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有效地引导学生结合情感体验学习文本,有利于以情促学,增强文本体验。只要有效地引导学生结合情感体验学习文本,无论是以境促情、以情养情、读中悟情还是角色激情,都一定能带领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更深入细致地学习文本,真正实现以情促学这一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加强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的情感体验是以文本为载体,在自主感悟情感的基础上,经过教师引导、点拨而实现的深层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应精心设计行之有效的体验方法和过程,从而使学生在体验情感的过程中习得体验的方法和能力。创设情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学生的情感体验巧妙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体味文本内容的同时提高语言能力,增强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发展学习能力。笔者结合绘本教学实践,从研究绘本、层次解码、多维挖掘三个方面深入探讨情感体验在小学英语绘本中的运用实践,带领学生在深层阅读中体会故事情感、丰富情感体验、引领情感升华,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获得积极正向的情感体验,成为情感价值探究的主体和积极主动学习的知识建构者。  相似文献   

4.
<正>情感,是人们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这种情感能促使人们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强大的内驱力,促使人们满腔热情地投入某种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取得活动成果。倘若在教学中我们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学生以情入境,以境促学,必将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特别是在素质教育的教学改革浪潮中,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由"厌学"到"乐学"显得尤为重要。情感是在人的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因而情感具有可塑性。教师在  相似文献   

5.
余小龙 《考试周刊》2011,(39):158-159
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方面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而且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接纳和内化。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从课前以情引领、课中以情激学、课后以情导行三方面关注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习中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6.
散文以语言为材料、以结构为容器、以情感为支撑架构全文。在散文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媒介,引导学生吃透潜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点燃学生和文本之间共鸣的情感之火。笔者尝试通过以忆触情、以品生情、以骂激情、以画怡情四个步骤,逐步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叙事散文的细节描写,准确领会作者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7.
何小娟 《考试周刊》2009,(32):139-140
英语教学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学生的智力因素,还取决于学生的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积极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消除消极情感因素的影响.达到以情促学、以情促教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前,英语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重语言知识技能,轻情感因素的现象。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而忽略了情感的调动和体验。因此,教师要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主动倾入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以"情"促教,以"情"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读"是声音的艺术,是学生学习文本真挚情感的表达。"读"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但读也要得法。读要重"情",以读促情。语文教学中促情的读法虽有很多,但别开生面的引读则更有利于激活语文学习的情趣、拨动学生的情弦、升华学生内心的情感,才能让语文课堂火起来。  相似文献   

10.
【教学理念】1.以情为基点,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语文的重要特点是“情”注重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教学从情入手,激情飞扬,在课堂上自始至终洋溢着对圆明园被毁灭的遗憾,自始至终抒发着对帝国主义、清朝政府的痛恨。在教师全情感染下,学生切己体察、感同身受地与文本对话。2.以读为主线,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本文是一篇文采情感并茂的课文,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用惋惜、赞叹、仇恨等不同感情朗读,最终提升为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以悟为强音,加深学生认知的深度。现代教…  相似文献   

11.
体验式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学生对某一教学内容亲身体验基础之上的共情式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学生对相关教学内容的亲身体验促进相关知识的内化。本文结合教学实例,简单阐述了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并结合学生的情感需求与文本内容为学生创设合理的生活情境,促进学生对相关阅读内容的理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2.
由于数学不是人文学科。多数人忽略了它的情感因素,导致了数学学科在情感教育、生命教育中的无力。其实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在促进学生发展、体验生命经历的过程中。凭借独特的思维方式、情感力量影响着学生。因此新课程下的一线数学教师要挖掘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价值,不断丰富数学课堂的情感意蕴,展示新课程数学文本的情感魅力,把握数学教学的情感触角,做到以情促学,以情优教,为学生的情感发展、生命成长提供良好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使之成为学生健康和谐成长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3.
甘春瑜 《考试周刊》2010,(10):55-56
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本文从“师生互敬互爱,让学生体验师爱之情;学习与生活联系.让学生体验学习之乐;教学与活动结合,让学生体验亲历之趣:教师善于赞赏,让学生体验成功之喜”四个方面来论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需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感.让他们真正地愿学、乐学。  相似文献   

14.
江秀芳 《辅导员》2010,(10):54-54
我们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体验学习,促使他们深入地与文本对话,准确地把握文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缩小他们与文本之间的差异,消除他们认识上的障碍。那么,应该如何引导他们进行体验学习呢?  相似文献   

15.
由于数学不是人文学科,多数人忽略了它的情感因素,导致了数学学科在情感教育、生命教育中的无力。其实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在促进学生发展、体验生命经历的过程中,凭借独特的思维方式、情感力量影响着学生。因此新课程下的一线数学教师要挖掘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价值,不断丰富数学课堂的情感意蕴,展示新课程数学文本的情感魅力,把握数学教学的情感触角,做到以情促学,以情优教,为学生的情感发展、生命成长提供良好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使之成为学生健康和谐成长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6.
詹志英 《中学文科》2009,(16):40-41
情感体验是主体对客体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作出的对客体态度的一种特殊反映。语文学习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课堂是学生情感交流与体验的重要场所。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文本的情感,要让学生学会感受、体会、体验,要重视感悟和语感训练,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进入角色,从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深切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7.
体验是道德与法治学习的重要方式,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体验机会少、体验情感浅以及主动体验意愿低。指向深度体验的"三段式"课堂学习范式,指课前预学、课中共学、课后拓学,即"以行促知,增加体验机会""点拨思维,深化体验情感""以知导行,提升主动体验意愿"。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情感是一种理解,学生只有参与文本的情感体验,课堂才有生命力。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通过以读带情、创设情境、言传身教、挖掘文本魅力、结合生活经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语文课堂,才能更有利于促进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9.
学习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是以学生的整体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英语认知活动和情智活动不断相互统一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个体都具有独特的情感体验。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学习情感的培养与激发,以境激情、以知育情、以情生情、以情优教,从而达到学生对英语的有效学〉--j。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课堂运用情境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结合学生现有知识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乐于走进文本;利用学生现有经验展开想象,能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感悟品读文本;通过设疑质疑,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主动深入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