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5 毫秒
1.
多年来我经常遇到一些教师,因为声音嘶哑而无法上课,非常苦恼。他们听说我是研究声乐的,唱歌、讲课,作学术报告,用声时间很长,但嗓子一直很好,就要我讲讲如何保护嗓子。这里,我谈一点体会。我认为,首先要在思想上明确,讲话是教师教学的基本条件之一,一定不能使讲话的声音嘶哑,否则就会影响教学,甚至不能教学。有了这种思想基础,就要搞清楚发声的简单原理。我们知道,当气息自肺部经支气  相似文献   

2.
我们做教师的每天要传授知识和技能给学生,每天在课堂上讲话的时间很多,且一课接一课,课间休息的时间又短。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学会科学合理用嗓,才能使自己的嗓子经久耐用。师范生都是未来教师,相信我的意见会对你有用: 一、音乐教师如何科学发声 音乐老师在教学中只有做到科学发声,才能保护好自己的嗓子和学生的嗓子。第一,发声:首先将喉头向下作打哈欠式,打开喉门,喉头必低,下巴向下坠,软腭向  相似文献   

3.
声音嘶哑简称声嘶,是喉部疾病最常见的症状。长期的用声过度或用声不当都可能导致声音嘶哑。职业用声或用声过度的人,如歌唱演员、教师以及喜欢喊叫的儿童等都容易声音嘶哑。此外,慢性喉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常见喉病也可导致声嘶。声嘶轻者仅为声音变粗,音调变低,重者则明显声音嘶哑,甚至完全失声。一般情况下,保护用嗓,多喝开水,注意休息,一两天后,嗓子就会恢复正常。所以,声嘶以预防为主。如何预防声嘶,科学用嗓呢?1.正确用嗓和避免用声过度造成嗓子疲劳。职业用嗓者应做到科学地练嗓和用嗓,注意控制每天用嗓时间及连续发声时间,改正…  相似文献   

4.
人们在说话、唱歌时发出的声音叫嗓音,人的声音是由长在喉腔内的声带发出的。因此,声带是发音的重要器官,如果声带出了毛病,嗓子就会嘶哑,引起声音嘶哑最常见的原因是炎症,还有长时间高强度发声疲劳,使声带上长出小结或息肉。另外,声带麻痹也是声音嘶哑的一个原因。但是在长期临床诊断中发现一些不明原因的嗓音嘶哑,经研究结果表明,原来是一些药物能影响嗓音,在医学上称为“药物性嗓音异常”。  相似文献   

5.
教师用嗓频繁,带负荷大。用嗓不当常引起声音嘶哑,甚至导致咽喉疾病。相对而言歌唱演员同样用嗓频繁,声带负荷更大,但不少演员能坚持两个小时演唱不嘶哑,患咽喉疾病的比例也不高。原因何在?歌唱演员进行过科学发声训练,注重嗓子的保养,科学发声不但取得好的声音效果,而且声带负荷相对减轻,大大延长声带的疲劳周期。长期以来,科学发声和嗓子保养均未作为教师的专业修养列人师范教育内容,教师中不科学的用嗓习惯比比皆是,咽喉疾病比例高也就不足为奇。那么,怎样进行用嗓的自我保健呢?人发出正常声音有三个必要条件,即有一个振…  相似文献   

6.
尹朝霞 《师道》2014,(7):80-81
歌唱教学是中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内容,要做到出色地演唱歌曲,掌握一套正确、系统的发声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特别是中低年级学生)不懂得保护自己的嗓子,他们时常会没有方法地大声喊叫,对嗓子有很大的伤害。因此。利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及手段来培养学生对歌唱的兴趣.通过正确有趣的发声方法来达到正确歌唱的目的显得非常重要。而趣味发声练习很适合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对帮助学生有兴趣地开展歌唱活动是一个很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嗓子保护是指保护发声器官的健康。对于从事演唱艺术的人员说,保护好嗓音其意义是尤为重要的。分析嗓子的肌理功能和引起病变的原因,总结出一套从发声到食疗的方法,以便合理的运用和保护嗓音。  相似文献   

8.
教员要有个好嗓子,才能在教学中做到音调洪亮、清晰,抑扬顿挫。保护嗓子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发声应以腹式呼吸为主,忌用胸式呼吸,否则,喉部粘膜会充血、水肿,使声带慢慢变厚,造成声音嘶哑。 (2)发音要音量适中,以学生听得到为准。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中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拥有一副健康的嗓子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尤为重要。许多人因说话多、讲话音调过高或发声方法不当造成了嗓子嘶哑,给学习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有相当多的人尚缺乏嗓音保健常识和不会科学用嗓。我们可以借鉴声乐教学中有关声带方面的知识和一些发声技巧,学会科学用嗓和发声,从而提高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说话质量。在声乐教学中,我们用于歌唱的发声方法是系统的、科学的。本文指出利用歌唱发声训练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发声,从而保护嗓子。  相似文献   

10.
在长期的声乐训练和教学中,由于过度用嗓,声乐教师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咽喉疾病,影响教学和表演。本文从嗓子的生理结构、声乐教师常见的咽喉疾病及症状、保护嗓子的方法等方面结合笔者从事声乐训练和教学近三十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了一些嗓音保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艺术嗓音嘶哑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三方面阐述造成嗓音嘶哑的原因及其保护。一是发声方法不正确,声带运动调节失调,共鸣运用不良。二是过度使用嗓子。三是不重视全身健康。  相似文献   

12.
《青年教师》2004,(4):46-46
教师上课是“口讲、手写、脚站”。“口讲”,即每天都要讲课。若不注意保护嗓子,长期用声过度,可使声带水肿、充血或发生小结,引发急、慢性喉炎,出现声音嘶哑等症状。加之长期受粉尘刺激,或嗜好烟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保护孩子们的嗓音,也为了保护千千万万个小学、幼儿园教师自身的嗓音,我认为必须在中(幼)师的音乐教学中开设声乐课,重视研究"变声期前后声乐教学法",以培养出掌握科学发声方法的合格音乐教师.多年来,我在师范音乐教学实践中,对"变声划"进行声乐教学的特点和方法进行了探索,提出来和音乐教师一起研究.  相似文献   

14.
发声训练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基于声音之美进行音乐发声训练,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让学生跟随模仿;教师带动;学生自主训练,以此奠定学生发声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音乐之美。  相似文献   

15.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音乐学科的有效教学倍受人们关注,而如何教会学生唱好歌曲,是音乐教学的重中之重,值得音乐教师去研究和探讨。本文从声情并茂、科学发声、挖掘情感三个层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知识之窗     
教师要有个好嗓子,才能在教学中做到音调洪亮、清晰,抑扬顿挫.因此,教师应保护嗓子.保护嗓子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要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发音应以腹式呼吸为主,忌用胸式呼吸,否则,喉部粘膜会充血、水肿,使声带慢慢变厚,造成声音嘶哑.(2)发音要音量适中,以学生听得到为准.(3)坚持发音锻炼,增强声带振动弹力.(4)养成爱护嗓子的良好卫生习惯.如:预防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力戒烟酒和刺激性食物;勤漱口,保证口腔清洁;口干舌燥时喝热水等.  相似文献   

17.
歌唱教学是初中音乐课的基本内容之一。《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中学生歌唱教学的要求是:“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唱好歌曲,重视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从这一课程标准我们可以看出,要学生达到此要求而不进行有规律的、较为规范的发声练习,是不可能实现的。一般来说,没有接受过规范、系统的发声训练的学生,唱歌时会出现的现象有:音色不统一,音域难以拓展;不能应用均匀、连贯的气息进行歌唱等。初中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如果不对学生进行系统而规范的发声练习,学生们发出的音色、力度会更加不统一。这一阶段的学生,唱歌时有的会大声地喊唱,有的喜欢压着嗓子轻声哼唱。到了稍高的音区少数学生会运用假声唱上去,但是缺乏一定的力度与共鸣,而有的就用低八度演唱。再加上没有气息的支持,学生们经常乱换气,发出来的声音苍白、干涩。这不仅破坏了歌曲意境,而且对嗓子造成了伤害,变得声音沙哑,影响学习和生活,这就要求我们音乐教师要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18.
声音嘶哑在小学教师中发病率较高。我在六年的门诊工作中,经常与教师们接触,深感他们的发病原因,很多是由于缺乏嗓音卫生知识所致。声音嘶哑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它可以是喉部疾病的症状,也可以是全身疾病的一种表现。这种病症的原因很多,就职业性嘶哑而言,主要是发声不当及用声过度。有很多教师在讲课时,光凭着用喉咙叫(即所谓  相似文献   

19.
音乐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如何大面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对每一位音乐教师来说,是难得机遇下的挑战。过去音乐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属于单纯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其教育理论基本是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论。在一部分音乐教师观念中,专业音乐教学的倾向还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教学中往往对学生进行烦琐的乐理知识教学,枯燥的发声训练、视唱练耳,学生随着年级的递增而反感情绪增加;  相似文献   

20.
在唱歌教学中,气息控制是否流畅,嗓音音质如何,声音产生共鸣的好坏都是影响声音发挥的因素。由于学生发声方法不科学,往往出现喉音、鼻音、颤抖音、漏气、白声等发声毛病。教师必须及时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教给学生正确的发声方法,使学生的自然声得到科学的训练和发展,让学生在美妙的歌唱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增强音乐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