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45钢小方坯为研究对象,建立连铸坯凝固传热数学模型。通过对铸坯表面温度进行实测,得到的实测值与计算值基本吻合。通过数值模拟与现场生产实际相结合,为优化二次冷却制度、提高铸坯质量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介绍一种轻压下控制系统。为提高小方坯连铸机生产高碳钢的产品质量,配置了轻压下控制系统。通过在150mm×150mm断面和165mm×165mm断面小方坯连铸机上的应用证明,在减小铸坯变形,防止铸坯偏析,提高铸坯内部的质量,"轻压下"技术是解决高碳钢连铸坯偏析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冶金连铸二次冷却控制过程中冷却速度波动较大,导致采用传统参数配水模型控制时铸坯表面温度波动较大,无法获取最佳的控制效果,极大降低了铸坯的生产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冷却速度偏差补偿的多模型理论的连铸二冷动态控制模型,分析了铸坯表面冷却速度变化对液、固相线温度和凝固区间的干扰,运算二冷控制模型在铸坯表面冷却速度产生波动条件下铸坯的温度场,获取各冷却段水量与冷却速度、过热度和冷却速度偏差的函数关系,得到冶金连铸二冷配水的控制参数,基于控制参数构建多模型自适应控制结构,通过多个子模型对各控制参数的进行动态特性覆盖,分别对与每个控制参数进行控制器的规划,按照各子模型输出误差以及当前实际冶金连铸二冷配水误差的性能指标,分析各子模型与被控冶金连铸二冷配水过程的匹配度,将最为匹配的子模型对应控制参数的控制器应用于控制模型,实现连铸复杂生产过程的二冷水量优化控制。结果说明,所提连铸二冷控制模型控制效率高,应对实际工况实时调控与控制能力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扇形段软压下在薄板坯连铸机上的应用及技术特点,分析了该技术对铸坯质量的作用和影响,给出了软压下技术工艺参数控制的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连铸坯表面振痕的形成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该振痕机理对连铸坯质量造成的影响,提出了利用电磁控制技术降低连铸坯表面振痕深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7,(24)
连铸是整个炼钢工艺过程的中间环节,从炼钢接受钢水浇铸成铸坯后送到轧钢,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针对连铸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对结晶器钢水液面控制系统、二冷水控制系统进行了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研发工作。  相似文献   

7.
第一炼钢分厂连铸150产线现有在10机10流铸机一座,在生产时使用浸入式水口保护浇铸,采用人工向结晶器内加保护渣,效率低。浇铸高温区,职工夏季高温容易中暑,人员劳动强度大。人工加保护渣存在不确定性,增加了保护渣的消耗,加渣的不均匀对铸坯质量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造成保护渣的浪费严重、影响整个铸坯的表面质量及减短结晶器铜管的在线使用寿命等。现在通过新上10套RAMON自动加保护渣系统,控制可实现自动加渣系统,应用自动加渣系统可以提高连铸自动水平,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钢坯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电磁搅拌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各种材料的制备和加工之中,是控制金属凝固环节的有效手段。电磁搅拌技术在焊接过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是近年来社会发展中提高金属生产效率的主要方法。综述了电磁搅拌技术在焊接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就其在工作中的各环节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控制,并提出了应用前景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崔亚 《科技风》2023,(21):157-159
连铸全称为“连续铸钢”,是指钢水经过连续的浇铸最终凝固,从而成为固态铸坯的一种工艺流程。本文针对浇铸开始、切割尾坯、发生异常等情况,在满足基本要求和正常要求的条件下,通过建立优化模型将不能达到定尺标准的剩余铸坯长度缩到最小,切割出尽量多的合格坯。本文基于综合评价系统,建立尾坯切割综合评价模型以及在线切割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MATLAB软件求解以上模型,给出最优的切割方案。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铝业青海分公司60t级炉底感应式电磁搅拌器的应用方案、工作原理、设备组成和安装形式,重点阐述了电磁搅拌器对熔融金属化学成分均匀性、温度均匀性以及金相组织的影响,分析了电磁搅拌的整体运行效果,总结了电磁搅拌器的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管式结晶器在包钢大方坯连铸机上的改造和应用。它提高了方坯表面质量,消除了角部冷疤,同时能满足产品对内部质量和外形尺寸的要求,提高了铸机作业率,降低了成本,在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理论的连铸板坯表面温度预测模型。结合连铸的过程工艺特性以及历史过程数据,以过热度、拉坯速度、二次冷却水量、二冷区出口位置温度作为模型的输入,通过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原理,对二冷区内的铸坯表面温度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用粒子群算法对支持向量机的惩罚系数c和核函数宽度δ~2进行寻优,以提高模型预测精度,并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预测精度较高,是一种有效的温度预测方法,利于提高铸坯的生产质量。  相似文献   

13.
薄板坯表面纵裂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薄板连铸连轧生产线存在的普遍问题--铸坯出现表面纵裂纹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论述,从容易导致铸坯表面纵裂的不同影响因素入手,分析了铸坯表面纵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探讨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针对唐银公司连铸车间小方坯漏钢实际情况,结合我厂工艺、设备现状,从结晶器、操作手法、钢水质量、保护渣、过冷度及铸坯冷却强度等角度入手,细致分析了小方坯漏钢的机理,并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经过生产实践,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铝熔体铸造时产生铸造缺陷的原因,阐述了采用国际先进的电磁搅拌技术对铸造熔体实施动态晶粒细化以改善铸锭的内部组织,消除铸造缺陷;并指出电磁搅拌技术对提高铝合金铸锭的性能及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分析了连铸坯的常见质量问题,阐述了二次冷却对连铸坯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影响二次冷却效果的因素,从喷嘴的确定和组合到二次冷却制度的完善,对二次冷却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有效提高连铸坯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Q420铁塔角钢连铸坯中夹杂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金观察和能谱分析,对连铸坯中夹杂物的种类和形貌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夹杂物进行评级.结果表明:连铸坯中氧化物B类、硅酸盐C类及球状D类夹杂物级别已超出国标非金属夹杂物级别.本文讨论了连铸坯中夹杂物对角钢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了减少或改善连铸坯中夹杂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铝熔体铸造时产生铸造缺陷的原因,阐述了采用国际先进的电磁搅拌技术对铸造熔体实施动态晶粒细化以改善铸锭的内部组织。消除铸造缺陷;并指出电磁搅拌技术对提高铝合金铸锭的性能及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结晶器锥度是结晶器的重要参数,对连铸的生产操作和铸坯质量影响很大。福建三钢集团炼钢厂2#板坯连铸机至开机以来,一直存在结晶器倒锥度不稳定的现象,直接影响了铸机的连续作业。本文就影响2#板坯结晶器锥度不稳定的因素进行分析,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结晶器锥度变化在可控范围内。  相似文献   

20.
徐宝仓  孙静波 《科技风》2014,(19):12-12
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钢材市场中用户对钢材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并且粗钢产量剧增的情况下技术含量低的产品泛滥。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并且以稳健的势态发展就要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质量。文章主要探讨连铸板坯保护浇注工艺,对各个部位保护浇注措施进行优化,改善钢水二次氧化,提高铸坯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