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2003年12月第1版)的第一章第五节有几处改动:标题改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最后一节的阅读文字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内战大体停止,双方的关系迅速发展。中国共产党先后派周恩来、叶剑英、林伯渠、博古等,到西安、南京同国民党领导  相似文献   

2.
(一)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以后,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号召,鼓舞了处在日本帝国主义血腥侵略威胁下的全国人民,促进了抗日民主运动的高涨。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张学良、杨虎城于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发动“西安事变”,派兵拘捕了蒋介石,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实行民主政治。“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全国形势朝着有利于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向转变。一九三七年二月,国民党接受国共合作的建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中国革命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在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巩固和平”、  相似文献   

3.
1936年12月的西安事变,是国民党蒋介石由“剿共”内战到联共抗日的一个转折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初步形成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推动了全面抗战新阶段的到来.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首先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以下简称“中共”)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正确,中共起了主导的推动作用.但是,国共合作毕竟是双方的事情,单有任何一方的努力是不能实现合作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假如没有国民党政策的转变,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①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有个逐步认识、逐步深化,即由“反蒋抗日”到“逼蒋抗  相似文献   

4.
1936年12月的西安事变,是国民党蒋介石由“剿共”内战到联共抗日的一个转折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初步形成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推动了全面抗战新阶段的到来。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首先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以下简称“中共”)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正确,中共起了主导的推动作用。但是,国共合作毕竟是双方的事情,单有任何一方的努力是不能实现合作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假如没有国民党政策的转变,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5.
红军、东北军和十七路军“三位一体”的抗日军事联盟的形成,西安事变的发生,都可视为毛泽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结晶。西安事变期间,毛泽东经历了由主张公审蒋介石到释放蒋介石的思想转变,最终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虽然没有使“三位一体”的抗日军事联盟得到巩固,但却促成了国内和平和更为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到来。国内和平的出现,毛泽东所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革命自一九二四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就抗日战争整个过程来看,自始至终贯穿着国共两党的合作、斗争、对抗、分裂等一系列矛盾,本文试就抗日战争的两个战场及其相互关系作一些初步探讨。 <一> 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的形成,是由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特点和多方面历史条件决定的。自从日本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国大地,中国共产党就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不懈的做出努力。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国民党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当局由其中央通讯社正式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  相似文献   

7.
最近笔者偶然看到八年级《“新世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83;历史》(第三册)有这样一段话:“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这里有个疑问: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吗?  相似文献   

8.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内和平基本实现,党的任务是尽快促成国共合作,一致抗日。一九三七年二月,国民党决定召开三中全会。二月十日,中共中央为实现国共两党重新合作,致电三中全会,提出了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二月十五日,宋庆龄、何香凝、冯玉祥、孙科等十四人,在  相似文献   

9.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许多同学对"初步形成"这四个字感到困惑不解,既然蒋介石已经接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主要矛盾变迁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调整,自一九三五年八月至一九三六年八月,经过初步设想、明确提出到正式形成三个阶段,完成了由“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的政策转变,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  相似文献   

11.
张学良在西安事变后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是他经过深思熟虑的明智抉择。惟有如此,西安事变才能真正和平解决,实现事变初衷。他的此举在客观上促成了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保存了抗日力量,基本上实现了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同是中学中国史教材,观点却截然不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新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较02年的教材有较大变化,较明显的一处是:将“第一章国共十年对峙”的第五节的课题由“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改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教材相应将西安事变后的小字内容的最后一句“团结抗日的实现已经指日可待”修改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是中国历史第三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最后一课,它与教材抗日战争的第一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本课内容繁多,头绪复杂,如何做到重点与一般相结合,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并重?我是这样组织教学的。本课以“一二·九”运动和西安事变为重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难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线索依次层层铺展。导入新课时我提问:“九·一八”事变的时间、结果;《塘沽协定》的时间、内容、结果,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自然地引出“一二·九”运动的背景。“九·一八”事变后,由于蒋介石的“绝对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北三省相继沦陷。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上海成了日军留驻的城市。1933年5月的《塘沽协定》承认了日军对东北三省和  相似文献   

14.
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蒋介石抗日的"西安事变"后,为实现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国内政治局面,中国共产党捐弃前嫌,竭尽全力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国共联合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创造出一定的社会环境。在这个背景下,1937年4月5日,在中华民族祭祀祖先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之际,为进一步营造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联合抗日的社会舆论,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5.
中央红军长征抵达陕北后,中共随即开展了同地方实力派杨虎城、东北军张学良等的统战关系,谋求建立红军、西北军和东北军"反蒋抗日"合作格局,推动和领导抗战。"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依据当时国内国际形势,提出"逼蒋抗日"方针,争取"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二二事变",导致东北军内讧。中共尽力维护红军、东北军、西北军三方合作关系,共同应对蒋介石国民党政治、军事压力,推动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最终实现"联蒋抗日"。  相似文献   

16.
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为不使事态恶化,造成国民党内乱,中共中央决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并派周恩来等人前去西安。事件发生后,周恩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起到重要作用,作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作为抗日战争中一支"有力的队伍"的爱国华侨,是国共两党积极争取的对象。通过敦促国民党当局"息内争、御外侮"进行全面抗战,拥护、宣传中共统一战线主张,支持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等,通过对投敌卖国、背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汉奸的谴责,对妥协退让、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顽固派的施压,爱国华侨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巩固和维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抗战前夕,国民党政府的对日政策逐渐由妥协退让转向抗日御(?)。国民党在处理华北事变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成为这一转变的起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和五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迫使国民党史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从而成为其对日政策发生实质性转变的标志;七七事变后,国民党终于走上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抗战道路。  相似文献   

19.
在高考复习中遇到这样一道选择题:西安事变①是一次具有爱国意义的兵变②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③检验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抗日态度④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相似文献   

20.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中,中间党派(包括无党无派的爱国民主人士)作为资产阶级、城市上层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他们包括邓演达创建的“第三党”;从国民党统治营垒中分化出来的民主派,会同宋庆龄、鲁迅等人组建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李济深,陈铭枢等人创建的中华民族革命同盟和全国救国联合会。还包括“九·一八”事变后转为抗日反蒋的中国致公党和要求抗日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乡村建设派及广大的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他们在中国共产党影响和推动下,冲破国民党南京政府对抗日的种种限制,在国民党统治区开展了各种抗日救亡运动。他们首先和中国共产党结成政治联盟,这一联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就是抗日民主运动不断发展,抗日阵营不断扩大和南京国民党统治集团逐步被孤立、被分化,最后被迫放弃内战政策参加到民族抗战行列中来的过程。因此,中间党派所开展的大量活动,对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