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张颖 《新闻爱好者》2010,(1):101-102
近几年,网络世界的“繁荣”给社会带来重大影响。其中,网络舆论的快速发展最值得我们关注。在网络上揭露的种种重大事件、“瞒报”丑闻使地方政府部门开始意识到“纸是包不住火的”。社会现实不再只是单方面丰富网络舆论的内容.反过来.网络舆论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阵势在网络构筑的公共话语平台上发出自己强有力的声音,并化身为一种可以看得见的力量改变着现实社会。网络舆论与社会现实发生了频繁而具有现实意义的互动。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构筑了一个拟像世界,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通过对网络舆论传播的描述与分析,指出网络舆论在传播中产生复杂性理论的"蝴蝶效应"现象,即个别的、偶然的网络舆论,演变成巨大的舆论势场,对现实社会产生实质性影响,从而彰显网络舆论的传播特性。针对网络舆论传播所显现的复杂性理论的"蝴蝶效应",提出了三个层面的应对启示:①现实问题是网络镜像世界的根源,任何网络舆论根本上是人们对现实诉求的网络表达。②舆论传播中的"蝴蝶效应"促使管理部门积极地面对舆论传播中的不确定性,培育对网络舆论的敏感性、开放性和包容性。③尊重并关注网络舆论中网民弱小又强大的"蝴蝶力量",促使"蝴蝶力量"的良性显现,捍卫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成为反映舆论的重要载体,在一系列网络热点事件中,网络舆论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并且以其独特的方式和不容忽视的力量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国网络舆论发展中几组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舆论是多种社会因素复杂互动的结果。研究网络舆论,需要将它放在更宏观的社会环境下,深入地研究它与其他社会因素或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结果。在中国网络舆论的发展中,有几组关系是值得深入关注与思考的。从网络舆论与现实民意的关系来看,网络舆论并不等于现实民意,但它是观察现实民意的一个重要的参数。从网络舆论与网络暴力的关系看,网络舆论中确实存在着一定的暴力现象,但这种现象是社会舆情的一种反映,不能简单以制止网络暴力为理由来阻止网络自由表达。从网络舆论与司法独立的关系来看,网络舆论不应该干扰司法的独立,但是舆论作为一种监督力量应该有助于推动司法的公正。从网络舆论与传统道德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与全球化进程中受到冲击,表现出了一种自我纠结的困境,这种困境在网络舆论以及网民的行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网络舆论八个易爆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媒》2008,(4)
现实社会中的矛盾几乎都能在网上形成舆论热点,网上舆论开始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有关部门对网络舆论的专题调研发现,互联网热点话题比较容易集中在八个方面爆发:  相似文献   

6.
网络舆论曾经作为积极的力量对社会作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从"孙志刚事件"开始,网络舆论日益被人们关注。然而,一些热点事件经过网民的激烈讨论后,网络舆论往往偏离了人们所期望的轨道,走向了极端。它以一种具有巨大破坏性力量的面目出现,形成网络舆论暴力,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本文从传播学视角,着重解析导致网络舆论暴力形成的各种因素,以为探讨解决之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网络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舆论力量出现,有其巨大的生命力,但也有其不成熟、不完善的一面,如果媒体理性地加以引导,并且与报纸媒体结合,形成合力,将更好地转化成现实的舆论力量,发挥其社会影响力。燕赵都市报冀东版每周一期的舆论版面与唐山论坛的互相借力摸索出一点经验,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与网络的舆论竞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锻造出一种新的舆论形成机制,对当今舆论生成格局产生巨大影响;在此背景之下,广播电视的舆论引导理念、模式与方法受到巨大挑战.本文对舆论引导新格局下广播电视与网络的竞争态势作了具体分析,并从体制和技术方面对其原因进行了初步探析,认为广播电视长期秉持的舆论引导理念在网络的冲击面前显得乏力,其舆论引导能力的提高具有现实迫切性.本文同时指出广播电视在社会舆论建构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及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的普及与民主法治社会的建设,使公众关注参与社会公共事件讨论的热情日益高涨,网络舆论作为一种新的舆论形式开始进入公众的视野.如今,网络舆论发展迅速,在其推动下得到解决的社会问题与日俱增,它正发挥着不可低估的力量.因此,本文以"红黄蓝幼儿园虐待儿童事件"所引起的网络舆论为案例,分析网络舆论的特性,并从意见领袖的作用和议程设置理论以及传统媒体的效用出发分析如何进行舆论导向.只有充分发挥网络舆论的积极作用,才有利于构建健康和谐的网络秩序,进而推动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0.
网络舆论环境中的媒体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琦 《新闻实践》2009,(8):74-76
自从网络论坛红火之后.由网络引发的舆论事件就不断出现,而近期出现的官员公费出国旅游、南京天价烟局长、河南王帅案、罗彩霞被冒名案等等,在网上网下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形成了一种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互动的舆论格局.网络论坛、虚拟社区成为大众媒体的新闻线索库和舆论策源地,网络舆论通过大众传媒下网落地,真正成为影响现实社会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本文所要探讨的是,网络舆论的落地机制以及新闻媒体在这个过程中所应该保持的理性.  相似文献   

11.
网络推手及网络信任危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者按: 网络舆论往往被人们认为是无序、芜杂和自发的草根表达,在许多人心目中像是一个"童话王国"的嬉笑怒骂.然而,随着络绎不绝的网络话题、网络事件、网络人物遁现社会现实,这才开始刮目相看网络舆论场的"中国特色". 事实上.很少有人察觉到这个平台和数据库的混合体的背后,蛰伏着各种"隐身"的网络控制力量,把一个看似"乌托邦"的网络舆论场搅得风生水起.这就是所谓的"网络推手".  相似文献   

12.
彭榕 《编辑之友》2016,(9):65-68
网络舆论始于典型性的网络议题,普通网民在网络舆论发展过程中用“小力量”汇聚了“大能量”;在典型网络议题产生、网络舆论发展、网络舆论诱发网民现实行为等不同阶段,网民的同群效应起重要作用;网络环境的虚拟性、隐蔽性及网络社交媒体的“熟人传播”特征,是网民同群效应产生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网民数量的激增,网络舆论已成为社会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事件本身的发展和解决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本文以"郭美美事件"为例,着重分析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以及网民在舆论形成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同心理状态,继而探究网络舆论对事件和社会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网络舆论逐渐成为普通大众发表社会舆论的主要表现形式,通过分析和总结近五年关于网络舆论引导的相关研究,将其划分为三种主要研究类型进行概述:以不同理论为内核的网络舆论引导研究、突发事件及高校环境下的网络舆论引导研究以及关于不同引导主体的网络舆论研究。当下及未来,引导和管理是网络舆论研究重点,结合舆论本身所涉及的各种学科理论的综合性研究,并着眼于网络舆论所面临的切实社会现实,进而对涉及的问题究其深刻内在成因,探索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网络舆论是一种新型的舆论形式,它是指网民对于自己所关心话题,以网络媒体为载体,通过网络公共空间,公开表达的意见.在中国,网络舆论主要由网络中的媒体言论、论坛(BBS)及新闻跟帖以及微博等共同反映与形成.在现代传播环境之下,大学生使用互联网并在网络上表达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越来越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并形成了具有大学生群体特征的网络舆论行为.从“哈警察打人事件”到“躲猫猫事件”,从周久耕“天价香烟”案到河南“灵宝跨省抓捕发帖人王帅案”等等,这些著名的网络事件的传播和解决,网络舆论尤其以大学生为代表的网络舆论以其独特的方式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论网络媒体的舆论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网络媒体借助其技术优势已成为媒体舆论监督的生力军,它不仅带来了个体话语权的革命,而且在推进我国民主政治进程以及整合传媒力量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在分析我国网络舆论环境的基础上,论述了网络媒体的特征以及舆论监督的独特优势,探讨了网络舆论监督的原则以及如何构建主流舆论。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在网络普及、上网者有充分自主话语权以及拥有共同关注话题事件的基础上,使得在社会交往中处于弱势的大众群体获得了平等的话语权。大众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形成了对某一事件的认识状态,甚至将传统媒体也引入其中,从而所形成的舆论态势在现实中产生了莫大的效力,而这种不容忽视的效力的存在,将对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主流新闻网站的功能不同于一般的商业性门户网站,其发展重点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而非商业利益。而在网络新闻的传播过程中,许多不同的力量因素参与其中,如果意见力量分布不均衡则很容易导致网络舆论传播方向的转变,进而影响到网络舆论的发展。近年来,人民网和新华网等主流新闻网站相继进入全球网站百强行列,它们在改善网络新闻秩序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但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舆论环境,主流新闻网站在舆论引导方面仍然面临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9.
网络环境下的舆论建构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议题的集中向意见的整合过渡,是网络舆论建构的重要环节,但它只是一种表层呈现,其建构的深层动因源于舆论主体的态度指向和情绪表达.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镜像,对网络舆论的解读需要将其置于现实社会的空间环境中,网络舆论的建构过程对现存传播权力造成巨大冲击,使社会关系的重构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0.
网络舆论要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近年来发生的众多网络事件可以看出,网络舆论对于事件的推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舆论与传统媒体舆论相比,舆论主体之一的网民,常借助互联网开展人肉搜索、集会等群体性事件,给舆论客体的个人或组织造成巨大的现实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