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冯友兰先生创建的新理学体系,使他成为我国20世纪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而他的人生境界论则成为他人生哲学中最重要的方面。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境界建立的基石是觉解,觉解是人生的显著特征,觉解程度决定人生境界的高低。  相似文献   

2.
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他的<人生的境界>一文(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高中<语文>第五册)中,"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为目的,提出了他的人生境界说.  相似文献   

3.
冯友兰是20世纪中国著名哲学家,人生境界说在他的哲学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把人可能达到的境界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相似文献   

4.
冯友兰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哲学家和哲学史家。他从“觉解”入手,推出人生意义在于“觉解”,依据人对宇宙人生的觉解程度不同,将人生境界由低到高划分为四个层次: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冯友兰提出的人生境界说是融合了中西方哲学而形成的一套比较完整系统的人生哲学理论,并指出天地境界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最佳境界。但是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5.
冯友兰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他学贯中西,道通古今,名扬四海,并创建了自己独特的新理学体系。其中,他对人的本质、人生价值的思考而形成的人生境界思想,影响深远。要全面了解冯友兰的人生境界思想,首先要弄清楚"觉解"的意思,其次才是他提出的人生四种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当前,青年大学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冯友兰人生境界思想,对高校德育工作突出人生观教育、高度重视"觉解"、注意对象层次性、灵活运用天地境界引领等方面,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冯友兰先生提倡"觉解"的生活方式,主张以正确的生活方法指导人生,求取人生的意义与幸福。但是,确立人的生活方法,又不仅仅是冯友兰人生哲学与人生境界相合一的现实追求。冯友兰的人生哲学,在理论上的真正追求是要诠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他对于人生的意义或者说人生价值的理解,是通过其人生境界论来论释的。  相似文献   

7.
冯友兰(1895~1990),河南唐河人。中国著名哲学家。其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境界说”,冯友兰哲学中的境界是指由人的主观觉悟和了解造成的精神状态。后人评价他的境界说:“明‘哲学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之天理,泄‘人生的意义在于觉解’之天机。”上述的评价是否中肯呢?读一读《人生的境界》便知。笔者认为,把握以下“四个一”是解读本文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经说:"中国哲学中最有价值的是关于人生境界的学说。"对于每个人来说,同样的世界和同样的人生对于每个人的意义并不相同,世界对每个人的意义,就是构成每个人的精神境界,这种精神境界表现出来的举止态度,称之为"素质"。可是,现行的  相似文献   

9.
冯友兰先生通过对境界一词的范畴进行借用,来将人们的主观精神世界进行构建,其在构建的过程中,从本体论到人生论,由觉解作为枢纽,构建起了新理学的人生境界说。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境界说中对人与自然界的生态观以及人们的价值观进行了境界上的阐述,认为人与自然归为自然境界,人与价值归为功利境界。从人对宇宙人生的觉解中,宇宙人生对于人而言会产生不同的意义,进而构成人的境界,这便是冯友兰先生对境界一词的内涵界定。  相似文献   

10.
境界是中国人生哲学的一大特色,它是中国人追求的理想人格之权至的一种精神状态、精神天地。冯友兰先生在《新原人》中,将人生境界分为四个等级: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如果一个人只能顺其本能或社会风俗去做,对自己所做之事毫无觉解,他的人生境界就是自然境界。如果一个人做事,动机是利己的,其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功利的境界。如果一个入自觉地是社会整体之一员,他自觉为社会利益做各种事,所做的事都有道德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道德的境界。如果一个入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冯友兰先生人生境界学说的寻波探源,渊源有自,佛教思想"滋养及发达新的生体",以其丰厚的精神养料和深邃的逻辑因子启发、濡染、浸润着他,从而使冯友兰先生人生境界学说成其新理学中的一束多姿的奇葩。  相似文献   

12.
冯友兰先生在其著作<新原人>中提出了人生四境界说,从低到高分别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人生境界说是冯友兰先生哲学思想的核心,尤其是"天地境界"给中国现当代哲学界带来很大影响,而且哲学界对此境界的理解和褒贬也不相同.本文通过解读"觉解"来认识"天地境界",并探索"天地境界"对当代的启迪.  相似文献   

13.
冯友兰先生称自己不是“接着”宋明以来的理学讲,而是“照着”宋明以来的理学讲,因此,称他的哲学系统为“新理学”。冯友兰先生的“新理学”最终落实到了人生,《新原人》一书是“新理学”体系的中心。在《新原人》中,人生被分为自然、功利、道德、天地四个境界,最终表达了冯先生的最大愿望:人应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到达天地境界。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讲究人生境界。所谓人生境界是指人们通过接受道德教育和进行道德修养所达到的道德程度和情操水平,是人们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追求。人生境界是人生意义的表现形式,追求有意义的生活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所在;人生境界是人生历程的动力源泉;人生境界是人立足于社会的坚实基础。近代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的意义各不相同,人生的境界也就各不相同,由低级到高级,人生的境界可以划分为四个等级: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哲学境界。  相似文献   

15.
人生境界说是冯友兰先生人生哲学思想的核心,其中天地境界历来得到学者的最多重视,本文试对冯友兰先生的天地境界做一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16.
学习的境界     
王建升 《知识文库》2022,(19):172-174
<正>学习是有境界的,是有境界高低之分的,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受到了许多大师的启示。清代学者王国维有著名的“求学三境界”之说;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人生的境界》一文中,把人生的境界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提出了“学习层次说”,他把学习技能按照水平由低到高分为八个层次: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原理(规则)学习与问题解决学习,  相似文献   

17.
特色与本色     
冯友兰先生在《人生的境界》一文中把人的生存状态分为四个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其实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过程似乎也经历着这样几个境界。春秋时期的民间兴学,是人对文化、对教育的一种自然认同,教育的存在基本是一种自然状态。随着科举制  相似文献   

18.
近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说过:在人生成功的过程中,需要具备三种因素:第一是天才,第二是努力,第三是命。冯友兰先生所讲的命即是机遇,是一个人所遭遇的社会大环境,而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及限定条件是一个人所无法改变的。  相似文献   

19.
人生的级次与价值是冯友兰"人生境界论"的核心内容,冯友兰根据人对宇宙人生觉解,把人生境界划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并且依次论释了人生的价值。冯友兰的"人生境界"具有一定的思想价值,但也不乏局限性,设计和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是其留给人们的普遍反思。  相似文献   

20.
再谈教学     
大凡教师所做的事都差不多,那为什么有的课优质高效,有的课灵动智慧;有的教师感受到快乐,有的教师品尝到幸福;而有的课、有的教师却相反呢?我们来读一读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人生的境界》中的一段话:"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