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命运狮城     
《围棋天地》2020,(8):97-99
1988年4月,首个世界围棋大赛富士通杯诞生。同年,又项世界大赛应氏杯职业围棋赛由中国台湾实业家应昌期发起创办。应氏杯的冠军奖金堪比日本第一棋战棋圣战,采用独特的黑贴8点的应氏规则,因与中日韩围棋规则有多处本质上的不同,成为围棋界前所未有的尝试。在武宫正树与林海峰角逐第1届富士通杯冠军前夕,1988年8月20日,应氏杯在北京启动了车轮。  相似文献   

2.
翁以源 《围棋天地》2014,(2):106-106
11月23日至24日.由上海体育局主办的2013年小应氏杯上海市少年儿童围棋锦标赛在应昌期围棋学校三楼多功能大厅举行.深色古雅的应氏桌椅.乳白色的应氏棋罐.笑声四起的棋童……  相似文献   

3.
应氏杯创始者应昌期惟一的儿子应明皓现正继续着应老先生去世后的事业。四年一届的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依然如候鸟一样,每隔四年即会出现。如今应氏集团赞助的倡棋杯也已进行了两届。这两项比赛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稳定,而且奖金极高。冠军奖金分别为40万美元和40 万元人民币。常昊还能清楚地记得12岁的他当时在国家训练局食堂就餐时,有人说起应氏杯冠军奖金为40万美元时,顿时只听到一片“啊?”的声音。应氏杯酝酿出台时,当时的棋界老大日本抢着推出了富士通杯世界职业围棋大赛, 后来的东洋证券杯、三星杯、LG 杯都步其后尘,世界围棋大赛冠军奖金普遍起点甚高, 应氏杯是其滥觞。倡棋杯出台后,已举办20 届的天元战在其20周年之际,冠军奖金骤  相似文献   

4.
李钢毅 《围棋天地》2010,(12):116-116
5月29日,由上海市体育局主办的小应氏杯2010年上海市幼儿围棋锦标赛在应昌期围棋学校开幕。小应氏杯围棋赛是上海市一项重量级、高规格的幼儿比赛,自1997年始已连续举办了十四届。本届比赛由上海市围棋协会和上海应昌期围棋教育基金会承办,上海应昌期围棋学校、上海黄浦区应昌期围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上海申童青少年棋类俱乐部协办,共有来自应昌期围棋学校、西凌幼儿园、四川北路幼儿园等24家单位的200名幼儿参赛。  相似文献   

5.
三连星     
1988年为围棋国际比赛年,在之前没有任何一项世界围棋大赛的情况下,涌现出两个重量级世乔比赛,分别是冠军奖金高达40万美金的应氏杯与冠军奖金为2000万日元的富士通杯。在当时那个年代,这无疑是非常可观的数目。以围棋最强国自诩的日本当然要展示自己的实力,尽派好手出场,但应氏杯的失手,让日本认识到周边的近邻已成为不可小觑的力量。好在自己主办的比赛冠军被武宫正树获得,让日本棋界松了口气,没想到这却是落幕的先兆。  相似文献   

6.
4月19日,上海天气爆热,记者敞开外装,一边抹汗一边脚底生风,走进这个“围棋奥运会”的大门———三足鼎立缺“韩”下午3时,今年世界围棋比赛大年的一个盛会———第五届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在王宝和酒店举行新闻发布会。由于韩国代表团团长金荣盛出机场时走错了大门,耽误了时间,没能出席新闻发布会。这样,新闻发布会主席台上空放着韩国团长的名牌,三足鼎立缺“韩”,中日两国团长唱“二人转”。中国棋院院长王汝南的发言亦庄亦谐,他说,应氏杯赛的主人是应明皓,人多势众的中国棋手是“半个主人”,“打出好成绩,告慰应昌期老先生在天之灵,…  相似文献   

7.
大赛风范     
王锐  刘昊 《围棋天地》2004,(22):2-2
首届倡棋杯的诞生,刷新了中国棋战的冠军奖金记录。高达40万元的冠军奖金,让所有的参赛棋手都厉兵秣马,跃跃欲试。“倡棋杯”顾名思义,自然有提倡围棋的含义,但看到比赛的主办单位是上海应昌期围棋教育基金会时,有心人就会想到这与应昌期的名字是谐音。在倡棋杯的开幕式上,应昌期先生唯一的儿子、应氏集团总裁应明皓先生也正是如此诠释了这个名称的含义。  相似文献   

8.
1987年7月,台湾的应昌期先生宣布创办世界第一个世界职业围棋大赛,结果以现代围棋宗主国自居的日本大受震动,机敏地抢一步先手推出富士通杯世界围棋锦标赛,并在1988年比完首届赛事,把世界大赛元年的标志据为已有。恍惚二十年,富士通杯的确见证了世界棋坛的跌宕浮沉。至第19届比赛,韩国已经获得十二届冠军,并从1998年的第11届比赛起蝉联了九届冠军。  相似文献   

9.
《围棋天地》2005,(2):25-25
由应氏集团赞助的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大赛已进行到了第16个年头,连续四届比赛,均是韩国棋手夺冠,一直有传闻说“应氏杯可能因此终结”,但应氏集团董事长应明皓先生却不止一次表示:“只要我还活着,就一定要将应氏杯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10.
王群 《围棋天地》2005,(22):21-28
十月北京,正值金秋。10月23日,在应昌期先生88岁诞辰纪念日,第2届倡棋杯中国职业围棋锦标赛在京开幕。1988年,应昌期先生创办应氏杯世界大赛,是为了让古老的中华围棋国粹走向世界。今天,应昌期之子应明皓先生创办的倡棋杯中国职业围棋大赛是为了让中国的职业棋手有更多的大赛之磨练,使之成为夺取世界冠军的“跳板”。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最大的职业围棋头衔战——倡棋杯素有“小应氏杯”之称,无论比赛的私人性质还是以应氏计点制规则为主的赛制,甚至连比赛专用的应氏棋桌棋椅棋罐和棋手的对局费与奖金,都与应氏杯非常相似。第二届倡棋杯半决赛的第二局在12月6 号进行,首局败北的孔杰和谢赫分别取胜,将比分扳成1比1平。7号是决胜局前的休息日, 主办方安排棋手游览南宁当地风景。可主办方的一番美意只得到谢赫一人的响应,而孔杰、周鹤洋和周睿羊都向主办方要来棋具,各自在  相似文献   

12.
海上风云会     
抚今追昔,二十年弹指一挥间,当年应昌期先生为推动围棋发展和推广应氏规则而创办的赛事现在已经走到了第6届。  相似文献   

13.
翁以源 《围棋天地》2013,(10):117-117
4月5—6日.应昌期围棋学校一派欢声笑语.上海市小应氏杯幼儿围棋锦标赛在三楼多功能大厅开幕。主席台上闪闪发光的小应氏杯吸引了不少小棋手竞相合影.加油声和鼓励声此起彼伏。本届比赛共有来自西凌、浪花、  相似文献   

14.
星恒视窗     
应昌期世界 应昌期先生虽然早已故去,但应氏杯还在,在第四届应氏杯激烈的决赛阶段,我们来回顾一下应氏杯的创办者应昌期先生的围棋世界。 应昌期出生于浙江省宁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由上海前往台湾,后来成为台湾银行副总经理,国泰化工公司和国际证券金融公司董事长。应先生从6岁开始下棋,他当时的老师是任小学校长的父亲。大学时代,他在上海日本人开办的围棋会馆里下棋。1972年,应先生设立了财团法人中国围棋会,当然所有的费用都是由他负担的。此后他又设立了应昌期围棋教育基金会。1988年,创办了应氏杯,成为世界上…  相似文献   

15.
弈龙 《围棋天地》2000,(12):43-44
从1988年曹薰铉夺得应氏杯冠军开始,近十几年来,韩国围棋在世界一直居于领先地位。在前不久第二届农心辛拉面杯世界围棋团体赛期间,记者有幸与韩国棋院事业部次长河勋熙先生就韩国围棋的历史渊源、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一次长谈,从谈话中,我们或许能对中国围棋的这个最强大的对手有更多、更深的了解。现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金同实 《围棋天地》2007,(17):96-96
我去参加应氏杯大学生围棋赛的活动,在厦门与应明皓先生不期而遇。我们是老朋友了,一起参加过六次围棋规则研讨会。我们都认为以实战解决围棋中的所有争议是最合理的办法,可谓是所见略同。到厦门那天正好是倡棋杯复赛的第一天,倡棋杯用的是应氏规则,在厦门的大学生围棋赛和即将在美国举行的世界青少年围棋赛都冠以“应氏杯”,也都使用应氏规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围棋,这个发源于古老中国的棋类项目,如今正在世界范围内大为流行。以1989年5月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11届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为例,共有38个国家和地区的棋手代表参赛,而10年前的第一届比赛才有15个国家参加,由此不难看出围棋在各国的发展之快。尽管围棋发源于中国,但由于当今首屈一指的围棋大国是日本,而日本又在海外普及方面花了很大气力,因此除东亚以外,如今各国均按日语的发音,将围棋称为“GO”。为此首届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的发起人应昌期先生很不满意,他认为应按汉语的  相似文献   

18.
世界围棋运动在东亚地区较为普及,水平也较高,其中主要国家为中国、日本,韩国。目前世界上主要使用三种围棋规则,即中国规则、日本规则和应氏规则。围棋要推广至世界,围棋世界规则的统一至关重要。统一世界围棋规则要遵循充分酝酿原则、继承性原则、超前性原则、争议搁置原则和最大代表性原则。借鉴国际象棋联合会、中国象棋联合会以及现代奥运会的创立经验,统一世界围棋规则当务之急是建立世界围棋联盟。  相似文献   

19.
第一届倡棋杯中国职业围棋锦标赛的网络预选赛已经开打。这个比赛的冠军奖金高达40万元人民币,已经超过了1998年推出的冠军奖金30万元的棋圣赛,翩然成为中国国内第一围棋大赛。为此,记者日前在上海采访了倡棋杯的主人、台北应氏集团总裁应明皓先生。  相似文献   

20.
何香涛 《围棋天地》2020,(7):100-103
2019年4月20日凌晨,应昌期围棋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应明皓先生在北京去世,享年76岁。早一天晚上,在第16届倡棋杯开幕式上我还同应先生碰杯,他信心满满地表示:应氏杯大学生围棋赛将会越办越好。应明皓先生和他的父亲、应氏杯的创办者应昌期先生,都是大学生围棋赛的热心支持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