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者来信     
读李义方先生的《原子弹研制秘闻》一文(2004年第1期第36页),发现文中所说的“秘闻”有失偏颇,为正视听指出如下:“原子能量的秘密”早在1938年以前(甚至还可追溯到更早)就被揭开了。1945年两颗原子弹在广岛与长崎投下后,卢鹤绂(读浮,原文中两处都误为“拔”)教授根据留美期间学到的知识在国内杂志上发表文章,公开论述原子弹的巨大能量,说卢教授是“最早向国人公开(揭示)原子能量的秘密第一人”是可以的,但由此说“中国人是最早揭开原子能量的秘密”却是有违史实的。“公开”与“揭开”是不同的概念。读者来信!读者@群…  相似文献   

2.
史今 《今日科苑》2009,(19):22-22
1945年8月6日,美国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在日本广岛上空投下了一枚绰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需要说明的是,用于实战的原子弹并不是掉在地上才爆炸,为了增强杀伤效果,这颗原子弹是被设定在空中爆炸的。原子弹从9600米高空被扔下来,在距离地面600米的高度上爆炸。  相似文献   

3.
史今 《金秋科苑》2009,(19):22-22
1945年8月6日,美国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在日本广岛上空投下了一枚绰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需要说明的是,用于实战的原子弹并不是掉在地上才爆炸,为了增强杀伤效果,这颗原子弹是被设定在空中爆炸的。原子弹从9600米高空被扔下来,在距离地面600米的高度上爆炸。  相似文献   

4.
中国研制原子弹的工程叫“596工程”。这与中苏两国的关系密切相连。随着中苏分歧的扩大,1959年6月,苏联决定,提前中止关于国防新技术的协定,中断若干援助项目,不再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模型和生产原子弹的技术资料。这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中国马上在1959年7 月做出决定,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准  相似文献   

5.
原子弹引来的争议 1960年11月,张爱萍在西北导弹试验基地,成功组织指挥了我国第一枚国产地对地导弹的发射。转年,“大跃进”的恶果赫然显现。吃饭都成了问题,原子弹是不是要搞下去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到这一年的夏天,国防工业委员会工作会议在北戴河召开,两种意见尖锐对立。  相似文献   

6.
1964年10月16日,当广播电台传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喜讯后,就有人传言说王淦昌先生是中国原子弹的主要领导者和研制者。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叶,有关我国研制原子弹等核武器的内幕不再成为“绝密”时,我和我的常熟老乡们才知道在历次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名单上那位叫“王京”的人,原来就是王淦昌先生!一位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在和平时期为了国家的特殊使命隐姓埋名17年之久,这在世界历  相似文献   

7.
唐人 《知识窗》2008,(1):17-19
最近一期的台湾《新新闻》杂志有一篇题为《蒋介石在大陆秘制原子弹——蒋批“如拟”——十余封密电首次曝光》的文章,披露了1945年至1947年间的当时国民政府10多封机密电报。证实国民党曾在抗战胜利初期,秘密网罗被俘日本原子弹专家,尝试研制原子弹。稍后,蒋介石接受军统局代局长戴笠的建议,延聘著名科学家吴大猷、郑华炽、  相似文献   

8.
在相对论名家和舆论的误导下,除了“相对论巨擘”等桂冠外,爱因斯坦还成了“美国原子弹研制的发起人”乃至“原子弹之父”。连国内外一些学富五车的院士都因此而为爱氏或赞颂或惋惜(惋惜者,原子弹毕竟“非常规”凶器,染指者“罪过”啊)。但事实远非如此。193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EFermi)到美国海军部作报告,讲述利用铀链式反应可以制造威力无比的新型炸弹他的报告未被理解,因而没有引起海军部的重视。当时与费米同样忧心忡忡的匈牙利人西拉德,会同物理学家维格纳求助于爱因斯坦,请他出面向比利时王太后伊丽沙白呼…  相似文献   

9.
57年前,不可一世的大日本帝国与原子弹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也是迄今为止惟一的一次“接触”。结果,广岛市80%的建筑物化为灰烬,6.8万人当场丧生,5年后因原子弹死亡人数达到24.7万人;长崎市  相似文献   

10.
《金秋科苑》2013,(23):13-16
王淦昌(1907—1998年),江苏常熟人,两弹一星元勋,中国实验原子核物理、宇宙射线及基本粒子物理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中国核武器之父”、“中国原子弹之父”。  相似文献   

11.
轻视知识虽然过去那种“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极左思想早已为人们所唾弃,“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盐蛋的”畸型、倒挂的分配现象也基本消除,“知识无用论”再不敢公开叫卖。但是,轻视知识的情况仍时有表现,比起“权”、“钱”来,知识在不少人心目中的  相似文献   

12.
作为"偷袭珍珠港"的回报,美国人决定把刚研制成功的原子弹投向日本。美国选中了4个目标,两颗原子弹最终为何落在广岛、长崎?  相似文献   

13.
二战期间,为了赶制原子弹,美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曼哈顿工程“.但当年日本为赶制原子弹曾实施过“仁方案“,却很少有人知晓.……  相似文献   

14.
《金秋科苑》2012,(7):30-35
何泽慧,原籍山西灵石,1914年3月5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著名物理学家,“原子弹之父”钱三强的结发妻子,曾与钱三强共同发现原子核三分裂和四分裂,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  相似文献   

15.
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末叶,黄种人与白种人搞了一曲跨国联唱——美国加州办起“天才婴儿养殖场”、中国成都筑就“名人精子库”,他们收集“高智商者的精子”,“卖给望子成龙的妇女”以培育“天才儿童”。这在传统文化积淀最为深厚的神州莽原上仿佛投了枚重量级的原子弹。有人以刘备、林肯、爱因斯坦等中外天才为例,就他们的父与子职业、职务、  相似文献   

16.
1945年,美国向日本投放了两颗原子弹从而使二战宣告结束。然而从1995年开始,世界各国科学家和历史学家经过多次研究后得出的结论让人吃惊,当年美国并没有在日本投下原子弹!  相似文献   

17.
近来,动用AC-130E 炮艇飞机直接在低空将被怀疑是塔利班阵地的山区投掷重达1.5吨的BLU-82型云爆弹,这是种被称为“常规原子弹”的杀伤武器。  相似文献   

18.
看到“大爆炸”三个字,您的脑海中一定会浮现出炸弹、炮弹在战争中摧毁生命、破坏建筑物的场景,您甚至会联想到原子弹、氢弹猛烈爆炸的骇人场景可是您是否知道,此处的“大爆炸”却寓意着生命的诞生,而且是突发性地产生多种生物门类,“大爆炸”带来的是一幅万物竞生、生机勃勃的动人画面。  相似文献   

19.
《发明与革新》2009,(10):23-23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中国拿到了核大国俱乐部的“入场券”,氢弹技术的研制被国家提上了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20.
世事总是无巧不成书,一位副教授从事大学教育近20年,正值风华正茂、硕果累累的年华,突然接到一道命令,被点名调往一个“神秘”的单位,去从事一项艰巨而又紧迫的工作。这位在教育战线初露锋芒的中年教授,名叫俞大光。60年代初,他受命西征,肩负“点燃原子弹”的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