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天才物理学家"发明了一种可以使人隐身的技术,下面是他向别人介绍他的发明依据。)我们能够看见一件东西,是由于这件东西能对光线起作用。你知道,物体或者是吸收光线,或者是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如果物体既不吸收光线,也不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那它就根本不能被看到。例  相似文献   

2.
人们的眼睛能看见物体,是因为光线射到物体上面再反射到眼睛的结果。如果那个物体把光线全吸收了,人们看那个物体就是黑色的。如果那个物体有强大的磁力、引力等,使光线被偏析,躲过了该物体,那么就谁也看不见该物体了,这便产生了"隐身效应"。  相似文献   

3.
现行中学教材认为:"当平行主光轴的光线入射薄透镜时,凸透镜会使光线偏向中央,凹透镜会使光线偏向边缘,起发散作用".实际上,上述结论是有条件的,本文采用广大中学生能接受的方法,对透镜的形状与会聚、发散的关系作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4.
黑洞 有的天体的质量十分巨大,因而引力极强,没有任何东西能从该处逃逸,甚至光线也不例外.没有光线返回,眼睛无法看到物体,所以称之为"黑洞".  相似文献   

5.
一、三种光线的概念1 .平行光线 :平行光线是指永不相交的光线。2 .会聚光线 :会聚光线是正向能相交 ,即光线沿传播方向能交于一点的光线。3.发散光线 :发散光线是指正向不能相交 ,但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点的光线。二、透镜的作用1 .凸透镜使光线会聚凸透镜的会聚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平行于主轴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的折射后变成会聚光线 ,会聚光线相交于透镜另一侧的焦点上 ,见图 1。(2 )射向凸透镜的会聚光线 ,经折射后仍为会聚光线 ,会聚点提前 ,会聚程度增大 ,见图 2。 (3)焦点以外处射向凸透镜的发散光线 ,经折射后 ,出射光…  相似文献   

6.
正当光线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若入射角达到临界角,将会发生全反射现象.全反射现象是几何光学部分重头戏,有关全反射的考题层出不穷,且屡"试"不爽.1.光线经过全反射棱镜发生全反射例1空气中两条光线a和b从方框左侧入射,分别从方框下方和上方射出,其框外光线如图1所示.方框内有两个折射率n=1.5的玻璃全反射棱镜.能产生图1效果的放置方式是  相似文献   

7.
日食与月食是一种普通的自然现象,是太阳、地球、月球三者间相互位置变化的一种反映;日食与月食的形成原理是"影"的相关知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1."影"的形成(1)"影":光线照射到不透光的物体上,在物体的背光面形成一个光线(全部光线或部分光线)照射不到的区域,这个区域即称作该物体在此光线照射下的"影".  相似文献   

8.
在一些教材中,"特殊光线"的教学通常是借动画或板书板画来辅助讲解,省时、省力,但缺乏直观演示实验,不便于学生理解。笔者利用自制教具演示实验,对"特殊光线"进行实验教学,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到光线的特殊之处。  相似文献   

9.
光线是画面造型的最基本要素 ,没有不好的光线 ,只有用不好的光线。光线可以进行审美观照和审美欣赏 ,能体现画面时间和空间上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所谓光学“三线”,即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这三条光线在光路图中常出现。然而,大多同学分辨起来较难。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体会。希能对大家有所帮助。1理清各条光线的含义及位置①入射光线。即射入的光线,与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但在界面的同一面,与折射光线在界面的不同面。  相似文献   

11.
王加 《英语沙龙》2015,(1):50-53
德艺志"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绘画收藏馆新馆就坐落在老馆的对面。初夏午后明媚的阳光透过玻璃洒在新馆正门,分外耀眼。参观了多家德国的博物馆,发现德国建筑师几乎给每所博物馆都设计了充足的自然光线,既节约能源,又能通过光线的变化体现建筑的空间立体感。德国人严谨且务实的设计风格绝非浪得虚名。"——王加  相似文献   

12.
高中物理教材中介绍的三条特殊光线对分析透镜成象的规律等起了很大的作用.本文所介绍的特殊光线并不限定于这三条.笔者将具有某些鲜明特点的光线统称为特殊光线.这些特殊光线在不同的情况下具有不同的效用,只要我们能巧妙地应用这些特殊光线就能得心应手地分析光具成象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3.
超世纪房屋     
我设计的"超世纪房屋"是用新世纪混凝土做成的框架,再装上可防震防弹、超薄透明,还能根据主人的喜好自动调节明暗的玻璃。当屋外烈日炎炎时,超世纪房屋会吸收炙热的光线,释放出  相似文献   

14.
目域的问题是指物体不动,眼睛的位置可动,眼睛在什么范围能看到需观察的像。分析这类问题的关键是确定边界光线。先作人射到光学元件边界的光线,再确定经过光学元件后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眼睛在这些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所包围的范围就能看到需观察的像。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能否说,凡是使光线会聚的透镜一定是凸透镜,能使光线发散的透镜一定是凹透镜呢?或者说任何光线经凸透镜后一定是会聚光线,经凹透镜后一定是发散光线呢? 如图1所示,有一条会聚光线,不经过透镜时会聚  相似文献   

16.
刘显清 《课外阅读》2011,(11):239-240
让学生能对光的折射作图有个系统的认识和理解,能准确的作出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并能通过实验的方法,把作图的知识应用到一般的作图中,找出作图的最佳技巧。  相似文献   

17.
"影子"是一个物理现象,"影子"中又有数学原理,是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在某个平面内形成的投影.在数学中,投影分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两类.一、平行投影下的影子太阳离我们非常遥远,太阳光线可以看成平行光线,像这样的由平行的投射线(如太阳光线)所形成的投影叫做平行投影.1.图片的时间排序例1下图是拍下的我国北方某地一棵树在一  相似文献   

18.
透镜成像观察范围的确定,可分为以下二种情况: 一、物体的位置不动,眼睛处于什么范围内能看到像——即确定目域方法是:1.确定物体像的位置;2.根据物体的边界点和与之对应的像点,作出入射光线的边界光线和折射光线的边界光线;3.根据边界光线确定折射光线照到的区域,即为目域.  相似文献   

19.
一、区分实像和虚像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实像所在位置有实际光线到达;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虚像所在位置没有实际光线到达。因此,在实际中,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出来,而虚像不能在光砰上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1.在昏暗光线下读书会损害眼睛。在昏暗光线下用眼不会对眼睛造成损害。许多个世纪以来人们在夜间都是在烛光、煤气灯或煤油灯下阅读、缝纫。不过,良好的光线使阅读更容易,能防止眼睛疲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