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益 《文化交流》2015,(2):50-53
中国近代朴学大师孙诒让先生一生著作等身,其中《契文举例》两卷影响深远,学界或称之为"开山之作"。2014年恰逢这部稿本完成110周年,年底,有关方面在孙诒让故居位于浙江瑞安的玉海楼举行纪念活动,并召开国际甲骨文书法艺术研讨会。群贤毕至参加这次文化活动的,有来自中国和新加坡、韩国、日本、匈牙利、意大利等国的教授、学者、专家以及书法家一百二十多位。孙诒让的重孙,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  相似文献   

2.
张益 《文化交流》2007,(6):25-27
近年来,瑞安籍医生蔡笑晚成了全国各大报刊、各类网站以及中央和地方电视台关注的人物,他把六个子女培养成五个博士、一个研究生的感人事迹以及他的专著《我的事业是父亲》,在社会上引了强烈反响。许多大专院校、各省市妇联以及家庭教育学会、图书馆等等,纷纷请他作报告,使得他们夫妇南北奔波,半年多回不了瑞安家乡。  相似文献   

3.
飞云 《文化交流》2004,(4):78-80
一个跨国的真实故事,一个半世纪的梦想,一张珍贵合影的印证4月清明,正当人们沉浸在扫墓祭祖缅怀先人的追思中,浙江瑞安市塘下镇里北村迎来了法国龙肯罗雷兹市副市长法朗索·董和夫人依沃琳娜,这位洋市长和他的家眷一共9人,清明时节千里迢迢从法国飞赴浙江瑞安寻根祭祖,当地政府和乡亲们热烈而隆重地欢迎他们,洋市长法朗索·董激动地说:“20年来,我一直没有忘记父亲的遗嘱。今天,我终于回到了梦牵魂绕的中国浙南家乡!”临终叮嘱:你们一定要回瑞安看看洋市长一行9人踏进浙江瑞安北村,立即引起了全村的轰动,乡亲们见来了“洋人”,引发了众多的…  相似文献   

4.
怀书 《文化交流》2003,(5):62-64
浙江瑞安是有名的侨乡,从瑞安跨洋过海定居于世界各地的瑞安籍华侨计7万多人,他们分别居住在120多个国家与地区,其中以西欧为最多。近年来瑞安人出国的风气更浓了,特别是高中毕业便相约出国,这几乎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笔者在西欧访问时,单在法国的巴黎一地,就发现了一大批瑞安籍的高中毕业生来到这里从事餐饮业、服装业、皮革加工业以及百货业等等。  相似文献   

5.
6月29日上午,浙江瑞安市安阳新区格外热闹。从瑞阳路、安福路一直到万松大道,一批批男女市民顶着如火骄阳,跟随和观看由10辆人力三轮车组成的一支迎亲车队。不少正在度暑假的小学生则在车队后追逐嬉闹,还不时拍手呼朋唤友:“快来看,三轮车迎新娘!”这支迎亲队伍迎亲时不用当前时髦的小轿车而用三轮车,这已经让人感到新鲜;更何况第一辆三轮车上坐着的那位新娘是个金发碧眼、皮肤白皙的英国姑娘,这就让人更感奇特了:这位瑞安小伙子是谁呀?他怎么会娶上一位绝顶俊俏的英国姑娘呢?他又怎么会用简陋的三轮车娶亲呢?……相遇“蓝贝壳”一见便倾心…  相似文献   

6.
正家谱,是一个与当代社会渐行渐远的名词。但在浙江温州瑞安,平阳坑镇东源村王氏家族第23代木活字印刷传人王超辉,仍然在坚守着谱师制作家谱的工作。在铅字印刷和电子排版的时代,王超辉和他的传人,用时间打磨手艺,亲手在书页中留下墨香。寻找谱师从杭州坐3个半小时动车到瑞安,沿着322国道公交车走了29个站头到平阳坑,下车继续往大山里步行两公里,我来到距离杭州大约300公里的东源村。谱师王超辉在村口等着我们。东源  相似文献   

7.
张益 《文化交流》2012,(8):19-23
在瑞安,国家级非遗项目“温州蓝夹缬”传承人王河生是个传奇人物。1955年,王河生出生于瑞安马屿镇净水村,天生一股农民的韧劲。他读书只到中学,却有对知识的领悟灵性。王氏祖上连续九代以蓝夹缬印染为业,清末民初在温州信和街开设染坊,名传浙闽两省。新中国成立后染坊关门,王河生的父亲创力、了马屿染色工艺厂,他从小耳濡目染,知晓其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8.
近日,笔者走进瑞安市民胡嗣雄家,见识了他所收藏的100多件精美的瓯窑青瓷。瓯窑,在今浙江温州一带,始烧于汉,盛于唐宋,终衰于元。担任温州市瓯窑学会副会长和瑞安市博物馆之友联谊会副会长的胡嗣雄,以“穷生活,富藏品”的方式,为下一代保留了珍贵的地方历史文化遗产-通过瓯窑青瓷,看到从三国至宋代1000多年间瓯越(温州及丽水、台州)先民的生活痕迹。  相似文献   

9.
光彩『旗袍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瑞安有位非凡女子,人们称呼她就像天津人称呼“泥人常”那样直呼她为“旗袍玉”。她做旗袍的绝活,名声远播海内外。 应凤玉出身于旗袍世家,祖父、母亲专做旗袍。母亲深知这活又苦又累,她不想让自己心爱的女儿再续她的手艺。然而做母亲的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为了生  相似文献   

10.
我与柔石都是浙江宁海人.1929年我11岁时到上海读书,与比我大15岁的大哥王育和、比我大16岁的柔石一同居住在横浜路景云里23号.景云里23号原是鲁迅租住的房子,他搬走后让给柔石,柔石便让我大哥和他一起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