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翠林 《小学生》2012,(11):17-17
阅读是小学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我认为,让学生自读,是培养他们阅读能力、提高他们语文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自读是学生感知、理解课文的一种实践形式,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训练方式,通过"自读",可以培养学生认读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自主阅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养成良好读书习惯、提高自读能力的关键阶段。因此,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自读能力,是语文教师落实新课标,提高学生学习语文能力重要的手段。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自读能力,一直是我们关注探索的课题之一。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3.
正阅读能力是学生最基本的语文素养,提高阅读能力能够带动识字写字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情感。如何创设好新课程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境,作者体会如下:一、自读提示,把握重点自读提示是课前指导学生阅读的纲领性材料。学生通过阅  相似文献   

4.
王玲 《成才之路》2011,(3):32-32
阅读能力是学生最基本的语文素养,提高阅读能力能够带动识字写字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情感。如何创设好新课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境,笔者认为应把握好以下几点:1.自读提示,把握重点自读提示是课前指导学生阅读的纲领性材料。学生通过阅读自读提示来把握文章的重点、难点和主要内容,了解作者行文的目的和意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抓住文章总纲,  相似文献   

5.
语文阅读教学 ,重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充分的阅读过程中具体、系统地感知语言 ,整体理解把握作品 ,主动学会审美 ,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读能力的三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王慧新 《成才之路》2010,(33):38-38
阅读能力是学生最基本的语文素养,提高阅读能力能够带动识字写字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情感。那么如何创设好新课程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境呢? 一、自读提示,把握重点  相似文献   

7.
高中新编语文教材 ,自读课文占有一半比例 ,另配有课外语文读本。所以自读教学成为一个能够使讲读课文这个“一”得以反“三”的重要环节 ,而阅读能力的培养又是其关键所在。培养了学生的自读能力 ,会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强调重视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就应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的主体地位,通过"自读、自选、自悟、自创"来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进而拓展到听、说、写能力的全面培养,才能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教师要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兴趣,明确阅读目的,提高学生自读能力,注重积累,培养学生语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真正把学的权利还给学生,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0.
语文阅读教学,重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充分的阅读过程中具体、系统地感知语言,整体理解把握作品,主动学会审美,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读能力的三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核心素养”主要由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创造四个方面组成。自读课作为侧重于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课型,是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本文首先厘清语文核心素养和自读课的概念,其次分析自读课教学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之间的关系,最后,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选编的自读课文为例开展探究,从四个维度提出了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一是拓展阅读内容,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二是利用旁批创设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三是设计层次性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四是比较阅读,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素养。  相似文献   

12.
课标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是阅读学习的主人,阅读教学应体现学生的自读自悟。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全过程、全方位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来,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而要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能力,语文老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  相似文献   

13.
谭惠琼 《教师》2020,(9):51-52
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自读课是统编版教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创新点,对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构建"呈现学习目标—设计自读活动—开展合作交流—指导拓展阅读"的自读课文教学模式,聚焦语言运用,有利于达到不断提高学生"语用"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柴桂芝 《成才之路》2011,(14):74-74
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学生最基本的语文素养。因为,学生的阅读能力若提高了,将有助于学生的识字能力、写字能力,以及学生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的进一步提高。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创设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境呢?一、注重自读提示,把握阅读重点自读提示,是用来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的相关材料。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读、多背、多诵,自读自悟,可以创设情境、培养阅读兴趣、开展阅读活动、建立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加强阅读教学,是学生语文水平提高及后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发展与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可以采用自读——共读——用读的阅读教学模式,从自读自悟、合作共读到"听说读写"用读,逐步地锻炼与发展学生的语文阅读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融入到语文学习中来。  相似文献   

17.
学生阅读能力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学习语文能力的提高、根据学科特点,抓好学生的读文能力的培养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首先提倡增强学生自我阅读意识。只有在认知和熟知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同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才会有深入的体会和理解、在阅读能力的培养实践中,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步骤进行。一、启发自读虽然语文教学也同样提倡课前预习,引导学生通过查工具书扫除阅读中的障碍,但只有粗略、肤浅的目的和要求是远远不够的,也不会收到良好的预习自读效果。那就要通过预习前的整体设计,譬如设计好自读中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阅读能力是综合性很强的能力,从阅读的过程来看,构成阅读能力的要素是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一、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使学生学会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根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着重指导学生学习"三读"阅读法——自读、精读、品读。因为它能有  相似文献   

19.
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梅桑 《文教资料》2006,(34):109-110
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读说写能力,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问题,本文将从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速度、精读和泛读相结合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对自读课文作了十分明确的教学要求:自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自测.培养和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以配合讲读课文的教学,完成听说读写训练.因此自读课文的教学方法的科学、合理、有效.对于促进讲读课文的教学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