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选秀与格局     
选秀是一场秀,也是一个局。好的透秀带来票房和球队的长治久安,烂的选秀会破坏球队的重建计划。也许一个人将改变一支球队的命运甚至变成NBA的将来,就像是1984年的乔丹,1992年的奥尼尔,1997年的邓肯,2003年的詹姆斯。选秀场就是英雄的点兵场,从踏进NBA之后,秀场也就变成了战场。  相似文献   

2.
NBA课堂     
NBA选秀制度简介为了保证联盟各支球队的实力水平不致相差太悬殊,从而增加比赛的精彩激烈性和可看性,在每年的总决赛之后,NBA都会在6月下旬举行一年一次的“新人选秀”大会。参加“选秀”的新人一般是全美各大学的学生,他们通常是NCAA全美大学生篮球联赛上的佼佼者。最近十年来,很多大学没有毕业,甚至还在上高中的球员也纷纷参加“选秀”,让NBA的选秀更  相似文献   

3.
NBA的比赛素以精彩激烈而著称,它的每一场比赛的争夺都相当紧张,很少出现一边倒的状况。甚至战绩最佳的球队与战绩最差的球队交手也经常冷门迭爆。今年4月,中部赛区排名最末的多伦多猛龙队难以置信地以109:108险胜“老子天下第一”的芝加哥公牛队,猛龙队取胜的功臣是1995年选秀的新人斯图达米尔。 每年6月末,在总决赛结束后一周,NBA定期召开选秀大会,为各个球队“输血”。NBA规定,上个赛季成绩最差的球队或新组建的球队拥有优选选择权,这样,新人中实力最强的便充实到各个弱队中。新赛季的竞争中,  相似文献   

4.
闫艺  徐卫东 《体育学刊》2008,15(3):36-39
运用经济学方法分析NBA选秀的制度,得出以下结论:NBA选秀是选秀球队、选秀球员、选秀球员经纪人三方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选秀球员和自己经纪人的有限理性限制了选秀球员自身的发展;NBA选秀球队和选秀球员经纪人的信息不对称对选秀球员的发展不利;NBA选秀球队、选秀球员以及选秀球员经纪人的机会主义倾向是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NBA课堂     
NBA选秀抽签 NBA主管人员委员会于1984年6月在盐湖城举行会议,当时他们投票决定无缘进入季后赛的球队选择第一轮新秀的顺序。这一制度始于 1985年。而在此之前的1966-1984年之间,东西部战绩最差的球队将通过抛硬币决定谁获得首先选秀的权利。在NBA选秀抽签当中,常规赛战绩最差的球队最有可能获得第一选秀权,而无缘进入季后赛的球队  相似文献   

6.
姚明在美国的成功,对于NBA各支球队来讲,CBA就像是一个富足的金矿,而易建联则是这金矿中最熠熠放光的一颗。离一年一度的NBA选秀大会开幕日期越来越近,中国球迷对易建联进入联盟后,会被哪支球队挑中也越来越感兴趣。  相似文献   

7.
喧嚣归于沉寂,沉寂转回喧嚣——这是NBA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轮回。随着新赛季的日益临近, NBA转会市场也像一壶被烧开的滚水,再次发出躁动的响声。既然NBA是一场生意,就有赔有赚。别看各队的老板和经理们在这个名利场上浸淫多年、阅人无数,但依旧没有炼就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会失误,会“走眼”,会出“昏招”。最近,美国NBA评论家哈兰·斯切雷伯就撰文对NBA30路诸侯近年来在交易和签约中的失误进行了汇总点评。他把这些球队的失误分为“不经意”的小失误和“真正意义上”的失误两种。1984年选秀大会,开拓者队将萨姆·鲍伊排在乔丹之前的结果在今天看来是不可想像的,但那是当时选秀者的感觉——选秀本身就是一场对未来的赌博,从这个意义上说,选秀场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失误;魔术把奥尼尔送到湖人,更多是从薪金考虑的被迫之举,也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失误。“真正的失误,必须在当时已经造成后果。是那些决策者本想改善和提高球队的水平和实力,但结果却恰恰起了反作用。”然而,“小错”也罢,“大过”也罢,这些可笑可叹的“走眼”之举,在NBA近年来各队的历史上也并不鲜见,对各支球队的发展造成了或多或少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荡漾  王松涛 《当代体育》2011,(48):64-66
联盟中不乏没落的天才球员,然而莫里森身上发生的一切却令所有人都失望了。他满世界换了无数的球队,但令人震惊的是,这位前度探花秀所谓天才却从来都没有发挥过。准备好了吗?亚当·莫里森的悲惨故事即将开始了。真要好好说起自己时,莫里森却不知道应该从何说起了。事实上,他以大学时代的天之骄子身份进入NBA之后,噩梦就一直伴随这他。从2006年选秀大会上夏洛特山猫队的万众瞩目的探花秀,到2008年一场与湖人队的季前赛令  相似文献   

9.
每年的选秀大会当天都会有球队间涉及新秀的交易产生,NBA的残酷性在第一天就展现在菜鸟们的面前。而随着球员市场开放,更多的交易中会出现新人的名字。很多时候,这些新秀甚至不能成为交易的主角,而只是球队大买卖中的附属品。第二轮被选中的新秀更是命运多舛,被交易的可能性大不说,到了赛季开始前,他们中的很多人干脆就被球队放弃。虽然近些年涌现出很多低顺位的优秀球员,但对于选秀顺位比较靠后的球队,他们往往只能通过球员交易摘得自己心仪的球员。就像挑选新秀本身就是一场赌博一样,这样的交易无非是将赌博的筹码加大。一些可怜的球队可能会因一时的利益而将自己选中的日后的超级巨星拱手让给他队。NBA选秀网日前列举出近十年选秀中十大有影响力的球员交换。  相似文献   

10.
1995NBADRAFT     
用14年的时间检验一届球员的成色,足够了。 1995年NBA选秀大会正逢两支加拿大球队进入NBA,所以NBA安排选秀大会在多伦多的天穹体育馆举行。当年进入NBA的那批球员中,目前只有7人还征战在赛场上,其中首轮6人,第二轮仅为1人。以历史的眼光看,1995年的NBA选秀大会是一届中庸的选秀.虽然不乏亮眼球员的涌现,但整体水平泛泛,58名球员真正能在所属球队担当领军角度的不过二三人而已。此种境况与第二年的“黄金一代”形威了巨大的反差。如若不是这一届有高中球员加内特支撑门面,1995的选秀很容易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人们的记忆中逐渐淡去。  相似文献   

11.
1995 NBA DRAFT     
用14年的时间检验一届球员的成色,足够了。1995年NBA选秀大会正逢两支加拿大球队进入NBA,所以NBA安排选秀大会在多伦多的天穹体育馆举行。当年进入NBA的那批球员中,目前只有7人还征战在赛场上,其中首轮6人,第二轮仅为1人。以历史的眼光看,1995年的NBA选秀大会是一届中庸的选秀,虽然不乏亮眼球员的涌现,但整体水平泛泛,58名球员真正能在所属球队担当领军角度的不过二三人而已。此种境况与第二年的"黄金一代"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如若不是这一届有高中球员加内特支撑门面,1995的选秀很容易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人们的记忆中逐渐淡去。  相似文献   

12.
话说2008年NBA的选秀已尘埃落定,各家收获不同。有的选到了心仪已久的对象,有的则还在酝酿进一步的交易,还有的选与不选根本就不很在意。每届新秀都是鱼龙混杂,各球队押宝时心思也各不相同,那么我们就分析一下这一届选秀中备家的得失,品评一下各球队做出如此选择的心理,正所谓:运筹帷幄选秀之前,决胜千里开赛之后,各位看官,请听我一一道来!  相似文献   

13.
篮球BBS     
姚明,选秀的N 种可能NBA每年都会有一次选秀,但今年这次是最受中国人关注的,原因没有别的,就是我们本土的姚明也来参加选秀了!国内媒体大肆炒作,球迷们欢声雀跃,姚明也自我感觉良好,仿佛第一个没在美国本土打过球的选秀状元即将产生——他就在亚洲!就在中国!就是我们的姚明!是吗?所以这期我们的话题就是围绕姚明和6月的NBA选秀。主题:突发奇想——姚明该去这支球队!发帖人:我心会扣篮姚明究竟该去哪支球队呢?有一天,我突发奇想,姚明应该去76人队!理由如下:1、姚明的技术风格跟老穆很相似,都是防强于攻;身体条件也很接近,都是瘦高竹竿型;姚明  相似文献   

14.
6月29日,2006年NBA选秀大会,美国麦迪逊花园广场。拉玛库斯·阿尔德里奇特意早早就来到了选秀大会现场,他佩戴的就是一条牛角黄色的领带,这也许意味着双方早已“命中注定”。当阿尔德里奇踏上选秀台的时候,他还给NBA总裁大卫·斯坦恩送了见面礼:一个德克萨斯州的精制帽子。像之前安排好的一样,来自德州大学的二年级学生拉玛库斯·阿尔德里奇在首轮第二顺位被芝加哥公牛队挑中,阿尔德里奇也因此成为今年NBA的“榜眼秀”。到这里,一切都按照预想的情况进行  相似文献   

15.
《篮球》2006,(8)
2006年6月28日。迈阿密空气中的总冠军香槟味道还没散尽,1300英里外的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一年一度的选秀大会就已在尖叫、喧哗、质疑和叹息中落下了帷幕。由于缺乏姚明,詹姆斯级别的超级菜鸟,2006年被业内普遍看作是 NBA 选秀小年,但这并不妨碍联盟30强的经理们殚精竭虑、明争暗夺地开采自己所看好的那座矿脉,并以此作为球队憧憬一个成功的新赛季的开始。一年之后,意大利状元会不会变成下一个米利西奇?火箭换来巴蒂尔的举动究竟是天才还是愚蠢?哪些球队会成为1984年的芝加哥,又有哪些会成为2003年的底特律?会有让人跌破眼镜的新秀吗?《阿甘正传》里说,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盒子里是什么口味——选秀的魅力,或许就在于此吧。  相似文献   

16.
NBA选秀每年都有,但在众多年份中能被称为选秀大年的寥寥无几。2007年的选秀大会,这应该算是2003年后最令人兴奋的一届,因为有奥登、杜兰特、诺阿、易建联的存在,谁能保证他们不会成为颠覆NBA既有格局的潜在力量?再看2003年的"黄金一代":詹姆斯加盟骑士改变了球队的命运,韦德已经拿到总冠军,安东尼每年都可以带领球队在高手如云的西部杀入季后赛……这一代的辉煌使他们成为今天联盟中不可或缺的主角。而2007这一代呢?这是否是继2003年后的又一个选秀大年?至少今年夏天与众不同,"2007一代"在影响力上对球队产生的波及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7.
中国赛见闻     
2008年的十月,NBA第三次来到了中国。显然,NBA在挑选来华球队方面是做了精心安排的,拥有中国球员易建联的雄鹿队VS进攻最火爆的勇士队,这是多么好的卖点!但事与愿违,阿联在夏天被交易到了新泽西,而勇士队也失去了快攻的发动者、球队老大拜伦·戴维斯。于是,2008NBA中国赛一下子变成了东部倒数第三的球队VS磨合中的西部季后赛边缘球队,成色大为降低。当然,能在家门口看一场原汁原味的NBA季前赛,对于中国球迷来说仍然有不小的吸引力,毕竟NBA的魅力是无法抗拒的。  相似文献   

18.
12年,大本由一个选秀大会上的弃儿,拼搏成为球队大当家,再由一个大佬,退居配角。2008年2月22日,也就是NBA转会窗口即将关闭之时,在一桩涉及11人的大交易中,本·华莱士在  相似文献   

19.
朝旭 《新体育》2009,(7):68-70
选秀是NBA的“大事件”,它是那些战绩不佳球队翻身的希望,也是强队寻找短板补丁的好机会。纵观NBA61年历史,选秀场上充斥着智力的对抗与权力的纵横,它与NBA的赛场同样精彩。  相似文献   

20.
高原 《当代体育》2012,(46):44-45
何谓"二次选秀"每支球队都想组成"BIG 3",但奈何NBA超一流球员有限,一支球队还轮不上一个,遑论三巨星模式?正因此,联盟当中现在流行一种新的建队模式,即"二次选秀"模式。这种"回收天赋"模式就是在联盟当中找一些20出头的年轻球员慢慢培养,这些球员有天赋,但却因各种原因没能够在选秀大会上早早被挑走。说实话,这是一种比较笨也比较费力的办法,想想看,NBA球探满天飞,有些孩子甚至在上小学时就已经被他们盯上,再经过选秀大会的层层筛选,因此在理论上是不可能存在所谓的"遗珠"。但事实上,正是由于这种制度太过于完美了,它太像一部机器而忽略了人的能动性,因此,才会有系统性的漏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