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手机移动网络及WiFi技术的发展,微信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通过微信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积极和消极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应当让朋友圈走到线下,不断强化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开展大学生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微信以其融合性的社交软件特征,在网络社交平台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对新疆大学预科生对微信朋友圈中的微商现象进行问卷调查,从强弱关系理论入手,在强关系下,微商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并且如何引导学生自我判断,自我教育,从而使所在的朋友圈形成一个具有积极生活态度的氛围,达到人际交往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3.
随着2012年3月29日,腾讯微信注册用户突破1亿,微信已正式成为网络社交的新宠儿,给原本就竞争激烈的移动互联市场带来了一股新风。它所带来的社交方式无疑成为了多数大学生追捧的一种现代化社交生活。本文从传播学视角考察当代维吾尔族大学生所使用的微信客户端对他们的人际交往、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并就如何趋利避害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编制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问卷,用于测量大学生的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行为,并检验其信效度。选取393名大学生进行初测调查,用于项目分析及探索性因素分析;另抽取990名大学生进行正式问卷调查,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及考察同质性信度和结构效度。结果显示,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问卷共有17题,包括移动社交网络信息沟通、移动社交网络自我表露、移动社交网络依赖3个因子,解释总方差的56.393%,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χ2/df=4.057,GFI=0.944,AGFI=0.926,CFI=0.944,NNFI=0.920,IFI=0.932,RMSEA=0.056);总量表和3个因子的Cronbachα系数为0.7450.855,分半信度为0.7350.855,分半信度为0.7350.880,表明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能有效测量大学生的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行为。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以手机为载体的即时通讯工具微信成为大学生网络社交的热门平台,影响大学生的社交行为。良好的社交行为必须依托于一定的社交品格,大学生的社交品格应包含时代品格、社会品格、道德品格和心理品格等几个方面,高校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微信社交品格。  相似文献   

6.
"90后"大学生是各大高校的新鲜血液,其独特的成长背景影响着他们与社会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关系。文章主要分析"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的基本特点和网络社交的工具媒介作用,进而阐述网络社交对"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的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学生的社交途径和交往行为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大学生借助移动社交网络平台进行人际交往的趋势日益凸显。本文基于对J大学在校生的问卷调查数据,总结大学生使用移动社交网络的特点,并深入分析移动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行为的双重影响,最后从高校、社会和大学生自身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等通信技术迅猛崛起,微信的手机软件作为时下最为流行的社交软件,已经对大学生的生活、人际交往、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希望能够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等提供正确指引。  相似文献   

9.
对301名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显示:微信在使用过程中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具有正向影响和负向影响。正向影响表现为:微信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为便捷;是实现大学生社会化的有效途径;是大学生情绪情感抒发的平台。负向影响表现为:被陌生人打扰,部分隐私泄露;道德感弱化,信息噪音过剩;过度依赖微信,影响日常交往。  相似文献   

10.
陈叶  陈文华 《考试周刊》2014,(44):169-170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新媒体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影响因素,进而寻求新环境下正确引导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对策,帮助大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