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于初中生来讲写作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在很多时候他们是没有找到写作的技巧,没有掌握写作的策略。为了帮助学生写出更好的文章,通过对“一技一文”写作教学策略的介绍,以期能够为学生的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前,多数学生把写作看成是完成任务,不能把自己的情感体现在作文之中,从而形成了"假、大、空"套话连篇的写作方式。教师篇篇精批细改负担太重,致使学生的作文得不到及时的批改,难以立足学生的写作实际而进行作文的指导与讲评,从而无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3.
写作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在语文教学中将"阅读"和"写作"统一起来,我们提出了"一导两范"式作文教学策略,旨在通过单元目标的导向作用,以单元课文和写作案例为范本,构建文本的写作"支架",继而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4.
正时下学生的写作大多属于"为写作而写作",学生怕作文,作文水平差。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改变"一说作文,学生就头痛,一看作文,教师就心烦"的现象。二十几年来我在作文教学中积极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现总结如下。一、多观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教学应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相似文献   

5.
学生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一段一带"式语段训练作文教学模式,旨在给学生的写作以一定的示范性,通过建构,确立一定的写作模型,从而使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合乎议论要求,进而达到让议论规范、理性、深刻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一年级的识字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遵循汉字教学规律,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相似文献   

7.
真情流露、有话可说,让学生写出真实的、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作文教学应从细微处入手,还有什么讲解能比学生自己归纳出来的见解更有力、更生动呢?在作文教学中落实"一课一得"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很重要。作文教学如何做到一课一得呢?主要谈了指导学生写作时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8.
写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培养学生书写习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书写技能的重要途径。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而言,他们没有基本的笔画意识,在书写汉字时没有章法,不懂得书写之道。因此,在一年级的写作教学中,教师要讲究策略的运用,充分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帮助其掌握汉字的书写方法和技巧,学会书写基本的笔画,进而为将来的学习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一项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养成阅读和写作习惯,写作时缺乏素材;作文教学远离学生生活实践,远离学生生命主体情感抒发的需要.关注学生生活,将写作由"教学之需"转化为学生的"生活之需",变"被写作"为"主动写作",应松开命题的"金箍",调整写作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改变封闭式的写作方式,更新批改与讲评模式.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6,(98):8-9
本文致力于全面提升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素质,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课堂和课下互动,从而实现写作目标。教师的"一线"作用主要在于引导,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和总结,而"三点"是对学生的要求。通过"一线"有机地将"三点"串联,综合利用多模态教学方式等,最终实现英语写作课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1.
《俗世奇人》是作家冯骥才的优秀短篇小说集。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故事、品人物,利用一篇篇文本,引领学生聚焦外貌,拆解动作,捕捉心理,体会描写手法,唤醒每一个学生内心深处最原始的写作动力,从而使学生学会写作,享受写作,使学生作文里的人物说起来、动起来、活起来。  相似文献   

12.
趣中受益 勤中获果——小学生作文教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提起作文,学生往往觉得是"三个没有":一曰"没有词儿",二曰"没有趣儿",三曰"没有劲儿"。应该怎样改变这种局面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四点体会。一、对症下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要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笔者在  相似文献   

13.
正"循环日记",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全班学生共同参与、分组轮流写作、循序渐进进行写作训练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不像作文,没有题目、体裁、字数的限制,允许学生要怎么写就怎么写,这种"随意性"激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启发了学生收集生活信息的灵感。从2011年起,笔者就试着  相似文献   

14.
《冀中一日》写作运动是文学史上意义重大却没有引起学界重视的大众文学写作运动。它开创了现代中国新的写作形式"一日体",集中呈现了大众文学写作的诸多问题。孙犁对这场运动的介入,以及《冀中一日》的重新发现和利用,都留下了耐人寻味的文学话题。  相似文献   

15.
古人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叶圣陶老先生也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现代信息论认为: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没有输入,妄谈输出。由此可见,阅读与写作二者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没有阅读的写作,是无源之水;没有写作的阅读,是无果之花。只有广博地阅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才可能打开写作思路,从而铸就华美篇章。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并不断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学生不知道阅读哪些读物,如何阅读才更有收获;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也不知道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才更有实效。姚绍清老师认为只有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走读写一体化训练之路,才能走出困境,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魏然 《考试》2014,(12):62-62
<正>在美国,鼓励学生用"操作"的方式来学习历史,即研究某一课题以及进行相关的写作,被认为是每个教师的基本教学目标,特别是写作这一方式,不仅对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非常重要,而且对于拓展学生的知识种类、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也是必不可少的。相应的,一个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也有赖于他(她)的各种重要能力,如阐释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及其意义等。在美国的历史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大量的文献资料,而非仅仅是一本教科书的内容。这  相似文献   

17.
马春艳 《学周刊C版》2015,(9):142-143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的写作也是如此,没有丰富的写作素材,纵使学生的写作技巧再高超,也写不出内容丰富、情感真挚的优秀作品来。当前中学生不爱写作、不会写作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写作素材,没有内容可写,无"米"下"锅"。在写作时学生生编硬套,出现了千文一面、内容空洞、辞藻匮乏,而使学生的写作一直徘徊于低效之中。写作是语文的主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何  相似文献   

18.
应用文写作是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工作重点,近年来,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本文依据陶行知"先学后教"的指导思想,结合中职学校的语文学科的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以"一课三学"为主要模式,探索符合中职班级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在进行语文写作时都会出现词汇贫乏、语句表达不通畅等情况,这些情况导致学生的写作水平越来越低,他们无法在作文中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绝大部分原因是他们在一年级时的写话能力没有得到良好的训练,本文针对如何提高一年级学生的写话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阮悦 《广西教育》2012,(25):42-43
小学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教师难教,学生难学。而学生作文难更多的是感觉无话可说,无题材可写。学生们在写作中最易犯“假、大、空”的毛病。作为一名一年级的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尝试日记写作,用他们幼小的心灵感受这个世界,用稚嫩的文字将自己的心灵世界描绘出来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