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古英雄出少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众上的棋难下,联众比赛更难打’,这几成我周围棋友的共识。在联众,不仅常常可见到全国顶尖的业余高手,就连不少专业棋手也常在此过棋瘾。不论你碰上的对手级别多低,他很可能就是化名的高手,出手亮招之后,让你惊呼上当。所以,联众任何一个对手都不能轻视。但谁也不曾想到,这次北京电信牵手奥运赛’的冠军居然是一位少年棋手。当然,他的来头不小——清风七侠的弟子,古灵益。 古灵益夺冠后也兴奋异常,因为你要知道,比赛打到最后阶段时,碰上的对手往往会是化名的职业棋手,而古灵益能在这种情况下夺冠,着实不易。 让我们回顾…  相似文献   

2.
实战谱(1-36) 围棋下得比较好的人有没有对你说过这样的话:“跟着对手跑是错误的,应该适时地尝试一下住手。”“什么局面下应考虑脱身而出”是很难回答的问题吗?这一次我们试图解答的就是这样的问题。相信我们的讲解对业余初段棋手或是能和二级棋手下让二子局的棋手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吴新宇 《围棋天地》2006,(10):91-92
大斜千变连职业棋手都感觉头疼,对于业余棋手来说,简直就是一个陷阱。本期我们就来探讨大斜定式的简明应对。[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韩流”袭来,中国棋手在三星杯、三国擂台赛、丰田杯上接连失利。最近的一年,中国围棋的“恐韩症”似乎越来越严重。然而,最先创造“恐韩”一词的并非围棋。20多年逢韩不胜的历史,让中国足球成了最老的病号。只不过,如今中国棋手“恐韩”的症状丝毫不逊于足球。从2000年8月以来,韩国已经连续获得了19个世界冠军。中国棋手虽然不乏杀入四强甚至决赛的战绩,却总是倒在对手的最后一剑下。 据说,中国棋手业余时间最喜欢的就是足球。比赛更让他们赢得了足球“野场”不败的荣誉。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对足球的热爱让他们传染上了“恐韩”…  相似文献   

5.
棋规与棋道     
我已下了三十年象棋,所经历的对手及所下的局数已数不胜数,但前几天我到图书馆看了《棋艺》,一位国家级裁判回答一个业余裁判有关象棋规则问题时,才知道“一将一杀”、“一将一捉”、“一将一闲”之间的区别。我想,象棋在中国已有千年历史,但许多业余棋手是不懂得这些规则的。象棋领域如此,其他领域又如何呢?有多少人真正懂得其中的规则,有多少人真正明白对方已犯规,自己已获胜,或者自己已稀里糊涂地犯了规却浑然不知,可悲?可笑?可叹?不得而知!  相似文献   

6.
气势与节奏     
周叶雷 《围棋天地》2005,(20):63-63
这是2004年杭州“商业杯”国际城市邀请赛中的一局棋。以前经常在新浪网韩国大厅和韩国棋手交流,但和韩国业余高手正式比赛还是第一次。韩国棋手作风顽强、作战力强众所周知,因此抽签抽到朴正均7段时,我非常高兴,也很兴奋,做好了和对手拼搏到底的准备。  相似文献   

7.
“跟着你应就是了。”这是业余棋手对局时常有的想法。但是,你是否意识到,这样顺从地跟着对手走将一步一步地接近败局。在围棋中,“应”的确十分重要,但是绝对不能在气势上输给对方。“反击精神”在克服困难局面时十分重要。当然,在对局时是应该应还是应该忍耐的判断是十分困难的一件事,但是,你至少应该做到:从反击的手段开始计算各种变化。题目图一(黑先):目前的焦点在右下,我想这一点应该是很  相似文献   

8.
中韩两国棋手在职业大赛上的碰撞无不激情四溢,壮烈非凡。韩国的“天王们”一次又一次地力压中国棋手将冠军收入囊中,这样的场景已令无数中国棋迷心碎不已。但是职业舞台上的屡战屡败,是否说明中国的围棋水平全方位落后于韩国呢?或许两国业余顶尖棋手间的较量也能反映一二。中韩两国业余棋手的实力对比究竟如何呢?多年来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近年来,国际间的业余交流日益增多,数次国际业余比赛中,两国的强豪你方唱罢我登场,战绩难分高下,争夺日趋白热化。前不久杭州国际业余比赛上,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中国绿林豪杰虽在家门口占得上风,但是韩国棋手却不言败。本次由弈城围棋网主办的“弈城杯”中韩业余最强者擂台赛,邀请两国顶级业余强豪在同等的条件下直接对话,在这第二条战线上,到底谁能更胜一筹呢?  相似文献   

9.
略胖的身材,不高的个子,邱峻的长相算不上出色 但所有国家队的棋手都尝过“邱魔王”的厉害、邱峻逆风棋的手段层出不穷,经常会令对手防不胜防;尤其是邱峻的读秒功夫,那更加是直追赵治勋,在紧张的读秒中常能挽狂澜于既倒,这也是“邱魔王”的来历。 邱峻很勤奋,为了能够研究清楚一个局部变化,他不会吝惜时间——哪怕是睡觉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几年前,韩国有一位“业余围棋皇帝”金哲中更换门庭,投身于职业棋坛时,在棋坛很热闹了一阵,韩国棋界甚至将金哲中此举所带来的影响视作是韩国业余围棋长期不振的原因所在,因为高段业余棋手都以加入职业棋手行列为目标,由此导致业余强手的“架空”。但几年过去,金哲中今安在?类似金哲中这样的业余强豪在棋坛大有人在,但多年来却鲜见有脱颖而出者,可见职业高手与业余高手看似近在飓尺,其实形如霄壤。但刘昌赫不仅跨越了这段天堑,而且登上了职业棋坛的巅峰。能够创造出如此奇迹的,自打有职业棋手以来,刘昌赫是第一人。虽然,在成…  相似文献   

11.
“三星火灾杯”赛预选自报名开放以来,今年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往年中国队在本项赛事的预选赛中总有十分出色的表现,几乎每一届都会在赛场上刮起“中国风暴”。然而今年我们却首次遭遇了“韩流”,最后一轮仅剩下五位中国棋手。尤其是倒数第二轮中国棋手遭遇了“黑色星期一”,如常昊、邵炜刚、刘菁等名将都倒在了那一轮中。更为可惜的是在预选赛中已经创造出16连胜的王煜辉在这一轮被日本的大矢浩一淘汰,一个纪录就此终结。赛后,倒在自己人手下的常昊说,以往几届预选赛我们表现出色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们的发挥,而并不是外界所说的厚度,也不是实力高人一等。因此这一届多少有点还债的味道。抛开实力和发挥这些主观因素,有一个客观原因值得一提。本次比赛韩国方面将原来的3小时用时改为了2小时,这一点无疑是对韩国棋手有利的。因为韩国的棋手下棋普遍较快,而中国棋手则善于思考。在本次比赛中我听到中国棋手抱怨最多的就是用时紧张,很多该想的地方往往不敢过多地投入时间。下面摘录本次比赛中几个精彩片断供大家赏析。  相似文献   

12.
俗手这些事     
在围棋术语中,“保留”与“定型”是一对意思截然相反的词。在大多数情况下,职业棋手面对一个棋形时,第一反应基本上都是保留种种变化而不会立刻寻求定型,而业余棋手则恰恰相反,喜欢将绝对先手都走掉。一般来说,保留变化利大于弊,请看下图。  相似文献   

13.
段嵘 《围棋天地》2004,(14):64-65
关于“迷你中国流”的简介至本期就告一段落了,下面请和我一起对几位业余棋手的实战例加以分析判断,看看您是否也会出现类似的问题手,或者在对手出现问题手时,您是否能敏锐的抓住机会,建立优势。  相似文献   

14.
职业与业余     
李赫 《围棋天地》2011,(21):102-102
圈里有一种调侃,“职业的业余棋手,业余的职业棋手”。初听,一笑了之,细琢磨,却无论如何不能够笑出来了。“职业的业余棋手”主要指冲段少年和业余豪强,前者日复一日没黑没白练棋,比之职业棋手好不辛苦!后者如“胡马白王”,一天到晚天南地北到处比赛,比之职业棋手好不热闹!  相似文献   

15.
本期向大家介绍一个很古老的定式——大压梁。大压梁是一种强行取势的下法,曾经一度很流行,虽然在现今的职业棋手的比赛中几乎已经见不到了。但在业余棋手的对局中时常出现,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如何应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听惯了国际棋战损兵折将的哀音,看惯了中国棋手丢盔弃甲的惨剧,三星杯、丰田杯大捷的消息相继传来,让人颇有些悲喜交集。 多少年,失败几乎成为中国围棋的“习惯”。习惯又让中国棋手不得不养成“谦虚”的“美德”。快人快语的华学明七段感叹:“三星杯预选赛,我们进14个人打进本赛也不敢‘吹’,怕本赛输了,棋迷会骂我们一到动真格的就输。” 失败同样扼杀着中国棋手的想像力。预选赛大胜仍不足以鼓舞他们必胜的信念。中国棋院院长陈祖德感叹:“三星杯本赛之前,有人问我中国棋手能有几人进八强。我说希望有3个人,他们都说:你胆子也”太大了,有两个就不错!” 的确,种种的担心并不是全无道理——去年春兰杯上,中国棋手在八强中占了5个,却还是没能笑到最后。去年,还是三星杯上,常灵躲过了李昌镐的飞刀,却倒在了曹薰铉的剑下。不到奖杯最终落入手中的一刻,中国棋手就兔不了胆寒。某棋手坦言:“只要曹薰铉、李昌镐‘活’着一个,中国棋手就不能说拿冠军。”在对手面前,“谦虚”的更深层也许便是情不自禁的心虚。过多的挫折压弯了中国围棋的腰杆,中国棋手急需用一场英雄式的胜利挺直自己的脊粱。风起云涌,如今正是英雄大显身手的战场。 说英雄,谁是英雄?  相似文献   

17.
盲棋趣事     
著名中国象棋选手柳大华因擅长“盲棋”被誉为“东方电脑”,他曾创下不看棋盘同时和数十人较量且胜多负少的惊人记录。然而,在围棋盘上下盲棋可就难比登天了。日本著名棋手羽根泰正在70年代曾宣称,他能完整地下完一盘盲棋,于是有人资助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公开表演赛。羽根泰正下盲棋的对手是日本女子业余本因坊西田晴美女士。按实力羽  相似文献   

18.
《围棋天地》2013,(6):86-87
网络对弈,不仅对业余棋手,就是对职业棋手也早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了。不仅不陌生,网络对弈已经成为职业棋手训练磨刀的场所和业余棋手手谈交流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9.
我被美术界的朋友称做叛徒是有原因的。妻子问我:“你要棋还是要我?”随手是要付出代价的,学棋也是。我回答:“没有你日子还能过,没了棋活着也没什么意思了。”我总认为,职业棋手没有业余棋手的那种痴劲儿。一个业余棋手的实话实说在街上有个人和我打招呼,我怎么也没认出他是谁来。他说起十几年前,一次中日业余棋手交流赛上他给我记过谱。当时觉得和日本人比赛,任务艰巨,过于紧张竟没有看他一眼。我连忙道歉,因为当时他是慕我之名才自告奋勇给我作记录的,但我一下棋,就什么都放下了。这次邂逅却让我想起了很多快要忘了的事。我…  相似文献   

20.
赢了就算了     
王锐 《围棋天地》2014,(9):66-66
在韩国棋院进行的LG杯预选半决赛上出现争议,中国小将赵晨字提出对方白148手未找劫材就直接提劫,而对方韩国棋手洪基杓马上否认,赵晨宇要求复盘,洪基杓以“复盘耽误的时间会有利于对手思考”为由再次拒绝。看到对手如此笃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