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刘白 《中文自修》2024,(1):17-18
<正>【背景介绍】上海书城,上海人民心中的阅读胜地,也是驰名全国的申城文化地标。2021年12月,陪伴上海人民23年的上海书城宣告重装。等了又等,盼了又盼,随着大幕缓缓拉开,2023年11月,上海书城正式重装亮相。暌违两年的上海书城重装归来,在沪上吹起文化熏风。媒体报道,当天距离书城开门还有一小时,福州路上就已经人头攒动,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介绍了安庆地方革命文化概况,然后分析了安庆地方革命文化的教育价值,接着说明了安庆地方革命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最后论述了安庆地方革命文化传承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
安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分布广泛,品种丰富。历史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根基,要促进安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入挖掘其文化底蕴。安庆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以整合为古皖文化资源、佛教禅宗文化资源、戏剧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和名人文化资源。对安庆的历史文化进行解读,并将其转化为旅游资源,一要加强旅游景区建设与旅游人才的培训;二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安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知名度;三要以文化为导向,开发有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4.
高校旅游英语教学一般较为注重英语语言教学及欧美文化传输,而对于中国文化特别是景区景点所承载的地方本土文化关注甚少,中国文化和地方本土文化在教学中有所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涉外旅游的发展。结合安庆市的旅游资源,尝试在高校旅游英语教学中融入和渗透安庆市本土文化。精选教学内容,蕴含安庆本土文化;改革教学模式,融入安庆本土文化;强化实践教学,渗透安庆本土文化。  相似文献   

5.
安庆是黄梅戏艺术的发源地,也是黄梅戏艺术文化的最大市场所在地。新形势下,推动黄梅戏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引领黄梅戏剧种走出安庆、走出安徽、走向全国具有极其深刻的意义。本文将对黄梅戏艺术与安庆旅游业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探讨,提出加快黄梅戏艺术与安庆旅游业融合的途径,为安庆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活力。  相似文献   

6.
潘军是一位从安庆走出去的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在文本内容、语言运用、文化意识等三个方面皆打上了安庆地域文化烙印,充满着故乡情结。  相似文献   

7.
安庆府志的修纂历史可追溯到隋唐,有文献记载的安庆府志始于宋代。自宋至清,安庆府志修纂至少在十五次以上,修成府志十五种以上,今存府志共七部。考索安庆府志的修纂次数和存佚情况,对于准确把握安庆方志修纂历史,更好地发掘和利用蕴藏其间的地域文化资源,皆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黄梅戏艺术孕育、成熟于安徽安庆地区。黄梅戏舞台道白、唱词及声腔与安庆方言水乳交融。无论是音乐行腔的节奏掌控、唱词道白的合辙押韵,还是剧种个性、地域文化的呈现,黄梅戏无一处不受到安庆方言的浸染和渗透。黄梅戏的传承发展不但不能淡化安庆方言因素,而且要进一步强化方言特色,同时还应将安庆方言作为黄梅戏的语言生态加以传承和保护。  相似文献   

9.
一个没有自己文化的企业,只能侥幸发展,决不会长久。安庆石化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直属的特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近年来,安庆石化充分认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意义,按照"4+N"的体系框架,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文化,对推进企业文化落地,推动企业科学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安庆地区方言作为区域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承载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内涵,是区域文化符号和活化石,对其保护与传承意义十分重大。然而,纵观安庆地区方言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形势却不容乐观,表现在各方重视程度不够,保护措施不得力。因此,对安庆地区方言的保护与传承任重而道远。要以保护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安徽建设文化强省战略为契机,依托"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积极推行双语教育,让方言文化深入到青少年教育的各个方面,深入到社区和群众身边,树立方言文化自信。还要充分调动地方高校和智库的力量,促进方言保护与传承研究的科学化、系统化与常态化。要搭载"一带一路"战略和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顺风车,积极推动安庆地区方言文化"走出去"。  相似文献   

11.
秦始皇三十五年的焚书坑儒运动,使不少人发出了秦"少书"、"无书",以至于国家"书绝"的浩叹。但实际上,秦不仅有自己的史乘典册,还在咸阳专门建有"书府"以收藏各种文书。即便是在焚书运动中,烧书也是有范围限制的,医药、卜筮、种树以外的"禁书"也是允许在书府、丞相府、御史大夫处和博士处保存的。这些典籍与民间藏书一起流传于后世,为《史记》、《汉书》等文献所载录。  相似文献   

12.
湖州是人文荟萃之地和典籍聚散中心,不仅藏书文化源远流长,而且著述繁富。本文立足于藏书,对湖州丰盛的藏书与繁荣的著述之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认为这种互动关系对内表现为:学者因著述的需要而藏书;藏书家因藏书而成为学者。对外则表现为:藏书家之间互通有无,以利于收藏刊刻;学者借阅湖州藏书而成就自我,撰写出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13.
数字图书馆利用高科技为古籍文化解决了传播不易的问题,即古籍数字化。通过介绍数字化古籍的影像处理、全文资料库建置、机读编目制作、索引编制及网络古籍资源检索等方式,分析了图书馆古籍数字化过程中存在的影像标准化、古籍应用系统、古籍合作编目、Metadata及网络古籍资源的利用等方面的问题,阐明了古籍数字化及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曾国藩作为晚清时期声名显赫的中兴名臣,被尊奉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立完人,其学问造诣之深,古今罕见。他终生以书为伴,并形成一整套藏书思想和读书之道,其内容为现代人们的图书收藏与阅读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书籍装帧设计作为完整意义上的书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书籍的骨肉,为书籍注入美的生命和活力。中国古代书籍的书卷美正是在对装帧素材的巧妙合理的运用上取得的,从而赋予了书籍一种质朴素雅之美。建立在电子技术应用基础上的现代书籍装帧应该充分吸收中国古代书籍的书卷美,从而赋予现代书籍装帧以更深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高校图书馆流通书库隐性丢书现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丢书对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提出了挑战,丢书责任制的缺乏和图书乱放使得很多在馆图书无法找到,高校图书馆在今后工作中要注意及时复核架上图书,以便掌控图书丢失现象的真实情况并及时作出调整。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古籍的重要价值及古籍使用的种种方法及对古籍数字化发展方向的再思考,通过对比分析论证了计算机化网络化并不是古籍数字化唯一方案,为推动更好地保护我国古籍和使用古籍数字化做了方法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财务报表粉饰成因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务报表粉饰是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表现形式,虚假的财务报表信息将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经营决策的判断.因此,笔者通过对财务报表粉饰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在藏书上钤印的风尚相习久远,至明清两代最为盛行。印文内容丰富,既有示其所藏之用,也有表其心志之意;印章形制各异,既可反映汉字象形之意,又可展现篆刻艺术之美。累累钤印随藏书传世至今。无论就内容而言,还是从形制而论,皆可谓价值非凡。浏览馆藏古籍,发现愈是珍籍善本则钤印愈多.往往是书、印俱佳,并且古籍藏书印因其年代久远而具有“历史文物性”,因其内容有研究参考价值而具有“学术资料性”,因其书法篆刻技艺精美而具有“艺术代表性”。  相似文献   

20.
古籍保护方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从古籍收藏环境、防虫防蛀、古籍修复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古往今来古籍保护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