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3月12日《京华时报》刊载"冯骥才谈文艺界冲突:社会较浮躁,太多人想发财"文化报道,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谈到当下的时代文化环境,认为目前整个社会较浮躁,太多人想发财,这影响到我们的文化、文艺,就是出现了很多问题。冯骥才首先说到传统文化中,比如春节,充满了商业浮躁的东西,致使我们的一些传统文化变味、变质。其次说到最近十年领域不出人才。文艺目前两个局面让人特别担忧,一个是最近十年来,文艺的各个领域不出人才,这是一个挺大的问题,没有一些众口传唱的歌,一些很  相似文献   

2.
(师生问好后,于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冯骥才"三个大字。)师:认识冯骥才吗?他是《珍珠鸟》这篇文章的作者,当代著名作家,这是冯骥才的照片和介绍。师: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珍珠鸟,同时  相似文献   

3.
冯骥才的创作历程与"文革"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文革"深深的影响了他,成为他的创作取材之地,他的精神资源。他近期的新作,非虚构文学作品《无路可逃》和《炼狱·天堂》,前者是对自我灵魂的诘问,后者则是艺术家的镜像对照。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冯骥才始终没有放弃对文化的终极追问,对艺术的至上追求,对灵魂、心灵的深度拷问,这也就是冯骥才先生"文革"情结的根本原因。我们探讨"文革"予冯骥才的"意义",可以为深入理解他和他的作品撕开一个口子,进一步探讨他作为一个作家,一个知识分子,一个文化守护者的思想脉络和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4.
《河西学院学报》2018,(1):72-79
冯骥才从小说创作到非虚构写作,从个人收藏转而在全国呼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呼吁保护古村落等,表现出他对历史文化传统的爱之深痛之切的隐忧以及个人责任。从《铺花的歧路》开始,对历史的叩问,从来没有离开冯骥才的视野。八十年代中期,他的非虚构的"口述历史实录"《一百个人的十年》,借不同人的个人记忆,为"文革"历史留下群体印象。二十多年后,他相续完成非虚构作品《无路可逃——1966-1976自我口述史》《凌汛》《地狱天堂》《激流中》等。在他的笔下,诸多历史细节丰富记忆,为历史存照。  相似文献   

5.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日前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当前"文化产业化"思潮在中国毒害甚深,阻碍文化的发展。他还特别建议媒体不要将娱乐版和文化版混在一起,应像过去一样区分清楚,从而给文化更大空间。冯骥才把文化比作需要跳和爬才能摘到的树  相似文献   

6.
冯骥才档案祖籍——浙江慈溪出生地——天津出生日——1942年2月9日职业——作家、文学家、画家、民间文艺家身世背景——冯家是白手起家的小康人家,冯骥才的祖父冯友苓(字家屿)少年时离开家乡慈城到天津闯出一片家业,其父亲冯吉甫也事业有成、家产颇丰,是当时有名的金融家。家境的富裕使冯骥才的童年不用品尝生活的艰辛,而能投入地细心地体验着周围的一切,悠游地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冯骥才自小是一个情感丰富的孩子,在他身上,体现更多的是一种对自然、对艺术的敏感与性灵。这种禀赋与冯骥才的个性倾向形成了一个亲密的整体,使他容易吸收美和善以及具有人  相似文献   

7.
<正>冯骥才:一天有48小时著名作家冯骥才,仅去年一年就出了8本书。其中,有写感情的《春天最初是闻到的》;周游各国的游记《离我太远了》;收集了10年文化思考的《文化诘问》和《文学先觉》……在令人赞叹之余,也不禁让人有些好奇:冯骥才已经72岁了,怎么有这么多的精力、这么高的产量?冯骥才说,一天当两天活。原来,他的睡觉方式和别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对冯骥才的生平经历做了简单的概述,进而对冯骥才的作品进行深入探究,从冯骥才小说的标题、小说的比喻手法、小说中的精策、小说中的方言、小说中的拟声词五个角度分析了冯骥才小说的语言风格,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中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描写。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散文是心文,是一个人的心灵轨迹,一个人人生的真实写照。既然散文就是写自己的人生,那么从冯骥才的文字中便可窥见他的为人处世及细腻的情感。无论是对一年四季如诗如歌地描绘,还是对身边事物细致入微地刻画;无论是在异国的艺术殿堂里流连忘返,还是对故乡的眷恋、对师长的追思、对小人物的同情,无不渗透着冯骥才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处处留下了他对历史精神的探究,对生命、对人生的深深思索。读着冯骥才的文字如见其人,喜怒哀乐,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10.
冯骥才是一个用传统方式讲故事的人。他说:“把故事写绝了是古人的第一能耐,故而我始终盯住故事。”《俗世奇人》是冯骥才的小小说系列,是他长篇故事外的一些零星小故事的汇集。  相似文献   

11.
《珍珠鸟》是作家冯骥才写的一篇散文,文中以人与鸟的相处为线索,从害怕到敢于面对,再到和谐共存、相知相伴,达到会心会意的美好境界,由此探讨了一个宏大的主题——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再继续深挖,也可推知人与人的关系,可见冯骥才名为写鸟,实为传情达意.他用爱的眼睛,将目光聚焦信赖,追问信赖,实践信赖,实现了人与文的和谐统一,人与鸟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2.
春节期间,很多人喜欢在家中倒贴福字。对此,著名作家冯骥才则表示,大门上的福字不宜倒贴。冯骥才说,倒贴福字,取其“倒”和“到”的谐音,意为“福到”了,但不是说所有福字都要这么贴,尤其是大门板上。  相似文献   

13.
一、《好嘴杨巴》导学案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2、学习在与人沟通时敏捷巧妙的用语。(一)畅所欲言——引出"好":请同学们举例解说什么样的"嘴"才称得上是"好嘴"?(看谁思维最活跃,能谈出不同的理解)但是,在冯骥才的一则故事里,主人公杨巴只说了一句话,又怎么能称得上是"好嘴"呢?  相似文献   

14.
邱慧 《现代语文》2010,(3):98-99
<正>《俗世奇人》是我国当代作家冯骥才的作品。冯骥才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燕赵故地——天津卫,因此地"近百余年来,举凡中华大灾大难,无不首当其冲,因生出各种怪异人物,既在显要上层,更在市井民间"[1],令作者生发出"这些奇人妙事,闻若未闻,倘若废置,岂不可惜"[2]的感叹,遂刻画出了苏七块、泥人张、刷子李、酒婆等性格迥异、举止奇特、身怀绝技的"奇人",集成一书,冠以总名。作品  相似文献   

15.
《大学.研究与评价》2011,(4):F0003-F0003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位于天津大学青年湖畔,聘请在海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学家、艺术家冯骥才先生担任院长。  相似文献   

16.
冯骥才的游记散文数量惊人且广受好评。本人研读发现冯骥才游记散文的独树一帜与作者的自觉启蒙不无关联。创作前的体裁选择、读者设定,文本中的以文作画、以文谱曲艺术,创作后的传播媒介再选择均体现了作者审美启蒙的匠心,在视觉、听觉关系中作者力图建构现代主体的精神成长路径,并积极推动包含共同体意识的“大写的人”的生成。  相似文献   

17.
《阅读与鉴赏》2009,(7):46-49,108,109
在天津,不知道冯骥才的人可能很少。他那一米九零多的大个子在街上一晃荡,不认识的人还以为他是位篮球运动员,其实他是位大名鼎鼎的作家。冯骥才是以小说名世的,至今,各种版本和各种文字的作品.已经出了一百五十多种,摞起来比他个子还高,真正的著作等身,海内外的读者熟悉他,多是通过这些作品。  相似文献   

18.
<正>《珍珠鸟》是作家冯骥才写的一篇散文,文中以人与鸟的相处为线索,从害怕到敢于面对,再到和谐共存、相知相伴,达到会心会意的美好境界,由此探讨了一个宏大的主题——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再继续深挖,也可推知人与人的关系,可见冯骥才名为写鸟,实为传情达意。他用爱的眼睛,将目光聚焦信赖,追问信赖,实践信赖,实现了人与文的和谐统一,人与鸟的和谐共存。这篇文章收录在苏教版小学课本中,根据课标和教材  相似文献   

19.
20多年前,冯骥才是一名地区级的政协委员。那时的他,用文笔和画笔记录着天津最原汁原味、最活灵活现的市井民俗、生活百态。喜爱他的读者说,他的作品扎根于民间,来自于乡土。2003年,由冯骥才倡议推动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令这位作家再一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今,冯骥才已经是全国政协常委,他深深地意识到,这些年来,构成中华文化半壁江山的民间文化,不但未能得到系统的整理和保护,反而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消亡的危险。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名录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忧心忡忡:在他看来,现在对民间艺术的抢救速度远远赶不上消失的速度。“如果文化消失了,民族也就没了。”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投入到保护文化遗产与抢救民间艺术的事业之中,不惜花费毕生积蓄,不惜年高劳顿。所有具备“文化良知”的人都说,冯骥才是一位保护民间文化的旗手。  相似文献   

20.
看《有理想就有疼痛》,作者高晓春与众多名人大家访谈与对话,其中访问冯骥才时,冯骥才讲了一个画家的故事。1996年,冯骥才的一个画家朋友说有一个画画儿的朋友非常想见他,于是就领了来。冯骥才说我能不能看看你的画,那人说画非常大,只能给看画的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