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學天文從看星開始是一個很好的方法。看恆星比較簡單,有一本星圖就可以了;但是看行星必須要先知道行星的動態,因爲行星是在繞着太陽走,它們在星座間的位置在時刻變化着。一九五四年中各行星的動態是怎樣的呢?在講到它之前,先把幾個現象以及這幾個現象的名稱解釋一下。行星繞着太陽旋轉的方向是由西而東,但是我們地球也在運動,因此從地球上看行星,有的時候,它們是在  相似文献   

2.
萬有引力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現象,就是所有拋向空中的物體,最後都會落在地面上。人人熟悉這個現象,可是就是因為過分熟悉了,便很少有人注意到這個現象。为什麽物體都要落在地面上,而不飛向空中呢?屋裏的桌子椅子为什麽老是站在地板上,而不站在天花板上呢?這是自然界裏一件有趣而又非常重要的事實。我們要研究這些問題,必須先了解萬有引力定律。 萬有引力定律 萬有引力定律是宇宙間最重要的定律之一。它不但支配人類的生活,也支配了宇宙間的一切物體,使天上的日、月、星辰有了現在的樣子。這定律是現代物理學的巨大基石之一,也是現代天文的重要樑柱。  相似文献   

3.
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1956年4月第1版定价0.13元“在宇宙間,除了地球之外,其他星球上还有生命嗎?”这是一个自古以来吸引普遍兴趣的問題。“宇宙間的生命”这本小冊子,就是从現代科学,特别是天文学和生物学的巨大成就的基础上,來解答这个問題。本書是由苏联烏克蘭科学院院士巴拉巴舍夫在苏联“知識就是力量”杂志上發表的“宇宙間的生命”和“天文学家的武器”,以及苏联科学院通訊院士齐霍夫在苏联“青年技术”杂志上發表的“天文生物学”这三篇文章集成的,最后,并附列了关于天文生物学的历史的附录。  相似文献   

4.
古生代大约从五亿年前开始,到一亿八千万年前结束,共经历了大约三亿二千万年漫长的岁月。古生代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迭纪。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把地球的发展史和人类的历史试作对照,这样,古生代就好比是人类历史上的古代史,而古生代的寒武纪、奥陶纪等每一段,也就相当于古代史的秦、汉各个朝代。在地球发展史的全部过程中,自然界的形形色色,是不断变动的。从地球形成后,地壳一直是在运动的,经过千百万年,就有了明显的变化。地壳的运动虽然复杂多样,  相似文献   

5.
月亮是我們最熟知的天體,它的形態美麗,光亮皎潔,所以從遠古到现在,它都能引起人類對它的最大興趣。多少的音樂詩篇描繪它,讚美它。人們多半以為月宫有嫦娥、王兔和桂樹等的存在,但是現代天文學所告訴我們的,却不是那么一回事!  相似文献   

6.
在太陽系内,行星都是循着反時針的方向一刻不停地繞着太陽轉。离太陽最近的水星走得最快,繞太陽一圈才只有地球的88天。而冥王星却需要約250个地球年才繞太陽一圈。但是,我們是在运動着的地球上观看行星,我們看到的只是行星和地球的相对运動,这样就比較複雜了。有時候,我们看到行星在星座間从西向东慢慢移動着,这就叫做“顺行”;如果地球在軌道上超过了它,走到了它的前面去,我们看來,行星就好像变得在星座間从东向西移動了,这就叫做“逆  相似文献   

7.
时间的脚印     
时間伯伯, 你是最偉大的旅行家, 你从不犹豫你的脚步, 你走过历史的每一个时代。——高士其:时間伯伯时間一年一年地过去。时間是沒有唧的,而人們却想出了許多法子記录下它的踪迹,用鐘麦,用日历……。但是在地球上还沒有出現人的时候,或者在人还不知道記录时間的时候,那里去找寻时間的踪迹呢? 然而,时間仍然被記下来了。在大自然中保存着許多种时间的記录,那躺在山野里的岩石,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每一厘米厚的岩層便代表着几十年到成百年的时間。岩石是怎佯記下时間来的呢?  相似文献   

8.
赤煤     
新能源的探索,是現代科学技术中最为突出的課題之一。学者們动脑筋、想办法,真是达到了千方百計的地步。最近又有一些法国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利用“赤煤”。此“赤煤”不是煤,指的是地球深处的赤热岩浆。誰都不生疏:我們的地球本身是一个使最大的高炉相形减色的碩大无朋的熔炉。“炉溫”高达4000度以上!如果不是有一层冷却而坚硬的地壳在遮擋着,地  相似文献   

9.
天體的系統     
天文學的研究對象是各種天體(就是日月星辰等),我們學習天文,對於它們的系統、大小、遠近、構造和位置,都要先有一個粗淺的認識,才容易去開始學習。現在將各類的天體作一個簡單的說明。行星和衛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  相似文献   

10.
鐵路是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的重要構成部分之一,铁路運輸對國家各個經濟部門均有着極為密切的聯繫,它繼續着全社會的生產過程,是社會再生產的必要條件。在現代交通工具中,鐵路是最重要的一種,它的特點是運量大、時間快、安全正確,而且是晝夜下間斷  相似文献   

11.
最大“金钉子” 落户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的年代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每个代又分为多个纪,纪与纪之间的全球标准俗称为“金钉子”。其中,二叠纪是古生代最末一个纪,三叠纪是中生代最早一个纪。经过我国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终于将“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展型剖面和点”这一地质史上分量最重的“金钉子”落户我国的浙江长兴。经过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确定,它被认为是地质历史上三个最大的断代“金钉子”之一。  相似文献   

12.
原子的心脏     
原子好象一个舞台,各种角色喧鬧奔忙,运动不息。核子物理学家是这場戏剧的經常观众。他們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卢瑟福首先发現原子核到現代核物理学的三、四十年中間,才算清楚地认識了一些演員,看懂了一些情节。头一名角色是电子,它圍繞着原子核旋轉。它  相似文献   

13.
我們的地球象一个久經折磨的老人,在它的表面布滿了皺紋和裂縫,这是它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經受了許多变动的痕迹。有些弯弯曲曲的岩层,它們象馬鞍形或呈其他凹凸起伏的形态,这就是折皺构造,組成这种构造的基本单位是一个一个的弯曲,被称为折曲。地壳中的裂縫也不是少見的現象,有些裂縫仅仅是裂开,裂縫两边的岩石沒有沿裂罅面发生位移,被称为节理;另一类裂縫两边的岩  相似文献   

14.
在我們头頂上是深厚的空气“海洋”(图1)。在这个“海洋”的底部,地面上1公里以下的近地层大气,受地面的影响很大,它的物理性质如溫度、气压、流速等,随着高度和时間而急剧地变化着,并且直接影响着地面上的生物。1公里到50公里之間的大气,受地面的影响比較小,称为自由大气,一般的天气現象都发生在这里。50公里  相似文献   

15.
苏联在和平利用原子能方面,走在其他国家的前头。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电站是1954年6月在苏联开始發电的,它已經順利地工作了兩年。根据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指示,苏联將“在第六个五年計划期間大大地扩大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在1956—1960年間建設总發电能力为200—250万瓩的原子能电站。”苏联还要“开展为运輸業建立原子能动力裝备的工作。制造裝有原子能發动机的破冰船。”原子能的广泛、深入的和平利用,將使人类許多美好的幻想能够实現。原子能發动机目前,我們在發动机方面,主要是使用蒸汽發动机和內燃机。現代蒸汽發动机和內燃發动机所产生的能量,是从燃燒化学燃料(煤或石油)取得的。在燃燒过程中,变化是發生在原子的电子壳層  相似文献   

16.
中生代是地球史的中古阶段,也是生物发展的中期;它长达一亿五千万年,约为古生代的五分之二,距离现在大约是从七千万到两亿二千万年。中生代包括三个纪:三迭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在这一代里,地球上经历了许许多多重大事件和变化,它们在中国大地上的反映,最主要的要算海浸区的退缩,陆地的扩大,频繁的造山运动,强烈的火山喷发,以及巨大的爬行类动物的发展和灭亡等等。最后一次海浸在我们看来是牢固的地壳,在许多地方却受着一种极为缓慢的上升和下降的交替作用。在这种作用  相似文献   

17.
1957年10月4日,苏联發射第一个人造地球衛星成功,一个月之后,在11月3日,苏联又将更大的載有試驗动物的第二个人造地球衛星成功地發射到地球的上空。这第一个和第二个人造衛星的發射,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科学技术發展的新紀元,也是人类征服宇宙的新紀元。人类将不再只是地球上的生物,而且将是宇宙的生物;人类将不再只是地球的主宰,而且将是宇宙的主宰。这是苏联的伟大胜利,也是全体社会主义国家和全体进步人类的共同胜利! 人造衛星是現代科学技术成就的結晶。关于它的一切已經引起了人們極大的兴趣。这里,我們来談一談人  相似文献   

18.
国药中所谓之“龙骨”,就是脊椎动物的骨骼化石。化石是鉴定地质年代的最可靠的证据,因为每一地质年代有每一地质年的代表生物。比如按动物来说,原生代是无脊椎动物时代,由古生代的志留纪起开始繁盛了鱼类,至石炭纪开始繁盛了两栖类,至中生代初期开始繁盛了爬行类,至新生代的第三纪初期开始繁盛了哺乳类,至第三纪晚期有了人类出现。生物演变的规律是由简单趋於复杂,所以化石不仅是鉴定地质年代的最可靠的证据,同时也是研究生物演化的必须材料,因为每件化石都代表着某一  相似文献   

19.
苏联成功地向高空發射了两颗人造衛星,这是一件大事,这件大事也給天文学的研究工作开辟了一条新的广闊的道路。我們一向是在地面上观測天体的,而天体的光綫在到达我們的眼睛或者是天文望远鏡的鏡头之前,必須先穿过一層包围着地球的大气。当天体的光綫从这層地球大气穿过,大部份的光线都被地球大气所吸收,只有波长从2,950埃[注]到20,000埃和波长从1厘米到30米两个范围以内的天体輻射,才能够穿过地球的大气到达地面上来。有人把这两个波长范围叫做地球大气的两个窗戶。現在,人造衛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把这两个窗戶扩大,使我們能够对所有波长的輻射进行研究。一般認为,地球大气的上層,是在一千公里左右的高度,而过了三百公里以后,地球大气已經十分稀薄了,  相似文献   

20.
从天文学角度研究地球我們的地球是一个40多亿岁的年輕行星,它有一个皺紋裂縫纵横交錯的粗糙的表皮——地壳。对于半徑六千三百多公里的地球来說,厚15—70公里的地壳不过是一层薄皮。地壳处在經常的运动中,有的地区漸漸升高,有的地区漸漸下降。升降交替进行,从久远的年代看来,仿佛有一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