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唯诚 《知识窗》2010,(6):50-51
悲伤情绪有“功” 悲伤能成为一种有益于人的状态吗?心理学家的回答是肯定的,他们说,悲伤的确可能隐含着某些积极的进化意义.它首先可能是人类的一种自哉保护。科学家发现.其他种类的灵长类动物也会显示悲伤的情绪.当一只猿在争斗中失去了领袖地位时.它会显得很悲伤。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也将产生新的变化。现在,西方的一些科学家正在研究,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伟大的创举——把电脑与人脑接通。具体地说,就是把芯片直接融入人脑。美国著名计算机学者曼卡法尔教授和人脑研究专家迈里欧教授预言:大约在20~30年时间内,这一愿望将可能实现。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已取得了不少成果。科学家们预言:电脑与人脑接通以后,人们会很  相似文献   

3.
李旭 《百科知识》2015,(3):41-42
<正>每个人都经历过抑郁情绪,抑郁症也是心理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科学家认为"抑郁"是我们在应对重大生活事件,比如分离和疾病,所发展出来的一种适应性的方式。人类为什么会进化出这种令人痛苦的适应方式呢?抑郁情绪会如何影响我们的认知能力呢?如果换个角度,我们或许会发现抑郁心情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4.
正罗格斯大学的人类学家海伦·费舍尔在《爱的分解》中说,爱是一种强烈到使人迷醉的情绪,就像巧克力和可卡因。另有科学家对死亡囚犯的遗书分析之后发现,在死亡即将来临之际,人的内心会专注于生命中最重要的情绪,而其中比例非常高的表达是爱中国《三字经》开篇便云:人之初,性本善爱是人类的天性。科学家们也在积极研究爱的科学解释。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大脑在进化过程中遇到了瓶颈,也许未来单个的人不能变得更聪明,但人类作为一个集体,依然潜力无限。近半个世纪以来,电脑的飞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元件越做越小,电脑的体积随着愈益变小,速度几乎隔年翻一番,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但这些元件毕竟不能无限制地小下去,所以电脑的发展将很快遭遇瓶颈。其实,不单是电脑,据有些科学家说,人脑的发展也已经遇到了瓶颈;也就说,那种认为通过进化,我们会越变越聪明的想法,也许不过是我们的一厢情愿。事实上,几乎所有能提高人类未来智力的"设计方案"目前都已经走到了极限,就单个的人而言,智力已经没有多少可改进的余地。  相似文献   

6.
科技快递     
动物也会患上忧郁症英国的科学家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动物和人类一样也会出现情绪失落,有时甚至会演化成非常严重的忧郁症,并且需要进行药物治疗。通过研究老鼠在不同的住宿条件下对失去奖赏和获得奖赏所做出的反应,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科学家们依据人类心理学研究中使用的方法,找到了一种测量动物情绪状态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一些科学家担心:在不久的未来,人工智能技术会超越人类的智慧,甚至会反过来控制或毁灭人类。对这一灾难性的预测来自一群世界上公认"最聪明的人",包括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英国科学家史蒂芬·霍金以及美国的"科技狂人"伊隆·马斯克。甚至有学者认为,人工智能超过人类的时间点——"奇点"已经逼近,很可能就在十几年后。这一切真的会发生吗?人类面临的危险:机器人比人类还聪明什么样的机器人才是有危险的人工智能?英国密码专家、计算机先驱阿兰·图灵设计了一  相似文献   

8.
你知道吗?     
正人活到一百五十岁,世界会怎样?有科学家认为,人类的年龄极限在120~130岁之间,但是,将其提高到150岁并非是荒诞不经的想法。但另一些人认为,人类活到150岁,现在可能不太现实。哪怕人们普遍都能活过100岁,对于社会而言都是极大考验。为了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人们可能要工作到80岁左右,这意味着老人仍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适应能力。如果人们普遍长寿,世界人口将越来越多。科学家预计,在50~100年后,全球人  相似文献   

9.
人从一出生直到生命结束都会打哈欠。但人为什么要打哈欠却是众说纷纭。关于打哈欠,美科学家又有了新的发现,他们称人打哈欠是为给大脑降温!科学家说,人类的大脑其实和电脑一样,在冷静的状态下,它们的运行效率最高。而且,人类的进化已使得身体总是在尽最大限度地冷却大脑。  相似文献   

10.
<正> 随着电脑产品的日新月异,世界各电脑公司无不绞尽脑汁来设计、发展功能更强、更适合人类使用的电脑。假如你有机会走一趟全球知名的电脑实验室,你会发现,那里的研究人员,在电脑的应用上并不关心所谓的桌面、资料夹、字形或资源回收这些当今流行的产物,而是认为未来的电脑在某种程度上将会走向智慧化及生物化,其研究人员正向这方面接近而努力,使这些机器将会更接近人类,它们将会回应我们的声音,替代我们的器官及延伸我们的触觉;也将会模拟一些如天气变化,股市崩磐或环境污染等复杂的现象。比如说电脑可以帮助我们做饭、照顾我们的小孩;还可以融入我们的血液及肌肉当中,治疗身体的疾病,甚至使失明病患者恢复视力。 电脑是否能够设计得更像人类,或者是至少能够启发最原始的意识?事实上,由于科学家的努力,具有如生物体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信息》2003,(13):33-33
德国科学家最近在斑马鱼身上鉴别出一种控制感觉传导的“离子通道”,去除这一通道会导致斑马鱼失去听力。这一发现不仅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人类接收各种外界刺激的生理过程,而且还证明了节肢动物与脊椎动物在此方面可能是由相同起源进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12.
<正>人类对于生病的人似乎有一种天生的恐惧感,看到别人患病或者不舒服的时候,我们的情绪会强烈地受到影响,甚至会尽量躲着病人,以免被传染。加拿大的科学家最近证明,我们的免疫系统的确对疾病如临大敌,甚至比面对枪支的时候还害怕。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到今天,人类的大脑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块未知领域,这就激发了许多科学家的探索兴趣。脑科学研究之活跃程度,在美国科学促进协会波士顿年会上可见端倪。近70名科学家在本次年会的10余场脑科学专题讨论会上勾画出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走向。随着理论的完善和新实验工具的涌现,大脑最深层的一些奥秘开始浮出水面。科学家们在会上说,在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人类认知过程与大脑的关系首次成为可能,科学家已开始逐渐理解大脑的数百万个神经元,如何通过相互作用控制着人类认知行为的产生,并帮助人类根据环境而制定下…  相似文献   

14.
《发明与创新》2009,(3):14-14
人的心思是世界上最难捉摸的东西,但科技的发展正在令“人心”不再难测。据报道,美国科学家Et前利用电脑模型和一种实时成像扫描系统,成功对脑神经信号进行解码,并确定了一个人刚刚看到的图片。研究人员表示,这意味着用电脑重现人脑中的梦境、想象或记忆画面成为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上最强大的计算机是人类大脑,而纳米技术正在推进分子电脑的诞生。日前日本科学家大有突破,设计出世界首台分子机器,可模仿大脑的工作原理。此发现可提供同时控制许多分子机器的办法,加快电脑运行能力,或许会让摩尔定律继续有效。  相似文献   

16.
人类的大脑是高塑性的,神经元和突触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当我们依赖电脑作为理解世界的媒介时,大脑会受到迅速而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2003年,美国国家精神健康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在研究人类精神异常疾病时发现如果单个基因产生双重错误会导致严重"强迫症"的发生. 科学家分析了170个人的DNA:包括30位强迫症患者、60位罹患如饮食异常症及季节性情绪失调等精神异常疾病患者,其余80位是健康人.  相似文献   

18.
电脑会比人类聪明吗?这是一个争议多年的热门话题。但最近不少专家认为,量子电脑将会改变一切,并且向一种复合的“人、机关系”过渡!那么,量子电脑比人类聪明吗?它何以拥有神奇无比的魔力?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的宇宙中,黑洞是最致密的电脑,时空泡沫是最微小的电脑,而宇宙本身则是一台高度复杂、硕大无朋的超级电脑。这个奇特的理论是科学家对宇宙本质的最新理解。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殖民的脚步将远至火星。如果人类真的建立了火星殖民地,那么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一些科学家认为,火星殖民地应从地球独立出去,并创造火星文明。这是因为火星独立将是一个趋势——即使最初的火星殖民者会遵从母国的法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后代会把自己当成火星人,而非地球上某个国家的人,因此最终他们很有可能反叛。并且,根据1967年103个国家共同签署的《外层空间条约》规定,地球国家不能将太空领土占为己有。因此独立可能是火星殖民地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