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提高“兴趣”,在“兴趣”中探究“创新”,在“创新”中挖掘“潜能”,在“潜能”中找到“自信”,在“自信”中获得“成功”,这是本人在多年进行物理实验选修课教学的追求和尝试。  相似文献   

2.
“于”“於”两个虚词,在上古汉语中是通用的,在《诗经》中用法则比较复杂。“于”多用在动词或名词前面,而“於”多用为叹词。“于”在动词前作动词词头,在名词前起到介词的作用。少数“于”在句子中起到凑足音节的作用。“於”“於乎”“于嗟”在《诗经》中的意义完全一样,都是表示感叹,叹息等。固定用语“于以”应理解为“如何”,“于时”应理解为“于是”。还是两种特殊用法:“于”通“为”,“於(于)”表示疑问,同“安”。  相似文献   

3.
初中语文第五册文言文的注释,有两条似觉欠妥。一、《醉翁亭记》:“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课本将“临”字注为“靠近”这样以今解古,有失文意。“临”在古汉语中没有“靠近”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可作“靠近”解,意思是“在旁边儿”,没有方位性。文中已说明亭子在“泉上”,若将“临于泉上”解为“靠近在泉上”,显然不通。“临”在这里实际是“居高临下”的“临”,应该解作“居高处朝向下处”(《辞海》语词分册“临”字第一义项),这是“临”在古汉语中的常用义。文中介绍亭子用  相似文献   

4.
"词"和"辞"     
“词”和“辞”有时可以通用,有时不可通用。我们在阅读和写作中要细加区别。先说通用的情况。在意义上,“词”和“辞”是同义词。在上古时代,一般只说“辞”而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诸如“辞令”、“辞海”、“辞藻”、“辞章”、“言辞”、“托辞”、“遁辞”、“致辞”、“发刊辞”以及“辞典”中的“辞”,均可以通用为“词”。相应地,工于言辞的人,可叫做“辞人”或“词人”。成语“词不达意”和“辞不达意”也可相互通用。但是在用法方面,“词”和“辞”又各有习惯用法。如在“台词”、“誓词”、“歌词”中用“词…  相似文献   

5.
“计白当黑”是一种智慧的管理语言,它不同于管理上通常所谓的“留白”(简单的在管理诸方面留有“空白”),而是在态度上把“白”看得和“黑”一样重要,在策略上辩证地看待“白”与“黑”的关系,在方法上注重“白”与“黑”的转化,这是对“白”与“黑”的统筹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白”即所谓“不管”,“黑”即所谓“管”。当  相似文献   

6.
“好意思”在意义上依赖“不好意思”,在句法上依赖否定结构,需要出现在由“不”“没”构成的否定性结构中,或者出现在反预期结构中。“好意思”的否定依赖性源于“好意思”的历时演变过程,“好意思”成词晚于“不好意思”,是“不好意思”在反问句中的变形使用中产生了“好意思”。  相似文献   

7.
如何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提高“兴趣”,在“兴趣”中探究“创新”,在“创新”中挖掘“潜能”,在“潜能”中找到“自信”,在“自信”中获得“成功”,这是本人在多年进行物理实验选修课教学的追求和尝试。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说”与“写”两项基本功。锤炼“说”的基本功,要在上课中“说”,在“评课”中“说”,在“说课”中“说”,在“演课”中“说”;锤炼“写”的基本功,要能“写”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写”好课题。教师要凭借扎实的“说”与“写”的基本功,成长为能教书、会教书、教好书的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9.
“在门外”的“在”是动词,“站在门外”的“在”是介词,“站在了门外”的“在”又成了动词,这种分析是不严肃的。本文认为只有一个“在”是动词,可称之为定向动词。与“在”用法相同的,还有“到、往、向”等。  相似文献   

10.
一、绪论
  最近,学习韩语的人越来越多,对韩语语法感兴趣的学习者也越来越多。但是韩语初学者想要学好“”及其相关的语法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汉语中表示“所在”和“所有”意思的词有两个,即“在”和“有”,而韩语中却只有“”一个。为了使韩语初学者更好地学习和深入理解“”,我认为有必要将韩语中的“”和汉语中的“在”、“有”进行比较并分析得出结论以供韩语初学者进行参考。本文首先分析“”并对“”的多意语构造进行详细的介绍;在这之后分析“在”、“有”的意思及其功能和用法;最后比较“”和“在”、“有”,并通过大量的例句具体分析“”和“在”、“有”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11.
说“有X于”     
“有X于”指的是“有利于”“有损于”“有志于”“有别于”等词语形式。有的“有X”形式在一些辞书中有所收录,如《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有赖”“有利”“有益”等等,这些词要么在注释中注明常跟“于”连用,要么在例证中加“于”使用。因此有必要把“有X于”作为一种格式提出并加以考察分析。一、结构构成“有X于”由三部分构成:“有”+“X”+“于”。“有”表示“领有、具有”,后面不能加“着、了、过”。“有”跟“无”相对,也有“无X于”的形式,如“无益于”“无济于”“无损于”“无愧于”“无异于”等。“X”经常由单音节的名词…  相似文献   

12.
在阅读教学中,将“探究”与“互动”联系起来,在“探究”中“互动”,在“互动”中“探究”,以“探究”为前提,造成“互动”的局面,这就是阅读教学中的“探究互动”。  相似文献   

13.
“多”字的基本义是“数量大”,与“少”或“寡”相对。而在“你别多心”“你别多嘴”中是”过分的,不必要”的意思。在“他有50多岁”“大概有60多吨重”中是“零头”的意思。在“张三的为人比李四强多了”“去比不去强得多”中是“程度大”的意思。以上的“多”是用如形容词。“多”字有时也用如动词,如“这月的利润多了”“今天的人数  相似文献   

14.
“与”在古汉语中当介词“和”、“同”讲,但在有的句子中却说不通,而解释为“带”、“带领”则文从字顺。这样的例子在《史记》中很不少,其它先秦两汉的古藉中也不乏其例。只要句中主语是地位高、权力大或起主导作用的人物,而“与”后边的人是主语发出“赴”、“驰”或“入”、“归”等动作行为时所带领的对象,这“与”就可以释为“带领”。有的古文译著者在译文中有时也把“与”译为“带”、“带领”,但这好像是从上下文中体会出来的,而没有把它作为独立的义项来诠释。“与”有“带领”义是“与”、“以”通假所致。“与”、“以”同属余纽,“以”有“带领”义,也有介词的“和”、“同”义。  相似文献   

15.
“常”作为独立的哲学范畴,是理解《老子》“道”论的重要维度之一。“常”在时间上表现了“道”的恒久性,在空间上表现了“道”的稳定性。理解“常”需经过三重进境。首先,要明“常”之现象。“常”在万物的生命历程中表现为“复命”,在万物的生命状态上表现为“知和”。其次,要达“常”之本质。“常”在时间维度上表现了“道”循环往复的周行过程,在空间维度上呈现了“道”比于赤子的和谐状态。最后,要显“常”之价值。“常”最终要落实到实践中去,政治化为“无为”之道与“损益”之道,使国家长治久安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对师德教育“真真切切”的重视中,某些“师德问题”反被“忽视”了,出现了多层面的“缺失”现象。在教育起点上,存在着受教者内在“信念性”和教育者施教“理念性”的缺失;在“真善美”关系上,存在着师德师智师艺结构“融通性”和功能“转化性”的缺失;在教育“影响力”上,存在着横向“聚合性”和纵向“连续性”的缺失;在修行实践上,存在着榜样“示范性”和自我“独立性”的缺失。  相似文献   

17.
二”和“两”都有表数目的“共性”。“二”的“个性”有:(一)表示第二,次第。如:二手货。(二)两样。如:心无二用;“两”的“个性”有:(一)表双方。如:两厢情愿。(二)表不定的数目。如:他真有两下。(三)市制重量单位。  “两”和“二”不仅在意思上同中有异,它们还在用法上有着微妙的“共性”和“个性”呢。  共同之处是:  一、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为多。如“二斤”(但“二两”不能说成“两两”)。  二、“千、万、亿”的前面,“两”和“二”一般可用,但“千”在“万、亿”后,用…  相似文献   

18.
“两”在表数量时和“二”的意义相同,但用法不完全一样。应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正确使用它们。⒈“两”是确数,表示事物的多少。“二”不但是确数,而且还是序数。如“第二”、“二年级”、“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两次革命”与“二次革命”的意思是不同的。⒉读数目字,读小数、分数时,只用“二”不用“两”,如“一、二、三”,“零点二”,“五分之二”。⒊在多位数中,百、十、个位用“二”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千、万、亿的前面,“两”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在“三万二千”、“两亿二千万”,“千”在“万、亿”后,…  相似文献   

19.
下午,曾金老师同杨教授的小外孙小聪一起在家里看书。忽然,小聪又提出了一个问题:“曾叔叔,上午你讲的单句很有趣。我们初中《语文》第三册课本上讲了句子的六种成分,请您用一种简便易记的方法,讲一讲怎样划分句子成分吧!”“嗬,你真会出难题呀!”曾老师放下手中的书说:“顺口溜好记吧?”“好记。”“那么,我给你编一首顺口溜,把常用的六种句子成分归纳进去,你看好不好?”“好!”于是,曾老师教小聪背诵了下面这首歌——划分句子成分,“主干”“分枝”记清: “分枝”“定”“状”“补语”, “主干”“主语”“谓”“宾”。主语常居“谓”前,宾语动词后跟。“定”在“主”“宾”之前,常用“的”字相承。状语常在“谓”前,“补”在谓语后行。以上一般情况,另有变化分清: 句中强调谓语,或表强烈感情, 在此情况之下,“谓”在主语前行。状语最不安分,位置最不固定: 多在“主”后“谓”前,“地”字中间相承; 表示时间地点,又在“主”前立定; 有的还可还原,这是检查标准。如果时间出现,地点同时来临。时间名词作“状”,“主”是地点担承。介词词组在首,非“主”是“状”或“定”; 有时“状”在句末,但须结队而行。介词词组在尾,是“补”很少是“宾”。宾语若要提前,介词、代词前引; 有时“宾”居句首,逗号在后停顿。记住变化规律,句子成分好分。  相似文献   

20.
敦煌变文中的语气词主要有“着(者、咱)”和“里”、“裹”。敦煌变文中的语气词在武威方言中体现为三个语气词:“着”、“哩”和“囔”。其中“着”字在日常用语中单个使用的用例较少,一般是两个“着”重复使用;“里”、“裹”在武威方言中则分化为两个语气词:“哩”和“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