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小学中年级的识字教学是衔接低高年段的重要环节,而错别字现象屡见不鲜,对错别字的纠正重视度不够。研究者分析小学生中年级学生错别字的现象,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汉字本身、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三方面分析小学中年级学生错别字现象和成因。  相似文献   

2.
小学中年级的识字教学是衔接低高年段的重要环节,而错别字现象屡见不鲜,对错别字的纠正重视度不够.研究者分析小学生中年级学生错别字的现象,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汉字本身、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三方面分析小学中年级学生错别字现象和成因.  相似文献   

3.
在实际教学中,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识字量的增长,学生的错别字现象愈演愈烈,中年级达到顶峰,这直接影响了语言表达的效果,对语文学习带来了很多障碍。作为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在深入了解小学生错别字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和行之有效的对策,对症下药,有效地避免学生写错别字,同时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相似文献   

4.
写字是小学生的基本技能,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学中年级阶段,尤其是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重心由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慢慢向阅读和写作转移,学生动笔书写的任务更重了。加上他们在低年级的基础上学习了大量的同音字、同义字以及形近字,在对汉字记忆混乱、结构特征掌握模棱两可时,极易出现错别字现象。针对小学中年级学生频繁出现错别字的现象,提出了教学对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陈季霞 《考试周刊》2009,(12):221-221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识字是学生阅读的基础。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学生才能较顺利地进行阅读,从而拓展知识面。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因此,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从事多年的低、中年级教学后。我发现中年级学生的错别字现象特别严重。因此,如何帮助学生牢牢记住生字成了我最大的困惑。也激起了我研究的欲望。  相似文献   

6.
识字对于我们来说,是交流和沟通的基础。所有的语言都是建立在识字的基础之上才得以通行的。对于小学生而言,识字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了解外部世界,认识客观事物。但是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当中,我们发现小学生的错别字特别多,经过一些大范围的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学生都存在错别字的现象,而且错别字的范围比较集中,因此,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错别字的预防及纠错的策略进行简要的说明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正在日常生活中,出现错别字的现象是在所难免的。错别字的出现,往往会影响正常的表情达意,使文字失去交际作用,有时甚至会产生反作用。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深知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是培养小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教育专家研究表明,在小学学习阶段,随着年级的增高,识字量的增大,错别字的数量渐渐增多,中年级即三  相似文献   

8.
识字教学评价作为一种对学生识字行为的导向和督促,对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的识字有着重要的影响。可是,农村大多数中年级教师忽视了语文基础的评价——识字教学评价,从而使许多学生忽视生字、生词的识记和理解,如何正确进行识字教学评价,这是一种策略,对此,探讨了在农村小学中年级进行识字教学的评价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赣州市某乡镇小学3-4年级学生作文为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笔者发现:农村地区小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现象十分普遍,三、四年级学生作文错别字的出现率分别为2.49%和2.90%;在错别字的类型及分布等方面,三、四年级学生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所不同。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增强对识字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应运用多种手段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与写字习惯。  相似文献   

10.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师在教学中所面临的一个难点。识字教学没有阅读教学的诗情画意,也没有作文教学的多姿多彩,更没有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趣味盎然,但识字却是阅读的基础、写作的前提。在识字教学实践中,教师的困惑是识字量大,识字任务重,而六七岁的学生往往是乱用、乱写,错用同音字,还有从字面上不易看出字义、笔画繁多的汉字,学生识记困难。错别字现象在小学阶段十分普遍,而根据新《课程标准》小学阶段要识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要会写。识字任务如此艰巨,如何有效地防止学生写错别字呢?  相似文献   

11.
高效课堂环境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给每位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提高小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识字能力,尽量减少和杜绝错别字现象的发生,已成为了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的研究课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采取"说字"教学法,帮助学生快速识字,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2.
早在1980年6月,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立前夕,袁微子同志(小学语文课本主编)就指出:“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着重抓了两头,放了中间,也就是抓了一、二年级和四、五年级,放松了三年级,”事隔十年,目前的状况如何呢?在去年全区小学课堂教学现状调查中,发现忽视中年级现象依然存在,不少市、县在师资配备上重高年级和起始年级,轻中年级:在教学研究中,对中年级的重点,方法、序列缺乏系统的研究。表现在:1.对中年级的语文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整体中的地位,作用认识不足;2.对中年级识字’教学的特点抓不准,忽视自能识字训练:3.对中年级训练重点——段的训练具体要求不明确,训练方法简单化:4.从内容入手进行作文片断训练认识不到,训练方法单一。 三年级语文教学,既要巩固低年级所学的基础知识,形成的基本技能,又要为高年级教学打下基础,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起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如何搞好中年级的教学呢?下面就几个应该注意的问题谈谈个人的意见。 一、用好识字工具,培养自己识字能力 三年级的识字县在学生已掌握了三套识字工具  相似文献   

13.
从故事引路,引起学生对错别字的重视、进一步重视识字写字教学、梳理生字中的易错字,进行干预、指导学生建立“纠错本”、多种方式激励学生正确书写五个方面,对预防和纠正中年级学生写错别字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雷婷 《成长》2020,(4):63-63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关键,但由于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错别字现象不断的扩展,成为了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面临的普遍问题。同样也成为了老师和家长当前需要解决的重中之重,因而老师和家长都应该意识到小学生错别字现象问题的严峻性,积极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本文主要从错别字现象反思小学低段识字教学出现的问题,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字理教学是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进行识字和析词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笔者现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剪枝的学问》一课为例,谈谈字理识字与字理析词在小学中年级的运用。一、字理识字——"舞""舞"字虽是课文的生字,但其音、义对中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不过因其笔画、部件较多,学生容易写错别字。我巧妙借助该字的字理,针对易写错的部件"舛",设计了切合中年级学生的教学模式。1.联系生活师:跳舞要用到身体的哪个部位?(生答略)"舞"字很有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的识字写字教学,是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和任务。但是,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识字写字时难度较大,在平时写字和运用字的过程中错别字现象较为严重,本文深度分析了小学生错别字现象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6,(2):42-43
在小学识字教学中要求把识字和写字结合起来。错别字的出现,既妨碍了学生的识字和写字,又影响了孩子的阅读和写作。如何从源头就杜绝错别字的出现,本文从研究错别字的成因入手,找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十分重视识字与写字教学,但学生在日常练习、作文等书写中写错别字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为什么会写错别字呢?原因有多方面,首先是汉字的复杂性,其次是学生的一些因素以及教师在教法上存在的问题等。针对小学生错别字的成因进行一些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9.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学生以后接受其他教育、学习其他各种知识的基础,所以正确认识、理解和运用文字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任务。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的小学生都会出现写错别字的现象,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困扰众多师生的突出问题。本文对小学生常见错别字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如何纠正错别字提出了一些见解和看法,希望对解决此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笔者在中年级语文教学中发现:中年级是小学生错别字形成的高峰期,屡禁不止,和同年级老师交流,他们也颇有同感,不少家长也反应孩子错别字较一、二年级增多。由此可见,新教材的使用,虽增加了学生的识字量,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一些学生对有些字不明其义,把字音相同、字形相近的容易混淆,即使笔者上课时对易错的字一再强调,但一旦真正运用了,他们却“拉在篮里就是菜”错误百出,如“因该”、“西阳”、“令天”等等。这些现象固然有学生的习惯问题,但我们中年级的语文老师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