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教师的批评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遇到这样一件事:他的学生无故打死一只麻雀,为了教育这个学生,他便令这学生找到一个雀巢,里面正有几只雏雀嗷嗷待哺,苏霍姆林斯基不无忧伤地说:“它们失去了妈妈,现在谁也没法搞活它们了。”这情境使这个学生非常懊悔。20年后,这位学生找到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当时严厉地批评我,  相似文献   

2.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遇到这样一件事:他的学生无故打死一只麻雀,为了教育这个学生,他便令这学生找到一个雀巢,里面正有几只雏雀嗷嗷待哺。苏霍姆林斯基不无忧伤地说:“它们失去了妈妈,现在谁也没法搞活它们了。”这情境使这个学生非常懊悔。20年后,这位学生找到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当时严厉地批评我,那么,这么多年来,我就不会因此而自己惩罚自己……”[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批评的艺术     
一位教育家曾经历过这样一件事:一名学生无故打死一只麻雀。为了教育这个学生,他便领着这个学生找到一个雀巢,里面有几只雏雀正嗷嗷待哺,于是他忧伤地说:“他们失去了妈妈,现在谁也没法救活他们了。”这情境使这个学生非常懊悔,流下了泪水。  相似文献   

4.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工作中曾碰到这样一件事:他的学生无故打死一只麻雀。为了教育这个学生,他便领这个学生找到一个雀巢,里面有几只雏雀正嗷嗷待哺,苏霍姆林斯基不无忧伤地说:“它们失去了妈妈,现在谁也没法救活他们了。”这情境使这个学生非常懊悔。20年后,这位学生找到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当时严厉地批评我,那么  相似文献   

5.
1、春风化雨浇百花。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碰到过这么一件事:他看见他的学生打死了一只麻雀,他便领着该生到树林中找到一个雀巢,里面有几只雏雀嗷嗷待哺。他自言自语地说:“它们失去了妈妈,现在谁也没办法救活它们了。”这情景,使这个学生非常懊丧。二十多年后,这个学生找到老师说:“如果您当时严厉批评了我,那么,这么多年来我就不会因此而自己惩罚自己。我总觉得自从我打了那一弹弓后,世界上小鸟的啁啾声都变得少了似的……”爱的体验沁人心脾,老师这个角色,既不能像法官,也不能像警察,而应把学生当作你亲密的朋友。一天,有个学生语…  相似文献   

6.
杂《公鸡的过错》大意是这样的:一只公鸡早晨起来报晓,天亮,被主人提出来杀了。邻居不解,问他这些公鸡每天报晓都挺准时的,为什么要杀它们。那人却说他早晨有晚起的习惯,公鸡却叫得很早。邻居又说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自己的睡觉习惯呢?主人说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是不可能的!因为他有这个习惯已经几  相似文献   

7.
有这样一则寓言:上帝为人间制造了一个“高尔丁死结”,并许诺:谁能解开它谁就将成为亚洲王。许多试图解开这个怪结的人都失败了。轮到亚历山大的时候,他也力图找到这个结的线头,结果却一筹莫展。后来他说:“我要创建我自己的解法规则。”便抽出宝剑将“高尔丁死结”一“劈”为二。于是,他成了亚洲王。  相似文献   

8.
杰出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样教育学生:有一次,他看见他的一位生打死了一只麻雀,便领着这个学生到一个雀巢,里面有几只雏雀正嗷嗷哺。苏霍姆林斯基仿佛是自言自语地“它们失去了妈妈,现在谁也没有办法活它们了。”此情此景,使这位小肇事羞愧难当,深深地低下了头。这位学生年后对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当年你厉地惩罚我,那么这么多年来我就不因此而自己惩罚自己了。而现在我总得自从打了那一弹弓后,世界上小鸟啁啾声都变得少了似的……”苏霍姆林斯基这种教育方法的高之处,就在于他巧妙地利用了学生的“内疚感”。内疚感是个体…  相似文献   

9.
张化兴 《师道》2004,(5):27-27
20世纪40年代,有一个德国工人在生产一批书写纸时,不小心调错了配方,生产出了大批不能书写的“废纸”,这个工人因此被解雇了。看到他生活、心情都陷入低谷,这个工人的一位朋友劝解他说:“把问题变换一种思路看看,说不定能从错误中找到某些有用的东西。”一句不经意的话,有如一  相似文献   

10.
苏格拉底曾经对学生们说:“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咱们只做一件事:每个人尽量把胳臂往前甩,然后,再往后面甩。”说着,他做了一遍示范。然后他接着说:“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  相似文献   

11.
吵闹的青蛙     
一位农夫来到城里一家餐馆.向老板打听是否需要青蛙腿,并说他那儿有整整100万只。餐馆老板听后吓了一跳.问农夫从哪儿找到那么多青蛙!农夫回答说:“是这么回事.我家附近有个池塘,里面有上百万只青蛙。一到晚上它们就开始叫.我都快被它们逼疯了!”  相似文献   

12.
有一天,三只蚊子内克、阿超和胖丁在垃圾堆里找到了一些废铁。阿超想了一会就说:“我们可以用这些废铁做一架火箭。”说完,它们就动手了。  相似文献   

13.
王文丽 《师道》2005,(11):44-44
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过这样一篇章,大意讲的是——在一个乡村小学校里,有一个二年级的学生写了一篇题为《我的理想》的作。这个孩子在粗糙的格子本上写道:“阿爹还没走(当地称人死为“走”)的时候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做个科学家。’阿妈却要我长大以后做个公安,说这样啥都不怕。我不想当科学家,也不想当公安。我的理想是变成一只狗,  相似文献   

14.
小学的语文课程对开发、培养少年儿童智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效的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更加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一个人如果仅仅局限于从实践中汲取知识,就如同一只井底之蛙,你说天比井大,这超越了他的思维理解能力,他就不能明白了。同样的,知识的获取,不能仅仅局限于自己亲身所见的范围,因为,这个范围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5.
于慧慧 《师道》2005,(10):43-43
近日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则故事,颇有感触。故事说的是一个推销员在纽约街头推销气球,生意稍差时。他就会放出一个气球。当气球在空中飘浮时,就有一群新顾客聚拢过来。这时他的生意又会好一阵子。他每次放的气球都变换颜色,起初是白的,然后是红的,接着是黄的。过了一会儿,一个黑人小男孩拉了一下他的衣袖,望着他,并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先生,如果你放的是黑色气球,会不会上升?”气球推销员看了一下这个小孩,就以一种同情、智慧和理解的口吻说:“孩子,那是气球内所装的东西使它们上升的。”恭喜这个孩子,他碰到了一位肯给他的人生指引方向的推销员。  相似文献   

16.
两 请看一则趣事:韩国留学生朴君卫生间的水管裂了,他去找后勤科修理.科长说:“行,过两天就叫人去修?”三天过去了,没见人来修。他又找到科长,科长还是那样说:“行,过两天吧.”可又过了三天,还是没有动静。他纳闷了,问教汉语的老师“两天到底是多少天”.老师说:“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过两天再给你答复吧”朴君顿时目瞪口呆。半个月后,水管终于修好了。月底.朴君没去交水费。科长上门催收,他狡黠地笑了笑,说:“科长,过两天吧。”朴君终于明白了“过两天”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17.
徐嘉婕 《教师》2011,(18):24-24
说教材1.教材简析《去年的树》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三组第11课,讲述的是:一只鸟儿和树是一对好朋友,它们相约第二年相见,可是第二年的春天,鸟儿飞回来找它的好朋友树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只找到了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于是,  相似文献   

18.
(一)当读到中第二段:“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时,有学生提问:“屠夫为什么不一次投两块骨头呢?这样,两只狼各吃各的,就不会追赶屠夫了。”我回答说:“这个问题提得好。屠夫还可以一次性地把骨头都投到地上,乘狼大嚼骨头时,溜之大吉,那他为什么不这样做呢?”同学们陷入沉思。  相似文献   

19.
曾记得在刊物上看到一例,西方一所大学,某一天进行物理测试,题目是让学生用气压计测量出一幢大楼的高度。一学生的答案是爬上大楼,用气压计系在绳子的末端扔下去,然后量出绳子的长度,即为大楼的高度。教授给判了零分,学生不服气,找到校长,校长很感兴趣地听了他的想法,然后问了这个学生几个有关物理常识的问题,当听到学生熟练地回答后,就郑重其事地在其卷子上写上了满分。学生很满意,接着说:“其实,我还有很多种方法,比如,我可以拿着气压计找到大楼的管理人员,对他说:‘我把这支漂亮的气压计送给你,你可以告诉我这幢楼的…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九色鹿》一文的过程中,我让学生说出读书的感受时,有个学生的回答令我有点失措。他说:“老师,我从‘无奈’这个词可以看出国王是知道他的国家有九色鹿的,因为被王妃缠着没有办法,才无奈发皇榜的。”这个问题我在课前根本没有考虑到,我的思绪乱了几秒钟,但理智告诉我,我必须想法把学生的思绪拽回来。我就说:“国王到底知道不知道他的国家有九色鹿呢?如果他知道国家有九色鹿的话,他还要发皇榜吗?”我以为这位学生能顺着我的想法往下说,没想到他却说:“国王肯定要发皇榜,因为他自己不能去捉,派人去捉又不知道九色鹿在哪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