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宣志江 《科教文汇》2014,(12):96-97
采用单相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作为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电路接口,可以降低开关器件的开关频率和电流应力,同时可以使电网侧电流获得更好的谐波特性。为获取更好的谐波性能,电流型多电平逆变器部分采用POD-PWM调制,并通过直流侧电流反馈实现分流电感电流的均衡控制。最后,通过锁相环控制,使多电平逆变器输出的电流跟踪电网电压,实现并网。基于PSIM仿真环境,设计了单相五电平电流型光伏并网逆变系统,对上述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在并网模式中,几乎所有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单相逆变器都只向电网注入有功功率。本文对单相逆变器的电能质量特性,即含有电流谐波分量的有功和无功功率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在控制策略中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APF),并采用电流参考发生器和重复电流控制器来实现相关的研究。本文采用单相系统的两相变换法提取谐波分量,并提供负载所需的无功功率。  相似文献   

3.
在对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在网压不平衡情况下,其中对电流谐波分量及总谐波畸变率的规定相对严苛。然而,并网逆变器通常采用高频PWM的电流源控制,会导致并网电流中含有高次谐波。由于LCL滤波器较LC滤波器对高频谐波有更好的衰减特性,因此在光伏并网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针对实际系统,运用软件对设计结果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LCL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光伏并网逆变器性能良好,从而验证了这种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光伏系统中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就是级联逆变器,而级联逆变器的难点问题则是对直流侧电容电压的稳定控制。文中以长春高寒地区户外级联逆变器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载波移相技术结合电压内外环的控制方法,对多电平逆变器实现电容电压平衡控制。首先,构建基于单相级联逆变器系统数学模型,主要分析系统本身损耗、各桥电压参数、电路电阻参数及调控电压信号参数对级联逆变器电容电压形成的不平衡效果;然后,针对上述模型提供的数据制定直流侧电容电压平衡稳定调控策略,使误差值转化为正弦函数后附加于各桥调制信号上,通过载波移相控制技术减弱谐波,在跟踪输出电流时结合电压内外双环控制技术进行级联逆变器电容电压调控,最终实现电容电压稳定控制。仿真实验证明,运用此种调控策略,使各桥之间电压电流达到平衡,实现稳定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7,(21)
由于三电平并网逆变器在减小电流的谐波,改善电压的波形方面都比两电平并网逆变器更有优势,为此本文以两级式的三相三电平并网逆变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逆变器主电路的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三电平SVPWM算法的数学模型,并通过Matlab的仿真分析,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一种低开关频率,高电能质量输出的大功率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通过特定谐波消除法(SHEPWM)消除低频段谐波,LCL滤波器抑制高频段谐波,提升了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并验证了控制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设计开发一套500W小功率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控制器电路采用DC-DC-AC架构,该并网逆变器能实现最大功率跟踪和反孤岛效应控制功能,控制芯片采用LM3S618,外电压跟踪采用双闭环方式实现与网压同步的正弦电压输出,构建了实验室样机,通过实验测试逆变器输出的电流基本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并网的功率因数近似为1。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双Boost型高性能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提出带前馈双闭环的控制方法,实现并网发电的同时,对电网的无功作了相应的补偿。基于PSIM仿真软件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证实了所提出无功补偿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三电平逆变器能够提高并网电能质量和减少滤波器的体积,故在新能源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由于准PR控制基波频率处增益有限,因此不会造成系统不稳定,具有抵抗电网频率波动的作用,因此本文采用准PR实现电流控制。而且三电平逆变器存在中点电位不平衡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增加或者减少时间偏置方法减少中点电位震荡。该时间偏置通过相电流以及小矢量、中矢量的作用时间决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中点偏移的方法实现中点电位的平衡控制。该方法在不增加开关频率的情况下实现了中点电位震荡与偏移控制。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T型三电平逆变器广泛应用于光伏发电设备。本文提出一种新型DPWM(discontinuous pulsewidth modulation,DPWM)方法实现中点平衡控制。T型三电平逆变器的性能受到中点平衡的影响。因此,直流侧电容电压需要控制平衡。传统SVPWM和注入零序分量通过改变零矢量实现中点平衡控制,但是上述方法开关损耗较大。为此本文在DPWM基础上通过改变调制波的作用角度实现中点平衡控制,而且上述方法能够降低开关损耗。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新型DPWM调制能够实现中点平衡控制和良好的输出电流波形。  相似文献   

11.
光伏并网逆变器是将太阳能电池所输出的电能逆变成正弦电流并入电网的设备,设计基于TMS320LF2407芯片作为控制器的电压源输入、电流输出控制方式的并网逆变器及采用电导增量法对最大功率点进行跟踪,经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并网逆变器并网电流难于控制的问题,对太阳能并网逆变器的电流跟踪控制方案进行了研究,采用智能控制器,输出电流能够很好的跟踪电网电压,对系统进行了建模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此系统动静态比常规的PID控制方式要好。  相似文献   

13.
对于高频谐波的抑制,LCL型滤波器相比于L型滤波器具有更佳的抑制效果,因此LCL型滤波器在电流控制的三相并网逆变器中被广泛应用。详细论述了三相并网发电系统的拓扑结构以及三相并网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电流双环控制的基本原理;最后针对传统的PI控制在静止坐标系下对正弦参考电流难以对稳态误差进行消除,在电流双环控制中,引入了PR谐振控制器代替传统的PI控制器,实现对并网电流正弦参考指令的零稳态误差跟踪。仿真结果表明:基于PR谐振的电流双环的并网控制的并网逆变器安全、可靠且具有较快的动态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14.
微型并网逆变器承担着直接将光伏组件输出的直流电能转化为交流电能的重要作用。通过选择推挽式微型逆变器的电路作为微型并网逆变器的主拓扑,介绍了微型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阐述了改进型变步长扰动观察法的最大功率跟踪策略并采用比例谐振电流控制器进行并网电流的控制以增强并网电流的抗扰性能和稳态性能。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平台和实验对理论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9,(8)
多电平逆变器是目前常用的电力电子装置,其中混合级联多电平逆变器因可以使输出电压电流的波形明显得以改善,减少应用成本等优点而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将混合级联逆变器采用随机频率脉宽调制策略(RFPWM)可以使其输出电压电流波形的谐波大大降低,因而具有极大地工程实践价值。本文首先给出了混沌理论的定义,详细分析了RFPWM调制原理,然后提出一种基于混沌序列的RFPWM调制策略,最后在MATLAB中搭建七电平的逆变器仿真模型并应用文中提出的新型调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调制策略对于输出的谐波抑制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针对T型三电平逆变器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基于T型三电平新型电流预测控制方法。该算法是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对三相T型三电平逆变器的27个矢量进行在线计算,使价值函数最小的电压矢量应用到下一个采样周期。能够快速实现α和β轴给定电流的快速跟踪、中点电位平衡以及最少的开关损耗,通过预测控制能够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的单相光伏发电系统的孤岛效应检测算法还存在检测速度慢、效果不好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输出电能变动法的单相光伏发电系统的孤岛效应检测算法,首先对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进行数理化建模,然后将PCC谐波电压测量到的输出电能的变动量作为孤岛检测特征量进行孤岛检测。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输出电能变动法的单相光伏发电系统的孤岛效应检测算法克服了负载性质对扰动信号的平衡作用,检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针对光伏发电系统输出功率的随机波动性以及并网后产生不良的影响,提出了蓄电池储能系统用于改善光伏并网运行特性的策略;该策略是将设计的蓄电池储能系统配置在光伏发电并网侧母线处,通过对蓄电池系统的控制实现削峰填谷,以此友好地接入电网.同时基于DIgSILENT/PowerFactory搭建了光伏并网储能系统模型,并模拟了光照强度变化时对应的储能系统动态响应.结果验证了蓄电池储能系统在减小光伏发电输出功率对电网影响以及提高并网稳定性两方面发挥了有利作用。  相似文献   

19.
建筑光伏并网发电,就是将太阳能光伏阵列与建筑物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并网逆变器、控制装置与公共电网联接起来组成并网发电系统,实现建筑物的节能减排,是未来建筑光伏一体化的主要形式。本文介绍了建筑光伏并网发电的特点、拓扑方式和关键技术,并阐述了建筑光伏并网发电的设计原则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飞跨电容逆变器已经广泛应用到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但是,该系统中存在漏电流和电网不平衡问题会导致并网电流畸变和系统损耗增加。本文提出一种新型控制策略和空间矢量调制方法实现飞跨电容逆变器的漏电流抑制和并网控制。首先,建立并网发电系统的漏电流共模回路模型。然后,分析了传统空间矢量调制技术会导致漏电流大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空间矢量调制技术,其能够得到相对平衡的共模电压,因此,漏电流会得到相应的减少。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本文提出空间矢量调制技术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