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篇文学作品,要"让"学生阅读,"让"学生鉴赏。"导读单"设计要求"刚性与弹性"相结合,使其成为学生阅读长篇文学的向导,让学生乐读。"导读单"设计阅读方法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探究问题,不断提升阅读效率;从文学角度出发,围绕背景设计,让学生走近文学大师;从赏析人物和景物描写入手,提高审美情趣,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也会得到提升。导读单设计,读写结合,拓展延伸,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让学生活读。导之得法,才能读得有效,长篇文学作品《呼兰河传》导读单,让学生从浅阅读走向深阅读,让阅读真正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前,很多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多是不懂解读方法,不解作品之意,导致学生放弃阅读或即使阅读也是"白读"的后果,甚至有部分学生常常曲解文学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这严重妨碍了学生的课外阅读,也严重削弱了文学作品对学生的教育力量。为了提高学生文学作品的解读能力,让学生从  相似文献   

3.
徐林林 《考试周刊》2013,(71):44-44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文学作品比比皆是,其对学生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同时,学生在小学阶段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接受人类文化精品的滋养,能为良好的文化和人格修养打下基础。小学语文教育应注重文学对教育的影响.让学生受益终生。  相似文献   

4.
文学作品的教学不能只是教会学生学习文章知识,而是要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打开诗歌的隐秘性,感受小说的时代性,把握散文的跳跃性,品味戏剧的演绎性,这样学生才能提高阅读感悟能力,提升读写能力。笔者在教学文学作品时积极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了体验式教学的方式,让原本"陌生"的文学作品走近学生,"熟悉"起来。  相似文献   

5.
<正>《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具有阅读能力,小学阶段每个学生的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以上。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同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而为学生打下"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要让学生在课外广泛阅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其养成  相似文献   

6.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编订了大量文质兼美以诗歌散文为主而被师生称之为美文的文学作品.搞好美文教学,能让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范文 《考试周刊》2013,(63):42-42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文学作品,是"文学作品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应使文学作品教学返璞归真,让文学作品教学回归生活。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可通过"访一访,观察生活"、"演一演、再现生活"、"学一学、体验生活"等,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8.
文学作品中形象与作者的寄托,让现在的思想贫乏的学生无法感受与理解,这就让我们现在的文学作品阅读与教学面临困境,重塑学生的人文性也就显得苍白!而再现文学作品中情境让我们在阅读和教学中有了抓手,有了感性的手段,通过假设和想象,让学生在阅读和课堂上能够自觉地进行情境再现,我们的学生就可以准确、透彻、充分地理解赏析文学作品。这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塑造和终身阅读也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筠 《华章》2012,(27)
《社戏》作为传统课文,一直被收入中学语文课本,其原因在于其飘散着浓香的民情以及文学作品的精神内质.在教学中从人物形象之间的传承性、人物形象与环境描写的映衬性两个方面切入,让学生走进文学作品的精神世界,从而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优秀文学作品独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正>文学鉴赏指的是读者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并进行解读的方法获得审美愉悦和精神满足。文学鉴赏分成感知、体味和领悟三个阶段,在初步感知作品分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作品进行评价,能让学生从探究作品"怎么写"过渡到思考作品"为什么这么写",能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各种方法展开文学领悟,尝试评价作品,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对文学作品而言,一味地强调内容而忽视形式,将会使作品的文学性丧失殆尽,仅仅成为语言文字的排列组合。把握文学作品的字面意思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语文教学不但要让学生了解课文说了些什么,更要让学生去体会作者是怎么说的。唯其如此,学生的语文能力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一、一个"也"字有洞天——语气词的使用在背诵苏洵的《六国论》时,有学生把文中的"弊在赂秦"背成了"弊在赂秦也",而把文中的"弊在赂秦也"背成了"弊在赂秦",绝大多数学生对原文中为什么一处用"弊在赂秦",一处要用"弊在赂秦也"的缘由是很  相似文献   

12.
文学作品在新版教材中所占据的分量越来越重,而文学作品解读与鉴赏的多元化又使得不少师生无从入手.在传统教学中,文学作品讲解强调的是"悟",即通过语言文字的疏通、背景作者的介绍、段落篇章的分析,让学生领悟作品的"美".本文试着从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感性化"教学方法,整合文学作品的鉴赏途径,谈谈文学作品鉴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学校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其能自尊自重,有奋发向上的意志。文中通过对著名文学作品《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作品中相关人物,以及著名导演王潮歌因喜爱阅读引导他们走向成功的人生的事例进行分析,以此来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当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文学作品的指导,培养他们的阅读爱好和习惯,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各自的"长板",进而促进他们走向成功的人生。  相似文献   

14.
一直以来,语文教育习惯于用理性肢解人文性很强的文学作品,用理性肢解学生的审美评价对象,总试图"通过少数经典范文的反复咀嚼,让学生举一反三,读懂天下所有文章"。教师总是扮演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和终极裁判官的角色,抽象意义上的语文教学,让学生在文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它的核心是关注和重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但是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文  相似文献   

16.
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分析,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和心理是让学生深入品味文学作品内涵的钥匙。本文以高中语文文学作品当中的人物为例深入分析祥林嫂这一形象及其心理特征,以锻炼学生的作品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7.
周萍 《考试周刊》2007,(49):18-19
本文试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作探析,旨在让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赏析感悟,挖掘出具有符合人文精神的文化内涵,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文学底蕴。这也与《新课程语文标准(实验稿)》中所提倡的"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中的文学作品比重加大,科学引导学生鉴赏这些作品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引导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创新,与教师一起探讨质疑;教师梳理相关知识,让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并升华内化为文学素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鉴赏文学作品的主体。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不断出现老师、学生追求四六级考试通过率,从而进行应试教育,忽视学生英语能力提高的问题。作者结合个人实际教学经验,从对英美文学作品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方法和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和阐述。以莎士比亚作品为例,着重阐述了怎么通过典型文学作品的分析讲解来让学生掌握文学的基本特征,培养其文学鉴赏力和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人教社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属于高中选修课程中心"诗歌与散文"系列。从语文课程目标看,这一系列的目标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二是让学生在感受、品味、领悟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融入自己对作品内涵和表现形式的独特体验和思考。《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不仅具有以上两个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