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方晨霞 《时代教育》2011,(3):232-233
本文通过对学生学习起点难以把握的分析和对把握学生学习起点问题的研究,提出了教师要从"站得高,看得远,准确把握学生的逻辑起点"、"抓得准、教得透,合理把握学生现实起点"、"处理好个性化与大众化的矛盾"、"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实现知识的同化与迁移"等方面入手,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整体把握与整体感知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它们是教育理念发展的不同阶段.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把握要经历"初始整体把握-局部深入研习-深入整体把握"的过程,其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基本概括能力、综合阅读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需要保护学生的初始整体把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会学生识别语言符号,并指点学生注意文体区别.  相似文献   

3.
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把握不准对学生"爱"与"严"的尺度,不是对学生爱得太过份,爱得太随便,失去师之尊严,就是束得太紧,管得太死,以致学生"谈师色变".怎样把握好对学生恰当的"爱"和适度的"严",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是我们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把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面.中学生物学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学生的内心需要,全面准确地把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涵和外延,把新课标中的"体验性目标"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笔者认为,"放"是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收"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把握,对知识系统的精炼和总结,让学生少走弯路,吸收知识,促进自主学习的养成.在教学中教师应正确把握"放"与"收"的尺度,达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既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又能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还是教师在教学中应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曾勤 《数学教学通讯》2015,(9):12-13,15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思考,那么学习就可能表面化和形式化.我们应以学生"开窍"为目的,把握提问的角度;以认知水平为依据,把握提问的难度;以正确思路为引导,把握提问的密度;以课堂结构为抓手,把握提问的速度;以教学需要为根据,把握提问的时机.从而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7.
学科逻辑可指导知识结构化、把握学科独特思维方式培养的重点与方向."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理解人文地理学科逻辑提供了两个切入点.从"关于地域系统的人地关系"出发,关键在于把握区域视角.由此,可提炼出空间分布、空间过程、空间联系三大人文地理核心概念,并从"格局—过程—机制"入手把握其关联性.在设计核心概念的教学路径时,应教会学生"用区域的方式认识"问题;依循"关于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核心在于把握人地关系.要从人地协调观素养形成的整体性入手建立人文地理核心概念的关联.在教学时,高中人文地理教学总体方向应教会学生从区域发展的合理性分析人类活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教育时机的把握对教育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落实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验是化学的灵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敏锐捕捉、准确把握实验观察与注意的时机,并加以利用,对培养学生的"注意品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要将高三学生从历史的书山题海中解放出来,就必须在复习中把握好三组关系,即宏观把握和微观分析的关系、"精讲"与"精练"的关系、历史知识的平时复习和考前复习的关系.只有处理好这三组关系,才能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有兴趣取得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计算机课程的特点出发,强调要把握好"技术"与"应用"这两者的结合,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有时需适当地"小题大做",让学生在"大做"中经历"从不会至学会"的学习过程,再经历"从学会至会学、准确做题"的学习过程,从而把握知识,掌握方法,进而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效率.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往往碰到这一情况:有些学生"会却不对"或"对却不全",这是学生理解不够透彻的结果.所以,在日常解题训练时,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基础训练,适当"小题大做",以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把握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12.
放开学生心扉,将学生真实的思想和生活经验引进课堂;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调查,促使学生更多了解社会生活;精心把握、指导学生的真实思想.这是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中贯彻"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这一基本理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以小见大的取材方法和构思技巧;2.过程与方法 :带领学生反复品读文章细节,把握文章主旨;小组合作探究深挖小说结构特点及作者情感;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结合自身体会主人公对幸福、人生的理解;【教学重难点】1.对小说"截取生活横断面"结构安排的掌握;2.主人公人生经历的梳理、把握他的情感和人生感悟;【教学课时】:一课时  相似文献   

14.
学生的"学情"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对学生学情的无视、漠视或者误判、误读、误解都会让数学的教与学产生严重错位,产生学生的认知排斥、认知障碍等.直面并分析学生的学情是把握数学"教"与"学"落差的现实举措,也是数学教学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5.
情境教学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在大学<秘书实务>课教学中,恰当设置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探究学习、"亲身"体验、多角度思考,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比较研究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认清事物的本质,把握数学教育的一般规律.以三节"同课异构"中的部分课堂教学片断为载体,从创设适合学情的情境、把握"问题的多元表征"、引导学生归纳提炼、关注学生思维的暴露等方面来探寻数学课堂教学"生长点",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恰当把握好概念教学的"度",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追求.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不能准确地把握概念教学,导致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不到位.本文通过案例解析,谈概念教学要把握好概念引入、概念形成及概念辨析的"度".最近,笔者参与一节课题为《定义与命题》的公开课.执教老师花了整整30分钟讲述"定义"、"命题"、"真命题"、"假命题"等概念,但在接下来的例题讲解中,学生的回答却错误百出.由此,笔者思考一个问题——概念  相似文献   

18.
几何探究的根基应从学生"需要"出发,当学生产生"对探究需要的分析"意图时,才会真正对探究几何知识感兴趣.在几何探究作业设计时要把握好思维结构的年龄特征,确保思维结构与年龄、知识得到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十多年课改之后再看"用教材",仍可发现其价值.用教材的本质在于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实现对教材的解构与建构,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对教材意图的把握,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把握.用教材首先是一个理念问题,其要在教学实践中加以锤炼,在反思中加以总结,在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础上让自己的专业成长得更为坚实.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通过一堂课的教学实录与反思来阐释"张力课堂"要把握好的五个"度".只有这样,"张力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才得以落实.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爱学习的同时,促进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目标才能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