 ,题目的顺序变为第 1 9、2 0、2 1、2 2题 ) ,且每题由至少两问逐步变为一问 ( 2 0 0 2年只有第 2 0题仍…  相似文献   

10.
今年高考结束后,很多学生向老师抱怨: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第13题(简称“滇王之印题”)、第37题(简称“民族主义题”)第三问、第39题(以下简称“全国卷Ⅰ东盟题”)的第四、五、六问超出了《考试大纲》的范围,属于超纲题。这些题目“超纲”了吗?笔者拟对此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从近年来的高考试卷来看。高考命题的范围一直遵循《考试大纲》,但又不完全拘泥于《考试大纲》的思路,在对《考试大纲》范围外知识点的处理  相似文献   

11.
《汉字中的太极文化》(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一(2)班学生邹枫等) 课题运用《周易)中的八卦及其演化的六十四卦对汉字的构字方式进行尝试解说,并分析了其中所蕴含的太极思想。《余光中诗歌中的“中国结”》(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一(4)班学生李乃清) “中国结”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题与诗集名,课题揭示了余光中大量诗歌在思乡、怀古、咏史、唱游中反复吟咏的中国情结。  相似文献   

12.
守恒法解题     
在物体的物理状态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保持不变的物理量.用这些物理量的守恒关系来求解物理习题的方法,就叫做守恒法.物理题中,涉及的守恒关系有:质量守恒、电荷守恒、能的转化和守恒等.也有一些题,因初中物理知识的限制,人为地设定某物理量不变(或恒定),这类题也可用守恒法来解.  相似文献   

13.
守恒法是中学化学中的重要思想方法之一。所谓守恒,就是指物质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过程中,某一特定的量固定不变,例如H_2(g)+I_2(g)2HI(g)的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守恒、物质的量守恒、气体体积守恒(同温同压)等等,本文就原子守恒法在化学平衡中的运用作一初探。 1.计算混合气体的密度  相似文献   

14.
宜城县皖南农学院附中曹锦群认为《化学教学》1985年第一期登载了方绍宣、王宗权同志的《浅谈求解“溶解度”和“析出物”的思路》和胡萍同志的《溶解度和结晶量的简单计算法》两篇文章,提出了关于溶液中晶体析出计算的“比例法”、“守恒法”,这两种方法都是可行的。笔者亦对溶液中晶体析出的计算方法进行过研究,也总结了一种方法——“交叉法”。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用“交叉法”解题,直观性强,方法简单,应用范围较宽,既适合于条件改变时T_1—→T_2  相似文献   

15.
在中学化学计算中,许多题都蕴藏着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的“守恒”因素,据此用守恒法求解可使解题过程简单化,从而提高化学解题速度和准确度,同时也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现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下几种守恒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三大守恒”、“水的电离平衡”和“得失质子守恒”三个角度出发,对盐溶液中“质子守恒式”进行了分析、书写和对比,加深了学生对“质子守恒”原理的认识,培养了学生敢于尝试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理科考试研究》2006,13(4):F0004-F0004
由湖北黄冈等高中名师编著的《高中化学巧学 活题巧解大全》一书(西安出版社)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高中化学活题巧解方法总论。详细介绍了守恒法、十字交叉法、关系武法、差量法、和量法、变武求同法、等效代换法、平均值法、极值法、设1法、奇偶法、具体法、估算法、定位法、图表法、待定系教法、终态法、区间法、分割法、虚拟法、商余法、均摊法、切割法、弯箭头法等40种巧解活题的方法并大量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8.
第一招“恒” 任何一个化学反应它都必须遵循:元素守恒、质量守恒、能量过恒、电子守恒等原则.解题中如能合理的运用这些守恒规律,解题将显得方便、快捷. 例1 在一定条件下,甲醇与等物质的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则产物可以是( ). (A)甲醛和水 (B)甲酸和水 (C)二氧化碳和水 (D)一氧化碳和水 解析:从题给选项看,生成的含碳化合物中  相似文献   

19.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由于云南省高中物理、化学、生物均已使用新教材,所以云南省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使用的是新课程试卷。一、题型、题量和分值(见表一)表(一)理科综合试卷结构从上表中可以看出2004年理科综合生物试题的题型、题量、分值及在理科综合试卷中的编排顺序,与《考试大纲》基本吻合。且第Ⅱ卷(非选择题)中31题的难度大于30题的难度,符合《考试大纲》中“同一学科中不同题目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的原则。二、考查内容表(二)三、试题特点(一)重视基础、突出主干突出生物学科基础知识、主干知识…  相似文献   

20.
在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纲要》里,有关机械能一章均列入了这样一个要点:功是能的转化的量度。在新编高级中学课本《物理》(甲种本)第一册246页上还作了这样的说明:“……做功的过程就是能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的过程。在机械能不守恒的运动中,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发生转化。功是能的转化的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