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系统分析法、社会学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影响和制约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训练体制、竞赛体制、体育管理体制以及有关社会学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特点及发展的规律为切入点,多角度、深层次分析了我国训练体制、竞赛体制、体育管理体制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以及相互关系。以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实践成功与不足的实例论证了体育与教育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初步建立了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进而提出:树立现代化人才培养观;深化改革现行训练体制、加速学校化和社会化进程;完善竞赛体制、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优化体育管理体制;转变我国社会体育价值观是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是指开展学生体育活动形成传统并在一至两个体育运动项目技能上具有特色的中小学校。我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源于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中小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在我国运动训练体制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它是我国竞技体育体制初级训练形式之一。运动员的文化成绩是学校业余运动训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  相似文献   

3.
一个国家体育运动训练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在宏观上直接影响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发展。本文就世界体育三强与我国现行体育运动训练体制进行比较分析,简述我国学校课余体育运动训练在我国训练体制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发展这种训练形式的建议。为迅速、持久地提高我国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寻求理论答案。目前,公认的世界体育三强是苏联、美国和民主德国。我国的位置估计在第10位左右,第二十四届奥运会,我国获金牌五枚,居第十一位;获奖牌二十八枚,居第七位;团体总分304分,居第八位,若想在本世纪最后十年时间内,使我国赶上世界体育发达国家水准,必须在宏观上对体育运动训练体制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配套、完善。下面是世界体育三强与我国体育运动训练体制的比较。比较四国体育运动训练体制,各有其风格和特点。第一种:体校型;第二种:学校型;第三  相似文献   

4.
完善项目纵线训练体制的几点思考车保仁,傅砚农,于军(烟台师院)近些年来,项目纵线训练体制在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提高我国竞技体育水平方面,业已显示出它的作用和优势。我们认为:省市竞技体育纵线训练体制的建立,与我国其他领域的体制改革,与体育系统其他方面的改...  相似文献   

5.
前言传统项目学校业余训练体制是我国现行得到肯定的业余训练体制,自确立以来为我国各级优秀运动队和体育学院系输送了大批的后备人才,对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普及,学生体质的增强和提高我国学校体育的业余训练水平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任何体制的建立都有它有利的一面,也有其不足之处;为能使该体制更加完善,适应“学校具有培养体育人才任务和加强学校业余训练工作”的需要。本文通过对开封市部分传统项目学校的调查,分析目前传统项目学校业余训练体制的现状,提出我们的对策和建议,以便使该体制更完善,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做  相似文献   

6.
为迅速提高我国体育运动水平,一个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运动训练体制正在我国逐步形成。高校体育是为迅速提高我国体育运动水平服务的重要战略基地。从现在起,应加强大学运功训练和训练体制的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7.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竞技体育是一国体育的核心竞争力,而后备人才的培养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中存在以下弊端: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训练的科学化程度不高(选材方面和训练出现"时间战"、"消耗战"的情况);竞赛杠杆的调节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应该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推进体制的创新;建立文化素质学习与技术训练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促使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建立科学化的训练模式;完善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竞赛体制,充分发挥竞赛杠杆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 ,系统研究美国、俄罗斯、德国和日本四国业余体育的训练体制。研究发现 :四国业余体育在训练体制方面各具特色 ,既有共同点 ,也有不同点。对我国业余体育训练体制的改革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竞技体育现行管理体制的制度性代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追溯建国以来的体育体制,80年代后形成的所谓"举国体制"是一种具有高度行政垄断性质的,与计划经济社会完全契合的体育体制.我国竞技体育现行管理体制特点包括:政府占绝对主导地位、将奥运会设为竞技体育最高层次、以专业体工队长期训练为主的训练体制、以"全运会"为核心的竞赛体制.运动员伤痛问题、对运动员终极关怀无法体现、后备人才萎缩,成为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人文代价;而竞技体育是否为公共产品、运动竞赛的包袱难以卸载、查禁兴奋剂的成本高,成为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经济代价;政府处于竞技体育政治风险的风口浪尖、比赛结果的"谎言化"、公平竞争的机制遭到破坏,成为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政治代价.  相似文献   

10.
李俊 《拳击与格斗》2020,(1):126-127
在我国青少年的足球训练与体育教育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本文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本文将我国青少年的训练体制与国外青少年的训练体制进行对比,我们找出其中的优势与不足之处,并针对我国青少年的实际情况设定合理的足球训练方法与体育教育模式,注重我国青少年运动员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学校体育是我国体育发展的战略重点。建立新型的课余训练体制使竞技体系与教育体系相结合,是培养能走出国门冲向世界,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高水平运动员,使我国体育在本世纪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江苏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动因变化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训练的主要动因由最初的自己感兴趣,教练选拔和体质弱变为成为优秀运动员、兴趣爱好和为国争光,这与我国竞技体育的大环境、他们的训练年限和教练的训练指导密不可分。在目前的竞技训练体制下,将有运动特长、需要和爱好体育的青少年儿童吸引入这个体制中,是保障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源源不断,并同时提高体育后备人才成才率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中日竞技体育的兴衰与两国运动训练体制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比较法和文献法对近20年来中国两国竞技体育的兴衰进行探讨,分析两国运动训练的体制现状与改革发展,并得出我国的三级运动训练体制的整体经济实力发展情况,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优先发展竞技体育,实现体育强国的目标是可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李梦华同志是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他的体育管理生涯中,审时度势制定了体育强国等战略目标,在体育领导体制、训练竞赛体制、体育教育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他的体育管理理论与实践,对今后我国体育发展仍具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体育走向市场是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根本措施。体育体制改革包括三个方面,(1)训练体制、(2)竞赛体制、(3)领导和管理体制。培养良好的体育市场和生产出高质量的体育商品是当今中国体育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其生命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进一步转换,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能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继续发挥其优势,创造新的辉煌。本研究旨在提出坚持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需要重新认识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单项运动协会实体化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项运动协会实体化的思考臧超美从50年代开始逐步形成的运动项目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是政府直接办体育的运行机制。运动项目管理体制是我国一种基本的体育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群众体育、学校体育、业余训练体制的改革,因此,它是体育体制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学校体育是整个体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学校运动训练体系反映了一个国家培养运动员的基本途径。在我国学校运动训练体系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在本世纪末建成世界体育强国这一宏伟目标。1986年国家教委和国家体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划》的通知,强调到本世纪末,学校运动训练工作进一步完善,初步形成我国学校运动训练体系。为此,结合我国具体特点对国外体育较发达国家的学校运动训练体系进行比较,是十分迫切与必要的。 1、途径比较 (1)美国、日本的学校运动训练体系以小学、初中体育俱乐部→高中专项代表队→大学运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建立起了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三级训练网”的竞技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即以“思想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为指导方针,包括以体育传统学校和中小学运动队为代表的初级训练形式,以体育运动学校和业余运动体校为代表的中级训练形式,以国家集训队和各省专业队为代表的高级训练形式,建立的一种层层衔接的运动员培养体制.在计划经济时期,这种体制以独特的资源整合优势确保了我国竞技体育的超常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改革训练体制,拓宽训练渠道,是体育改革的紧迫课题。本文剖析了现行训练体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学校训练体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