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老师布置了一篇小作文叫"我的课间十分钟"。孙强同学在小作文里只写了这样一句话:下课了,我想利用这十分钟把上课没有做出的数学难题解答出来,最后终于解出来了。小作文交上来后,老师问孙强:"怎么才写了这么点?"孙强说:"课间就‘十分钟’,实在是没有什么可写的,写作文时感觉无话可说,只好写这么点了。"亲爱的读者朋友,如果让你也写"我的课间十分钟"这个题目,你是不是也会因为作文表述  相似文献   

2.
陈振华 《湖南教育》2008,(12):31-31
“为学生写‘传记”’这个念头源于刚参加工作不久后的一次作文课,当时的题目内容是要求学生记新学校里自己最熟悉的人物。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作文交上来后,我发现很多学生写的都是我这个老师,有的学生对我的肖像进行了细致的刻画,有的着重描写了我上课时的一言一行,有的学生则侧重于我和学生的交流。看得出,学生对我平常的言行举止观察得很仔细,描写都很认真,丝毫没有拔高的意味。我很感动,我该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烦死啦!又是作文课!”这是我在上习作课时经常听到身边的学生发出的感言。我利用课下时间和学生交流,发现他们并不是讨厌作文课,而是作文时他们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于是,每次习作课部分学生不能按时交作文,就是那些勉强交上来的作文,也少有看得过去的。大多数学生写作文时是依靠看《作文大全》等现成的作文书,然后选取其中一篇作为样本,  相似文献   

4.
朱向明 《班主任》2011,(6):48-49
为了写好下一篇作文——《母爱的"模样"》,我早早地布置孩子们每天留意观察妈妈给予他们的一些爱的细节,写好爱的日记。以避免作文时千篇一律,出现"妈妈雨中背我上医院"之类的假大空作文。日记交上来后,我细细读着。你别说,透过一双双灵秀的眼睛,我看到了一位位母亲对子  相似文献   

5.
锐石 《云南教育》2001,(4):10-11
命题与评改是一次作文训练的起点和终点,它最能充分体现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也最能充分体现教师自身的素养和水平,因而也最能体现一次作文训练的效果。   先谈谈命题。命题无非就是出题目。老师出个题目让学生写,看起来非常简单,可是作文教学收效甚微往往就先出在这里。题目出不好,学生写不出来,敷衍了事或找别的文章抄了交上来。这样一来,这次作文大家辛苦一场岂不是白费力了吗。   作文的命题应体现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规律,因此,我认为作文命题应该遵循下面两个原则。   一、整体性、系统性原则   以高中为例…  相似文献   

6.
感动童言     
林莉 《教育文汇》2006,(8):38-38
那天,我照例批改学生的作文。那是篇老题材的作文,写老师的。为了让学生们写出童真、童趣,写出新意,我大胆放手,让他们想写谁就写谁,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习作交上来了,很多学生是写我的,且满是溢美之词:什么上课灵活,语言幽默,关心学生……我长长地舒了口气,看来,心血没有白费。生活上,我对他们嘘寒问暖,关怀备  相似文献   

7.
牛俊美 《班主任》2006,(12):43-43
一个春光明媚的中午,我把一套语文模拟试题发绐初三的学生.1小时后,一位叫雪的学生把卷子交上来.卷子折了四折,放在我面前就像一封信.打开卷子,我发现雪只写了作文,其他题目都没做.我将目光落在了那篇作文上,题目是《老师,给您说说心里话》.  相似文献   

8.
由一次作文想到的云南韦祖成教学《落花生》后,我根据课后的习作要求让学生自拟题目写一种事物,要注意写出这个事物的特点,写出它的可贵之处,并谈谈你从它身上学到什么。作文交上来了,批改中,我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按要求完成了任务,并且写得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相似文献   

9.
史峰 《初中生》2012,(32):20-22
正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我的课间十分钟》,孙强同学只写了一句话:下课了,我想利用这十分钟把上课没有做出的数学难题解答出来,最后终于得出了答案。作文交上来后,老师问孙强:"怎么才写了这么点?"孙强说:"课间就‘十分钟’,实在没有什么可写的。"如果让你也写《我的课间十分钟》这篇作文,你是不是也会因为作文表述的"时间过短"而  相似文献   

10.
那天,我正在批改学生的作文。这是篇老题材,写老师的。但最熟悉的往往是最陌生的。为了让学生们写出童真、童趣,写出新意,我大胆放手,让他们想写谁就写谁,想怎么写就怎么定。习作交上来了,很多学生是  相似文献   

11.
提高学生作文水平,须得使学生爱上作文;而要使学生爱上作文,须得老师指导时根据学生实际,掌握要求尺度,宽严结合有致。 我在毕业班教学多年,看到学生往往上五年级了还不大会作文,怕作文。在每次接班以后,为了教好作文,我首先提倡多记日记,要求学生天天记。出于好奇心,李某同学连续写十几篇“流水帐”交上来。发日记本那堂课,他认定凶多吉少,一直忐忑不安。不料,我在讲评中第一个就表扬了他,我对日记内容的优劣不予评议,只是把“贵在坚持”四个大字写在黑板上加以阐释,然后说:“他已经坚持了十几天,  相似文献   

12.
由一次作文想到的韦祖成教完《落花生》后,我根据课后的习作要求让学生自拟题目写一种事物,要注意写出这个事物的特点,写出它的可贵之处,并谈谈你从它身上学到什么。作文交上来了,批改中,我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按要求完成了任务,并且写得主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我在教学中将作文教学和网络论坛联系起来做了一些尝试。在进行了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我认为,论坛式作文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将网络和作文教学融合起来,并能发挥各自的功能。那么作为一名老师,如何正确使用论坛,让其为我们的作文教学服务呢?第一巧:巧借论坛,呈现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您有没有过这样的苦恼:一篇写秋景的作文,一个班的学生交上来的作文内容大同小异。一次写观察日记,学生竟然不约而同选择了那几种动物去观察,观察的方式也一样。原因在哪里?在于写作素材的单调。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根据作文的题目要求让学生准备写作素材。教师也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第十册第五单元是命题作文,给了两个题目: 《难忘的教训》和《快乐的时刻》,学生习作可二者选一。交上来的作文还不错,大多数学生写的是真人真事真感受。当批阅到杨宁的作文时,我有些失望,杨宁的作文在班里一向是很突出的,可这次她却写了一件极其平常的小事:一天课间,她去大队部交电影票钱,接听了一位老师的电话,然后等这位教师来取东西。她为自己能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得体地处理这件事,特别是得到了老师的赞许而感到快乐。初读此文,我觉得语言虽然流畅,表述虽然清楚,但内容却没有什么“新意”,几近寡淡无味,像杯白开水——一件在我的心中平淡无奇的小事而已。但基于鼓励的考虑(这件事毕竟是真实的),我给了高分——98分。虽然是98分,但这篇作文也未被我列入学生的优秀习作之中——我还是觉得没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15.
一忌走马观花,忽视特点。 我们平时为了使学生写好作文常让学生去实地观察,但他们常常是流于形式,走马观花。越是自己最熟悉的事物,越漫不经心,因此写文章抓不住事物的特点。例如:一个学生在写《我的好朋友》外貌时写到:“我的好朋友今年十岁,高高的个子,圆圆的脸上长着一双大眼睛。”看了这段文字,我们连他的好朋友是男是女都不清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让这个学生把自己要写的好朋友告诉大家,细细描述一下,再让大家对比现实中的人物和作文中的形象有什么区别,通过对比,就发现了在观察中忽视了的地方,即人物的特点,然后再让学生们回去观察自己所要写的人物。第二次交上来的作文中对人物的描写大多栩栩如生了。  相似文献   

16.
李淑勇 《文教资料》2006,(25):131-13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来说非常重要。在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时常听到有些学生说:“我就怕写作文,一提笔就头疼,总觉得没东西可写。”更多的学生则这样说:“我真不知道该写什么,也不知从何写起。”有的学生虽然把作文交上来了,但你仔细一看就会发现,他只不过是写了个开头,敷衍几句,就草草收场。甚至东拼西凑、文不对题。遇到这些情况,我总是鼓励他们。我对他们说:作文就是用笔说话,只要会说话就会作文。因此,不要怕不会写。把你要说的话写出来,就朝着作文迈出了第一步,就是一个进步。而要做到有话可说,你就要留心观察你身…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作文命题有三“心”。 1.知“心”教师在作文命题时要知“心”,就是说,要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和摸清哪些事物是学生熟悉的,哪些东西是他们感兴趣的,哪些材料是他们能写和爱写的。如果把题目出到学生的心坎上,就会有内容可写,即使平时作文有困难的学生,也会写得较顺利。例如,现在的小朋友都很关心中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事。根据这一情况,如果以《我喜欢奥运会》为命题作文,就会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他们联系广播、电视和报纸、杂志上介绍的奥运会情况,结合自己的想法着笔为文,内容都写得充实,表达也比较生  相似文献   

18.
一条批语     
他上学时的学习成绩极差,考试排名在班上总是倒数第几名。很自然,老师在心里是把他归于不会有出息的那一类学生。某天,老师出了《我的愿望》的题目,让同学们写一篇作文。这类命题作文,是那时学生经常要做的功课。第二天,同学们的作文都交上来了。孩子们的愿望五花八门,有想当科  相似文献   

19.
学生作文,首先接触到的是题目。题目陈旧、程式化,学生就会厌烦,很难写出好作文。好的题目有助于引出话题,能一下抓住孩子的心,而跃跃欲试,文思泉涌。怎样的命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呢?我认为应注意“五性”“五结合”。一、命题的多样性作文命题方式单一乏味,会使学生失去写作兴趣,因此应讲究命题形式的多样性。(1)可提出作文范围,或提示作文重点,不硬性规定题目。如“写一种动物或植物”“写一个你熟悉的人”等。(2)可命补充题。如“我尝到的甜头”“我忘不了”等。(3)可提供开头结层,只续写经过。(4)给材料作文。(5)可自由命题。老师…  相似文献   

20.
正作文教学中,学生害怕写作文很普遍,不少学生以写作文为难事,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我的做法是"由浅入深"。一、浅形式,深表达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兴趣是一种最大的力量。"是的,学生如果对作文有兴趣,就会乐于表达,不吐不快。一次,我布置学生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喜欢的植物,好几天他们都写不好。我给他们每人发了两粒种子让他们种在花盆里,每天观察,学生们兴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