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高涛 《新闻世界》2010,(4):108-109
"灾难是人类的影子"。不管人类在文明的进程上走了多远,灾难总如影随形,"或浓或淡",或长或短。叙事作为我们了解、建构世界,剖析、定义、诠释自我的重要途径,也是报道新闻传播信息的重要方法。本文以"5.12"汶川大地震的报道为例,从新闻报道的时间、视角等出发,探讨灾难报道如何通过叙事策略来优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电影的共同体叙事往往聚焦于民族题材电影,其实中国灾难电影具有众多的共同体元素,却较少有这方面的研究。中国灾难电影具有血缘共同体、国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情感共同体等叙事模式,体现出较为鲜明的中国文化特征。这些共同体叙事大多是交织在一起,体现出中国灾难电影共同体叙事的复杂性。中国灾难电影的共同体叙事也存在叙事冲突不足、叙事话语单一以及生态共同体叙事缺乏等。  相似文献   

3.
付晓晓 《新闻世界》2014,(7):266-269
中国大陆主流媒体在报道灾难事件时常采用英雄叙事的话语策略,塑造关于灾难的特定话语。不同历史时期的灾难话语因具体社会情境而变化,与意识形态密切勾连。在依附于意识形态的总体逻辑之下,灾难报道的英雄叙事可以起到遮蔽社会失序状态、动员社会大众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洛朗·理查森说:“叙事是人们将各种经验组织成现实意义的事件的基本方式。”我们了解、解构、建构世界;剖析、定义、诠释自我的最重要的途径便是叙事。重大灾难新闻具有突发性、显著性、。异常性、重要性等特点.很容易构成连续性报道和深度报道的重要内容。在灾难新闻写作中运用叙事策略,增强其可读性,提高受众关注度,也提升媒体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灾难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新闻报道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领域。如何应对和克服种种灾难,成为人类、民族、国家所面对的共同主题,也是新闻媒体发布灾难消息时应认真考虑的问题。本文拟运用叙事学理论与研究方法,以2008年胶济铁路交通事故和四川汶川地震灾难新闻为例,探讨灾难报道如何借用文学叙事的手法来优化传播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与变化更迭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公共传播的格局与模式。在“生命共同体”理念下,以自然、生态为核心的公共传播叙事更加凸显人类命运的共同内涵和丰富的生态情感。基于“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公共传播叙事需要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命运共担的角度扭转叙事的逻辑,关注生态理念与生态事件,充分挖掘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价值,强调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的情感联络。以公共传播叙事策略的转变与完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与发展的责任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应对,以此全面推动生态对话机制的建设以及“生命共同体”的达成。  相似文献   

7.
人们都认为,新闻作为事实的报道和传播,借助的是叙事手段。任何信息都是事实的传播,对整个新闻事件,如果没有叙事就无法把信息传递给受众,所以叙事是构成新闻必不可少的体式。本文以"习近平访韩"事件为例,选取《纽约时报》、新华社和中新社的报道,从新闻叙事视角、新闻叙事顺序和新闻叙事表达,这三个方面比较中西新闻叙事方式的差异,以及探讨如何改进叙事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陈雷 《青年记者》2022,(4):93-94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中自媒体生产发布的短视频传播广泛,以碎片的形式拼凑完整的灾难景象.因其叙事主体从专业新闻生产的全知视角转为灾难经历者第一人称的内聚焦叙事,加之影像视听元素的放大效应,极易唤起观众的现场体验感并产生恐慌等负面情绪.专业新闻从业者在灾难短视频的影像叙事中要加强把关,对自媒体信息进行鉴别与释义,塑...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新闻传播活动是人类主要的文化传播方式,新闻传播从业者则是文化产品的"把关人"和"传送者",他们担负着反映社会的真善美,抨击假恶丑,通过舆论引导实现人类精神文化的根本任务。灾难新闻是以"灾害孕育、发生、发展、危害及预防、抗灾、减灾等人类与之斗争为题材的新闻题材。”灾难报道题材可分为:“自然灾难报道和人文灾难报道”,在近些年的新闻中人文灾难事件的发生频率远多于自然灾害,如空难、海难、火灾、爆炸、恐怖暴力及其他个别意外事故的发生等。  相似文献   

10.
王豪 《今传媒》2020,(4):127-131
在信息爆炸、新闻“速朽”的新媒体时代,新闻事件回访报道的缺乏越来越普遍。在新的传播形态中,回访报道的叙事建构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本文结合了数篇优秀的回访报道,以新闻叙事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研究了新媒体时代回访报道在叙述者、叙事视角和叙事方式三个方面的叙事特点。当下,回访报道已成为一种全面的、整体的重新反观,关注回访报道怎样被讲述,对重拾“记录”的力量,完善我国新闻报道体系与增强传媒公信力有着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11.
所谓“叙事”,就是对一个或多个事件的叙述,它既离不开事件,也离不开叙述。叙事主要体现在文学领域,或如杰姆逊所言,叙事最好的研究对象是故事、传说和小型的文学作品。但对新闻文本而言,叙事也同样重要。经济新闻的策划与报道中,采用何种叙事手段和话语策略与传播主体所追求的传播目的和传播效果有直接关系。根据叙事学的相关理论,叙事学可以分为故事、话语、叙述三个层次。笔苦也将沿袭这三个层次,以媒体对北部湾经济区的宣传报道及其效果为例,分析叙事策略对经济新闻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金莹洁 《新闻界》2003,(5):19-20,46
我国学界对于深度报道的研究已经非常充分,而从叙事学的角度来关照深度报道的研究目前还非常少。叙事与人类历史一起产生,遍及于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任何地方。新闻报道作为对社会现实的客观记录,作为人类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无疑也是一种叙事的作品。本文将以叙事学研究的几个重要内容来作为分析深度报道文本的切入点,以期发现深度报道独特的叙事手法和叙事技巧。一、叙事学分析深度报道的可行性非虚构非文学的纪实作品同样也要讲究叙事技巧,这似乎不必有太多说明。都说“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而流传千古的伟大史学著作《史记》除…  相似文献   

13.
数字时代的融合新闻报道是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实践的重要文本载体,以“脱贫攻坚”为代表的重大主题报道已逐步从本土议题走向国际视野,有关脱贫攻坚的国际新闻报道可被视为国际传播领域中一项重要的国家叙事实践。本研究基于数字新闻学和叙事学等理论,考察以CGTN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在客户端和国外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脱贫攻坚”主题报道。研究发现,脱贫攻坚叙事在命题、策略和画面上呈现从“攻坚”到“共建”的叙事转向和语态拟合,包括短视频叙事在内的数字叙事形态突出冲突性和趣味性并通过叙事命题的精细化设置实现国家叙事的话语创新。国家叙事可被视为“一种新型公共关系”,国家叙事的元叙事、叙事主体性以及如何在“内外”和“中西”之间重塑理论张力,是拓深国家叙事理论体系的重要面向。  相似文献   

14.
赵利利 《新闻前哨》2015,(3):40-41,61
在灾难新闻报道中,我国主流媒体习惯将民族文化中的原型意象融入到新闻的叙述话语以唤醒受众的集体无意识,发挥群体在场的精神凝聚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价值观念的日益多元,程式化的报道方式很容易激发受众的对抗式解码。本文以人民日报对云南鲁甸地震的报道为例,以荣格原型理论的相关内容为理论基础来进行灾难报道中战争英雄原型的再现分析,指出灾难报道中的原型叙事困境,以期对新闻报道实践提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深度报道是纸媒转型的有效路径之一,深度报道的形式特征也给讲“故事”提供了空间.深度报道要讲好“故事”,首先要考虑选题本身是否适合讲故事,在此基础要讲究叙事,并灌注人文意识以增强深度报道的传播效果和张力.  相似文献   

16.
新闻是一种叙事文体,是现代人类用以记载最重要经历和事件的方式。不过,现今的新闻似乎渐渐悖离了叙事的本质。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克拉克和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森斯特,在联合出版的《极速》一书中就“抱怨”新闻报道的“事实”太少,认为媒体空间被大量的“评论、聊天、猜测、意见、争论”所占据。他们在分析了美国“克林顿绯闻”的报道后发现,有41%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而是分析和意见。庆幸的是,这一状况已经引起了新闻传播研究者和实践者的重视。20世纪90年代中期,传播研究者开始注意到“新闻与说故事”的关联性,并把新闻直接描述为具有叙事…  相似文献   

17.
蔡海龙 《当代传播》2011,(4):108-110
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活动是以相应的技术手段为基础的.就电视媒体而言,其进行新闻叙事活动的基本手段是制播技术.电视制播技术的诞生为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带来了新的形式,并且随着它的发展进步,电视新闻在叙事时空、素材、形式等方面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隋岩  徐晨 《现代传播》2016,(4):13-20
叙事本身就是一种传播,能够传播的叙事才是成功的叙事,叙事与传播相互依存、交相辉映,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伴随互联网媒介的迅速发展,信息大爆炸重铸出一个全民叙事、全民传播的时代。探寻传者叙事之规律将有益于传播与叙事共赢,把握不同传播形态中传者叙事的特征、选择适宜的叙事视角、恰当利用断点点燃叙事,对于传者而言至关重要,因为传者完全可以通过叙事与传播解读和重构时代。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对灾难报道一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意见,此类题材的突发性、负面性和社会性对新闻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记者在采访写作中要选择合适的叙事视角,既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又要合乎时宜、合乎受众的心理需求,以最佳的方式把受众最需要的信息传达出去。汶川大地震中的新闻报道数以万计,本文以新华社记者朱玉的汶川大地震报道为分析文本来阐述优秀灾难新闻报道应该具备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主流媒体迎来建党百年成就和经验报道的高潮。其间,中国新闻社推出的“中国共产党的‘十万个为什么’”系列报道,以时态、叙事、话语的融合创新,初步探索形成一套建党百年的报道框架,在国内外传播中取得了突出传播效果,对于我国政治传播、时政报道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