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张琳 《大观周刊》2011,(7):15-15
张艺谋的《山楂树之恋》让众多的都市痴情男女对“纯爱”充满向往,幻想着某年某月的某天,也能遇见心中的那个他,谈一场干净纯粹的爱情。不知是应观众所求,还是电影本身所需,电影《芳香之城传奇》打的就是“纯爱牌”。  相似文献   

2.
不同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和《同桌的你》等以追忆、怀念、致敬青春为主题的纯爱校园电影,《左耳》是一部以复仇、救赎、成长和追求理想为内容的青春电影。影片按照情节发展变化的顺序展示了张漾等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了平实的人性特点,彰显了青春电影丰富而独特的主题内涵。  相似文献   

3.
色彩在影视制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色彩运用技巧也是电影的重要表现方式,合理的安排色彩和布局,往往能更直观的表达导演的意图,增强情节的推进,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让观众更深刻的感受到电影的魅力.可以说,色彩是贯穿电影始末的语言,好的色彩更是对表达电影的内涵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分别从影视技术和表达两方面分别论述了色彩在其中的作用,旨在以此阐述色彩对影视的重要性与意义,浅析色彩对电影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色彩是艺术作品的灵魂,随着文化发展,人们对色彩的需求也越发的不满足。有着色彩的作品,就有色调的存在。色调是人眼和大脑产生的一种生理现象,是色彩特点的集中表现。电影是将色调的作用发挥到极致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色调是电影的色彩灵魂所在。本论文从色调的概念出发,阐述了色调产生的和谐,通过与影片《布达佩斯大饭店》相结合,系统地论述了导演韦斯·安德森常用的各种类型的色调在其影片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电影艺术(或称"影视艺术"更全面些)是综合性艺术,也可以称它是一种视听艺术。电影美术是电影这门综合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构成一部影视作品(影片、电视剧)造型的重要因素。它的造型作用,则在于把银幕(荧屏)画面中的色彩、线条、形体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影视剧作中的形象逼真性、典型性、运动性的电影特性要求,用可视形象去触动、感染观众。——寇洪烈[1]色彩是一般人最直观感知的事物,我们对色彩的感悟能力既直接,又微妙。在影视创作中,美术师巧妙地运用色彩来表现艺术,使影视画面能够与观众内心世界产生微妙的共鸣,这种方式已经为许多导演大胆使用。1990年,张艺谋与杨凤良合导的电影《菊豆》中,色彩的运用已经成为佳话和典范。  相似文献   

6.
自彩色电影诞生以来,色彩就在电影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色彩作为电影视觉语言中一个重要的造型元素,除了更真实地再现现实世界,也承担着奠定影片视觉风格、刻画人物、渲染环境氛围、象征等功能。本文以电影《剪刀手爱德华》为例,分析色彩在电影中的美学功能。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1月11日,台湾著名网络文学作家九把刀在西单图书大厦举办《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以下简称《那些年》)新书发布会,并就纯爱小说《那些年》与同名电影的相关话题与全国各地媒体记者进行了广泛交流。2011年九把刀亲任导演,执拍同名电影《那些年》,在香港、台湾及东南  相似文献   

8.
相对于传统电影的连续情节及完整叙事,王家卫的电影更多的是通过碎片式叙事手法来呈现一种电影气氛和人物的情感状态,在他的影片中,总是通过散碎的细节、色彩的变化来表现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情感与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9.
早在1938年,前苏联著名电影理论家爱森斯坦就曾提出过,电影中的两个画面组接在一起,绝非是它们的简单之和,而是产生了一个新的含义。另一位前苏联电影导演库里肖夫也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一个表情中性的男子的近景画面分别接可爱的小孩、棺材里的女人和一碗食物三个画面,结果这个男子的表情就表现出了三种截然不同的感情色彩:善良、同情、饥饿,其结果也证明了爱森斯坦的理论,这就是蒙太奇理论。蒙太奇理论不仅创造了电影,同时也验证了一条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即“系统大于各部分之和”。  相似文献   

10.
色彩是电影艺术的构成元素之一,色彩即感情。而导演张艺谋更是善于运用各种色彩为电影加分,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本文从张艺谋电影中的各种色彩着手,分析电影画面色彩的含义,表达的情感以及带来的艺术效果,从中探索色彩与电影的关系,引出对电影中色彩使用的思考,探究电影深层次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李醒岚 《新闻世界》2011,(8):265-266
电影从黑白片进入到色彩片时代,银幕影像发生了质的变化。从国内外大量优秀影视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电影的色彩创作取向已经从单一的客观色彩运用向多元化的主观色彩运用转变。利用不拘一格的色彩创作,赋予电影色彩深刻的美学意义。作者在对各种风格的影片进行色彩美学风格分析的同时,探求电影的主流色彩美学创作理念,给予今后电影的色彩美学创作更多的创作空间。  相似文献   

12.
在日常电视、电影艺术中,画面色彩除了能带来视觉的真实感之外,它还是一种有力的造型和构图手法,更重要的是,它还常常作为一种表现手段,用来表达作者的情感,营造画面气氛,烘托任务情绪,塑造人物形象,有些作品甚至会把色彩作为重要的的叙事和表现手段。本文将从以下几点浅谈电视摄像画面色彩控制表现的作用和手法。  相似文献   

13.
吕瑞娟 《青年记者》2017,(11):60-61
中国动漫电影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并且在动漫创作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创作出了一批极具本民族风格的电影动漫作品.中国动漫电影注重对于色彩等视觉上画面的把握,并采用色彩隐喻的手法塑造电影中角色的个性,在叙事上用隐喻的手法来表现电影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流派,出品了像《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等一大批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到了上世纪90年代,外国动漫电影作品开始涌入中国,对中国动漫电影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国动漫电影逐渐失去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走向了一条“四不像”的道路.本文从中国动漫电影的视觉色彩隐喻出发,分析电影色彩与隐喻之间的关系,为国产动漫电影如何发展民族特色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理论“空间转向”的影响下,近年来,我国区域电影研究得以展开,这使得中国电影的研究从以往注重时间与代际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空间区域划分的逻辑之下关注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地缘空间与电影生产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区域电影”维度对我国福建电影进行历史溯源,以及对其地域景观、文化肌理展开梳理,探索福建电影所焕发出的具有鲜明区域色彩的美学风格,不仅可以给予闽产小众的福建电影得以正名的机会,挖掘福建电影中深厚的民族属性和文化属性,同时这也为电影史研究提供了一种可参照的理论工具和有效途径,在“区域”维度拓展中国电影学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5.
数字技术正以超出人们想象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为了理清数字时代电影字体与色彩新的创作要求,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抽样、统计,对数字时代电影的文字与色彩视觉传达的特性和要求做了归类,并结合优秀电影创意过程,透析出了符合数字时代需求的电影文字与色彩创意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这将是数字时代电影字体与色彩创作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电影《八佰》虽然是一部主旋律影视作品,但导演管虎在电影中运用了大量现代工业电影拍摄与制作的艺术技巧,并借助了光影、音乐、色彩、镜头等多种视听元素,将1937年发生在四行仓库的一场中外罕见的战争史实,以一种诗意化的写实风格呈现在银幕之上。此影片传递了人生价值、书写了人文情怀,是一部具有强烈诗意美学风格特征的现代工业化主旋律电影。  相似文献   

17.
索菲亚·科波拉凭借电影《牡丹花下》(The Beguiled)在2018年的戛纳电影节摘得了最佳导演奖,但这部隐含着女性主义色彩的电影却备受争议。导演在电影中着重表达女性与男性博弈过程中的软弱和迷茫,这也为女性主义者的思考与追寻提供了一个答案。  相似文献   

18.
色彩原本属于绘画的“语言”,随着色彩在各个领域的普及,已被运用得十分广泛。但是在影视节目中,把它提升到“造型”层面上来,目前并没有被大多数人所认识。如何发挥色彩的作用,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色彩在影视作品中具有多种功能色彩作为画面语言的一种,在电影、电视创作中,同其它造型语言一样,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环境色彩中获取象征意义。影片《黑炮事件》对环境色彩的运用恰到好处。比如,工厂的墙壁、大卡车等都是红色;饭店中的地毯、餐厅的桌布、小汽车也是红色;而会议室的墙壁、桌布、窗帘则是白色。红色代表了大工业、现代化生活…  相似文献   

19.
尹婷婷  方明 《新闻世界》2009,(7):170-171
《假如爱有天意》是一部唯美的爱情电影。该影片在画面的光与色、段落的色调配合及主观表意性色彩结构等三个方面,展现了色彩的丰富涵义。同时影片运用独到的叙事手法,在分段交叉式的叙事结构中巧妙地将人称进行转换,藉由插叙与倒叙的结合解决时间交错问题,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文对该片的色彩运用与电影叙事手法进行了解析,希望对电影创作者能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0.
<正>谈及当代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张艺谋是无法回避的。他执导的作品,在中国影坛开创性地把影像风格化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自他以后越来越多的中国导演将镜头对准传统文化,挖掘带有中国印记的电影符号。称其传奇也好,神话也罢,张艺谋凭借着自身在影像上独树一帜的风格特点成为了中国电影的代表人物。在影像风格的塑造上,色彩是张艺谋一次次颠覆观众观影经验的最重要的方面之一。他总是倾向于使用某一种高纯度、高饱和度的色彩,并用颜色来控制画面的信息传递,传达影片的主题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