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生存的困惑与价值的迷途:论高加林人生观的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加林身上,体现出改革开放初期的乡村知识青年内心的普遍矛盾--精神与实在的矛盾.这种矛盾集中地体现在残酷落后但又朴实的现实境遇与祈望追寻现代文明生活的精神追求之间的纠缠不清的冲突,展现出人物的行为价值取向与现实生存际遇之间的矛盾所引起的灵魂的搏斗.本文试图从生存和爱情两方面来探讨高加林人物中潜藏着的这一对矛盾,并试图从人的三重生命的角度分析造成高加林悲剧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对于<人生>中黄亚萍对高加林既像保尔、又像于连这一评价,研究者更多地看到加林与于连的相似性,而几乎没有注意到在加林和保尔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保尔作为路遥所特别喜欢的作品中的主人公,自然会影响到路遥笔下人物的塑造,使加林带有了和保尔相似的个性.  相似文献   

3.
《人生》与《红煤》两部作品都讲述了一个农村知识青年进城受挫,最终回归乡土的故事。但由于创作年代不同,两部作品中人物的命运迥然不同。在乡村中,《人生》中的高加林显得"格格不入",而《红煤》中的宋长玉却"大有作为"。在与乡村女性的恋爱关系中,高加林出于感情的原因是一个背叛者,而宋长玉却是在欲望的驱使下将爱情当做获得利益的筹码。在对待乡土的情感方面,高加林将乡土视为精神家园,而宋长玉则将其视为财富乐园。  相似文献   

4.
《人生》中人物悲剧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生》是把历史的聚光镜对准了城乡交叉这一特殊地带的人物命运和爱情悲欢。高加林和刘巧珍是具有典型性和复杂性的悲剧形象。对于高加林应看到他追求自身发展愿望的双重性:一方面是肯定这种愿望中包含着积极进取,大胆创新的因素;另一方面是导致他人生悲剧的根本原因之一,即个人理想游离于社会理想之外。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从高广厚、高加林、孙少平等几个人物中来阐述路遥小说中的教师形象。  相似文献   

6.
一部优秀的作品总是要引起争议的,《人生》就是这样一部作品。至于主人公高加林的形象更是众说纷纭:有的说他是爱情悲剧的主要制造者,是当代的陈世美;有的说他象欲达个人的目的而不择手段的于连;有的说他是一个积极进取的青年英雄形象,是当代的保尔。他成了一个可以升天堂,又可以入地狱的人物。笔者以为,高加林就是高加林,他不升天堂,也不入地狱,他在人间。而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也在于此。下面就谈一些肤浅的认识,就正于方家和同龄人。  相似文献   

7.
中篇小说《人生》是路遥的一部名篇。自从《人生》发表以来,分析高加林人物形象、阐释城乡二元对立等的学术类的文章已俯拾皆是,笔者以大马河桥来分析高加林的几起几伏。大马河桥在小说《人生》中多次出现,作者重点描写的有四次:巧珍在桥上等高加林卖馍返回、高加林在桥上等巧珍"卖馍"回来,高加林送巧珍红头巾,高加林与巧珍分手,高加林工作被查回村时路过此桥时感慨颇多。笔者以为,大马河桥不但见证了高加林的起起伏伏,同时桥也隐含了更深层的含义,诸如农村文明与城市文明之间的对立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高加林形象的研究,分析了《人生》中的隐含作者对高加林悲剧命运的同情和关怀,对当时社会不正之风的尖锐批评。出于创作的功利目的,他在扮演一个青年生活指路人的角色的同时,站在肯定和维护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和体制的立场上,否定了高加林们通过个人奋斗实现自己理想的积极意义,甚至不惜让高加林违背自己的性格发展逻辑走上自我忏悔的道路来演绎自己的政治理念,其结果是使作品的思想和艺术价值都受到极大的损害。  相似文献   

9.
似乎还没有结束痛苦的孕育过程,他便满头大开地从人生的沟沟坎坎里走出来,疲惫不堪地站到人们面前。他叫高加林,是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中的主人公。对于高加林的人生悲剧的性质,评论界众说纷法,有人说高加林是狂热的人个主义者,咎由自取;有人说高加林的悲剧是社会内部的邪恶势力造成的;也有人说他的悲剧是社会复杂矛盾的必然结果—…·,这似乎成了文艺理论界一个颇富争议而又难有定论的论题。本文试图就此作些粗浅的探索。让我们来看看高加林颇富戏剧性(自然这出戏是悲剧)的人生历程。作品是从大队书记为安插自己的儿子而下掉…  相似文献   

10.
路遥在《人生》中塑造了一个在人生道路上不断翻跟头的人物———高加林。从人才与环境的角度来讲 ,他应是一个值得同情和关心的人物。他的失落就在于他与成才环境的不协调 ,所以我们不能一般地从好人坏人这个意义上去看待他 ,不应该离开他所处的环境去要求他成为一个英雄或模范。  相似文献   

11.
《人生》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德顺爷扮演了一个凌驾于众人之上的权威角色,人物塑造非常丰满.高加林并非社会主义新人的讴歌对象,也并不是个利己主义者,而是一个不成熟的,但又是有爱心的、世俗的,人物塑造的也非常丰满.  相似文献   

12.
路遥在他的中长篇小说创作中,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存在人物系列,其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具有连贯性,同时也存在差异性,如马建强、高加林和孙少平这三个男性青年。本文试图对他们的共性与个性进行阐释,以及塑造方法的分析,来揭示这三者作为人物形象的系列性。  相似文献   

13.
《人生》在八十年代初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读者的态度从对高加林离乡的批判到对作者"恋土情节"的批判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本文试通过对高加林城市化进程中的尴尬处境的分析,探讨当今农村青年人生道路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4.
谈小说《人生》的爱情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遥小说《人生》中,主人公高加林与刘巧珍和黄亚萍的爱情,从结果来看都是悲剧。高加林与刘巧珍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是文化上的差异和环境的变化。高加林与黄亚萍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是城乡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在《人生》所描写的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里,巧珍以火般的热情和水般的温柔包容高加林。可她的爱情最终是一场悲剧,这悲剧的原因在于她和高加林之间爱情基础的薄弱、阶层差距,也在于她自身的悲剧性格。  相似文献   

16.
高加林的性格十分复杂,是路遥塑造的经典的文学典型,同时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画廊中不朽的文学形象。高加林想要实现自身的价值,想拥有美好的前程与完美的爱情,并且为此表现出非凡的进取精神,但是高加林最终没有能坚守自己的信念与原则,致使他的这些追求均以失败而告终,他的人生充满了悲剧色彩。认真分析小说,可以发现造成高加林人生悲剧的原因既有社会层面的因素,又有他个人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在《人生》所描写的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里,巧珍以火般的热情和水般的温柔包容高加林.可她的爱情最终是一场悲剧,这悲剧的原因在于她和高加林之间爱情基础的薄弱、阶层差距,也在于她自身的悲剧性格.  相似文献   

18.
人生岔路口徘徊的高加林,在"城乡交叉地带"何去何从的艰难抉择中迷失了自己、迷失了爱情、迷失了人生.高加林的悲剧命运给当代青年以深刻启示:人生岔路口何去何从,要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19.
路遥是我国当代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以苦行僧般的意志去描绘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提示社会转型时期民众复杂的心理演变,最终以高加林、孙少平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丰富了我国当代文学的人物画廊。具体来说,路遥小说中的爱情悲剧可以大致归结为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20.
托马斯·哈代与路遥都是出身农村后进入城市取得成就的作家,分别塑造了由乡村进入城市或城镇追寻梦想最终失败的青年——裘德·福洛与高加林。文章分别比较了哈代与路遥的"城"与"乡"以及裘德与高加林入城的原因、途径、经历与结局,以及他们对爱情与婚姻的抉择,认为裘德与高加林的入城之旅不仅是创建家园的隐喻,而且是试图冲破社会对个人身份(地位)的束缚,追求个人身体自由与精神自由的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