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轻松地带     
超级棋迷三个棋迷聚在一起下棋。甲说:"我一下棋啥都忘,昨天下完棋忘了是吃完饭还是没吃饭。"乙说:"我躺在床上,满脑子是棋,也不知道是刚躺下还是刚醒来。"丙用棋子敲了敲棋桌,随即脸上露出了惊奇的表情问:"谁在敲门?不会是我妻子吧!"  相似文献   

2.
坐在旅馆的床上,谭露盘算着今后几日的打算。来之前就打听好了,A县平素下棋最集中的地方就是桃花棋社,棋迷们水平参差不齐,有县冠军水平的,也有下了多年却只略会布局与基本杀法的菜鸟。问过几个路人,东转西转终于在一片茂密桃林后面找到了桃花棋  相似文献   

3.
随手棋     
甲:你下棋时为何棋盘左侧的棋用右手拿,右侧的棋用左手拿,真不顺手? 乙:你不懂,为了不走随手棋。 甲:但有时为何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4.
作为省城的W市,有许多专供棋迷下彩棋的茶馆,名字也起得很雅致,如橘梅轩、聚贤阁棋社等。茶馆大小不一,但至少都有十张棋桌, 下棋的人只要交给老板五块钱,就可买到棋桌、棋具的使用权。不过这种交钱的方法是很少见的,老板往往开始不收钱,待双方第一盘的彩  相似文献   

5.
屈指盘算,我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到棋摊下棋以来,所见的下棋人无数.说起棋迷的文化水平,在文革以前总体上是不高的,很多人只读了中学,有的还是小学生,至于初识字或不识字而下棋好的也大有人在.上世纪60年代初上大学的我,则在棋摊被大家称为有文化的下棋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特别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走上棋摊进行棋艺交流的人中,不仅仅有了大专生、本科生,甚至还有研究生.这二年,和我要好的下棋朋友中,伍强胜则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博士生.  相似文献   

6.
棋迷俱乐部     
天书棋谈一、棋与烟棋馆中多数烟雾缭绕,激战正酣时尤甚,然而棋瘾大过烟瘾,想下棋苦无对手时我曾自己和自己下。且戒烟者有之,戒棋者难寻。烟民慨叹吸烟之诸多害处后总说戒过几次几次,棋迷即便下棋误事捶胸顿足仍旧死不悔改。吸烟和下棋皆被妻子埋怨,升级至家庭战争则多是为棋。或美其名曰:“下棋可以开发智力,修身养性。”不过沉迷之借口而已。然而若让我成棋,杀我头也不干。二、打棋邻居有局麻将,夜晚甚是吵人,无法打谱兼入睡。后不知何故竟撤了。探听原因,云:“楼上有下棋者通宵达旦,实在影响打牌……”我敬佩不已,遂登楼…  相似文献   

7.
棋迷     
有个棋迷逢人就讲:“我从未看见过昨晚两人下棋的瘾头那么大,蹲在一条小船上竟下了一夜。” 有人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相似文献   

8.
老悔     
“老悔”是我家楼底下的一个棋迷。他本不姓“悔”,但国为他下棋特爱悔棋,悔起来是没完没了,一悔到底,时间长了就落下这么一个“外号”。“悔棋”让“老悔”尝到了甜头,成了小区里的“常胜将军”。这也难怪,小区里跟“老悔”下棋的人都是深知他底细的熟人,都想图个乐子,没人愿跟他“较死真儿”,因此不管多背的棋都能让“老悔”给悔赢喽。前些日子在小区众棋迷的鼓动下,不知天高地厚的“老悔”到市里去参加正式比赛,结果是得了个大“鸭蛋”回来了。有小区棋迷假装不解地问“老悔”怎么没使出悔棋的绝招,老悔一脸无奈地说:“对手棋风不好,裁判…  相似文献   

9.
第十七袋烟:棋丐一我认识棋丐,是在锦州马家镇的一个棋摊上。每当天气暖和的季节,马家镇的街头树下就会出现许多棋摊和围观的棋迷。我课闲无事时常去的那个棋摊,是其中水平最高的。这个棋摊很有擂台味道,开始时两个棋迷分出胜负后,输者就主动走开,赢者担任擂主,由一旁等  相似文献   

10.
网络小人     
吴铭 《围棋天地》2000,(12):55-55
过去棋界有一句老话:“下棋的没有坏人!”笔者忝入棋迷之列,对这句话自然深表赞同。但细想起来,这句话似过于绝对了,下棋的真没有坏人吗?实际上我们随口便可举出几个会下棋的坏人。而且这里“坏人”的标准也不够明确,什么样的人才算坏人呢?比如在网络下棋耍赖的人,算不算“坏人”?  相似文献   

11.
棋痴老庄     
物以类聚,我的朋友大半也是些棋迷,其中不乏着迷更深的棋痴,如下面的一位就是。我与他第一次见面是在2007年大年初一,是我的一位熟识的棋友带到我家来的。他满脸皱纹,身材单薄,衣着简朴,开口说拜年,牙齿几乎掉光了。我问他高寿,答日50岁,我有点惊讶于他的苍老。他说他是慕名而来的,接着就要求与我下棋。大年初一,却要关门下棋,是不是有点痴?好在我也是爱棋之人,  相似文献   

12.
今年4月中旬,我去安徽马鞍山市观看了首届“绿洲杯”象棋赛,返宁时和家住在江宁区的棋手尹志勇同车.我与小尹在闲聊中,问他家所在地有哪些下棋的地方,他首先跟我谈起了区人民大会堂附近的棋摊,摆棋摊的是位姓郑的老人,已过八十岁.这让我想起了几年前,自己陪几位棋迷也去那里玩过,自然萌生了故地重游的念头,就请小尹事先和郑老打一声招呼.  相似文献   

13.
余曼 《围棋天地》2007,(16):95-96
拙作《我为先生造棋室》幸得天地发表后,有棋友感慨:世上棋迷千千万,因痴迷此道而招致夫人不悦者万万千。诚哉斯言。倘若随机设问几位棋迷夫人:您先生平时在家下棋吗?那你多半会听到诸多的嗔怪和抱怨。若不知趣,还要细问根由,你甚至会看到一副愤怒的面孔了。何以致此?先生们嗜棋无度使然。缘何无度?围棋这东西牵魂夺魄,割不断,舍不掉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杜宇 《围棋天地》2008,(17):64-69
一方纹枰,若干棋子,一个阵势,一道问题。有常势,无常形,有常道,无常法。凡下棋者,几乎无人不知诘棋,但是,即便天天都沉醉在诘棋迷宫中的人,又对题目背后的世界了解多少?一心求胜者,在他们眼中。诘棋只是砥砺刀锋的磨石。然而,世上可有这样的磨石?能让人伴着一杯清茶、三两盏淡酒,不觉间便遐思千载。围棋的世界有多广阔,诘棋的世界便有多广阔;围棋的世界有多美丽,诘棋的世界便有多美丽。《说文》曰:诘,问也。诘棋,是人对围棋的考问,是围棋对人的考问,或者,更是人对人的考问。  相似文献   

15.
答棋迷问     
提问:前几日看棋友下棋时,曾出现一个局面,黑方说红方一将一叫,必须变着;红方说黑方的车长吃炮应判和。双方各说各理,而我个人水平有限,不知应判和还是应判负。希望通过你们的“答棋迷问”栏目帮我解答一下!(辽宁·王宝)回答:此例红方炮九进一为“将”,炮九退一后,预计下一着走车三进三将死黑方,判“杀”。黑方进、退车均为捉吃红方九路炮,判“捉”。棋例裁决:二打二还打,双方不变作和。提问:这是我在中国象棋网上下棋出现的局面。请问最后黑一将一要杀不犯规吗?为什么注明是“纷和”?“纷和”又是什么意思?(天津·殷修惠)回答:此例红方进、…  相似文献   

16.
棋迷俱乐部     
讲述棋迷自己的故事模仿棋  我学围棋的时候,正值中日围棋擂台赛如火如荼之际,同学中有很多好弈者。我们对弈工具十分简单,两支铅笔,一块橡皮,一张勾勒出纵横19道的稿纸。棋也下得幼稚,通常在一个角燃起战火,慢慢地往其它地方蔓延。课余下。自习下、竟有胆大的上课下,直到被任课老师揪出闹到班主任那里。我们班主任不动声色,先把那个同学批评了几句,然后给我们上了一堂思想课,从废时,废业两个方面论述了奔棋的危害,把我们讲得目瞪口呆,最后他说:“下棋是很简单的东西,只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下棋就是不学也会。如果不相…  相似文献   

17.
许多棋手在最初学棋时,都是抱着玩的态度,玩到后来,其中的极少数人成了大师,可以开工资,拿比赛奖金。还有一小部分人虽然不能当大师,但他们仗着不错的棋艺,靠教棋或写棋书为业,也有着不菲的收入,像这种把棋玩得有出息的人,不叫玩棋而叫下棋。但更多的棋迷  相似文献   

18.
第七袋烟:棋馆一被棋迷们称为“棋馆”的老尤家茶馆,是一间不到五十平方米的简易房。屋里横七竖八地摆放着一些棋桌和凳子,桌面上用刀刻下好几副棋盘,上面摆放着棋子。除了靠墙那张两米长的小棋桌上的棋子完好外,其余棋桌上的棋子各色相杂,有的已被摔裂,不得不用胶布捆扎起来。茶馆的摆设虽然简陋,但生意却出奇地好。每当尤老太太把水烧开,茶炉上刺耳的笛声响起时,休班在家的棋迷们便陆续来到,按照自己的身份,坐在自己应该坐的位置上,来晚了占不到坐的只好站着观战。到这儿下棋的,干啥的都有,但无论身份如何,在棋迷们  相似文献   

19.
神仙鬼怪棋作伴 围棋高手棋力高深莫测,常被看作是神仙相助,有超出常人的智慧与精力,而传说中的许多神仙鬼怪也常常有些棋闻弈事,这样,他们的爱好情趣,便能与我们凡人相通。 生活中有嗜棋成癖的人,其中有各种趣事笑谈,棋迷都耳熟能详。但是,有人极而言之,称人死了仍然痴迷下棋,成为棋鬼,则不能不说有些新鲜了。清人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棋鬼》一则,堪称是其中的佳作:  相似文献   

20.
婚姻如棋     
从人生的角度而言,婚姻绝不是一场游戏,也不是一次偶然碰撞,而是一种庄严的感情体验。但我说婚姻如棋,是作为一个对下棋有一种莫名向往和偏爱的棋迷,从下棋的过程与形式与婚姻有些许相似而感悟的。婚姻如棋。对弈的双方永远是一男一女,两人的相识到相爱,就是在茫茫人海中寻觅下棋对手的过程,是男女间距离产生的魅力。当男女双方从玫瑰色的恋爱开始,至在鞭炮的祝福声中步入婚姻的围城,彼此的对弈就已经拉开帷幕。男人的第一步棋就是想如何讨得女人的欢心,而确定自己在社会、家庭中的地位;而女人的第一步棋则是怎样向自己所爱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