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点     
关于学习文化研究学习文化研究,即运用文化学的理论与方法将学习确证为一种特殊文化本体并探讨学习现象或学习问题范式。(1)学习文化的意涵。学习文化是一个核心概念,是整个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演绎法,对近年来民俗体育文化相关研究从治理、内容、视角以及方法层面予以梳理与总结,剖析当前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研究的现实图景与实践困境.研究发现: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研究存在治理体系构建缺乏理论支撑、理论研究脱离文化实践、研究中的实践工具较为单一和理论范式不够严谨等问题.为解决当前实践困境,基于此,提出建议:构建科学合理的治理指标体系、促进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紧密融合、多维度拓展与丰富既有研究工具、规范严谨学科研究的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多元化理论的不断引入,数字化学习逐步过渡到了第二阶段,即eLearning 2.0时代。理论基石的演变意味着数字化学习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并引领着学习文化的发展以及学习范式的重构。理论基础的演变体现为新观点和新理论的引入,如弱连接理论、墙洞理论、联通主义理论等。学习文化的变革体现为"去教师为中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和追求"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学习范式的变革则体现为以需求为导向的协同共享式学习、非正式学习为主并采用生成性的学习模式。基于多元化理论以及Web2.0为技术基础的数字化学习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学习文化、理念和范式均发生了改变,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入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策略支持。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多元化理论的不断涌现,数字化学习在经历了十多年波澜不惊的成长之后,进入到波谲云诡的第二发展阶段,即e-Learning 2.0时代。这意味着学习文化与学习范式必然发生相应的变革,学习文化的变革体现为学习的广泛性、终身性、随意性、创新性以及非正式性。学习范式的变革则体现为从接受到参与,从观察到主动实施,从过程导向到绩效与能力导向,从预先设计到自我设计,从接受者到开发者。在学习文化与学习范式的双重变革作用下,数字化学习评价也涌现出诸多新形态,包括基于教学目标的自我评价、基于电子档案袋的教学评价、基于社会性网络的社会化评价以及基于评价工具的质量评价,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提供了丰富的策略支持。  相似文献   

5.
双语教育研究是国内外颇有影响的学术研究领域.在方法论层面,双语教育研究应该建立一种综合运用语言学、教育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范式.在多维视野下的双语教育研究观基础上,探讨多语教育与和谐社会和文化建设的紧密联系,并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的理论范式进行深入探讨,提出并分析双语教育研究的主要策略,可以为语言和文化的多样化、建构和谐社会与促进文化建设等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基础.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学习文化生态作为高水平本科教育的根基,在高等教育面向市场经济背景下,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实用主义价值观对学习价值观的挑战,储蓄式学习文化范式对学习文化的制约,学习环境中人文精神日趋式微.优化大学生学习文化生态,应重构学习价值观,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转型学习文化,构建自主学习的文化范式;美化学习环境,营造具有人文精神的育人氛围.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理论经历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范式之后,目前发展为情境认知学习理论的新范式.文章运用库恩的范式理论,从职业情境角度研究职业教育理论,探索对职业教育问题观察和理解的新视角及解决问题的新方式.情境认知学习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在继承和发展中形成了新的职业教育理论,其更加重视文化和物理背景的认知,强调人与环境的相互协调,突出情境对认知和实践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吴刚 《电大教学》2014,(4):65-75
行动学习作为一种具有变革意义的学习范式.在对传统学习模式反思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替代性的学习路径。然而.当前对于行动学习的研究多侧重于操作层面或执行层面的“工具性”研究,将其看作是一种培训(学习)工具,关注其流程与操作的方法。而忽视学习活动过程的理论层面研究,尤其是缺乏基于中国国情的相关理论研究。因而。立足于中国本土企业推行的行动学习实践,采用规范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从个体、团队与组织三个学习层面,建构行动学习的“连续统一体理论模型”,不仅丰富了现有学习理论的基础,也为行动学习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从当前世界范围内的课程研究和课程改革的趋势看,“课程理解”逐渐成为当前课程研究的主导话语方式,课程文化成为课程研究需要特别关注的对象。以人文理解的研究范式进行课程文化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的研究目的旨在用人文理解的范式在观念与制度层面研究课程文化,进而探讨课程文化体系和课程文化模式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网络教育实践探索、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中,如何正确地选择和应用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问题,同时又是一个尚未引起重视和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教学改革项目为例,从方法论、研究方法或方式以及具体的技术与技巧等研究方法的三个层面出发,从研究对象的选取与确定、研究范式的选择和应用、个案研究和行动研究的开展,以及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结合等四个方面来分析类似大型科研和教改项目所运用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一方面,分析、评价和反思项目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希望对类似覆盖面广、规模较大,实践探索性强的科研和教改项目在研究方法上,特别是方法论层面上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