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今年1月30日,谭良德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国际跳水赛中,夺得了3米跳板金牌.象这样的金牌,谭良德拿多了,本来似乎不值一提,但这块的确不一般,他以715.74分的成绩击败了有"空中英雄"之称的美国著名跳水运动员洛加尼斯,这是他多年来第一次击败洛氏.洛加尼斯曾多次获得奥运会、世界锦标赛和世界杯赛的冠军,一直称霸着世界男子跳水界,打败洛加尼斯,成了我国男跳水运动员的一向希望,早在几年前,就曾有外国跳水权威说过:"中国人要  相似文献   

2.
近百年的现代奥运会,有成千上万的体坛英雄拿走了熠熠发光的金牌,走上了授奖台的最高层.在同一届奥运会上,有的运动员是双料冠军,也有的挂上3枚金质奖章.然而,能够连获4枚金牌的只有25人,有几届奥运会干脆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现代奥运会是从上个世纪的1896年开始的,这一年,在希腊的雅典举行了第一届奥运会大赛,参赛的运动员只有311名,东道主希腊就占了230名,拿今天的眼光来看,比赛还未纳入正规,竞赛规程还不健全,运动员随到随报,据可靠的资料记载,大会决出了44个冠军.  相似文献   

3.
采用《比赛焦虑调查表》于比赛前1个月对212名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导致比赛焦虑的来源,对运动员进行心理疏导。结果,运动员在担心拿不到金牌这一比赛焦虑程度最高,其次是担心未来前途,男女运动员差异不显。  相似文献   

4.
自1974年进军亚运会以来,从第7届到2002年的第14届共8届亚运会上,中国运动员累计夺得126枚田径金牌。每一届亚运会上那些奋勇拼搏的金牌英雄,更是让人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5.
拿了奥运冠军发金牌,拿了奥运亚军发银牌,拿了奥运季军发铜牌,然后升国旗奏国歌——这是奥运会的颁奖流程。100多年了,都是人家奥运会给运动员们颁奖,干嘛不试试也给奥运会颁个奖?给奥运颁奖的流程嘛,也就只有奥斯卡的影响力配得上啦。  相似文献   

6.
第十届亚运会.汉城泰陵园射击场.两位着装考究、风韵绰约的南朝鲜女士,凑近张英洲:"听说您的气步枪很有实力?"早有"内线"告之,自称是某大学中文系学生的这两个人物很有背景,大有"刺探军情"之嫌,张英洲戏言道:"我准备拿四块金牌!"喔!"二女士睁圆了眼睛:"您的野心太大了."张英洲看着她们吃惊的样子,不禁笑道:"'不想拿金牌的运动员,不是好运动员',  相似文献   

7.
张少辉 《体育师友》2011,34(4):38-40
1前言翻开中国羽毛球参加奥运会比赛成绩册,还没有拿过一届奥运会男双项目金牌;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在代表着世界最高水平的奥运会羽毛球男双决赛和亚运会男双项目比赛的冠军领奖台上,都没有我们中国运动员的身影。我们的男子双打运动员一次又一次地在家门口与奥运金牌、亚运金牌失之交臂,擦肩而过。  相似文献   

8.
美国运动员里克·凯里,在一举夺得洛杉矶奥运会两枚仰泳金牌后,被国人称之为英雄。殊不知,凯里当年怕水怕得要命呢!他从小还是个怕输的人……  相似文献   

9.
王峰 《游泳》2008,(6):36-37
我叫王峰,是中国跳水队年龄最大的运动员,今年29岁,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奥运会上同队友秦凯配合夺取了男子跳水3米板双人金牌。在人才济济的国家跳水队,同那些15、16岁就拿奥运会金牌的小队友相比,确实有点大器晚成了,也正因为如此,可以说我付出了更多的艰辛与努力。  相似文献   

10.
假若本·约翰逊是个女人,那么他至今仍可以金牌在握。本·约翰逊事件之后,加拿大司法部门在多伦多就体育比赛中使用兴奋剂进行调查,调查发现类似“尿检”这样的检测手段,无法解释那些女运动员是怎样戏剧性地被“豁免”了。事实上,多年来许多女运动员使用类固醇等违禁药物,但是比起男运动员她们要有效得多地混过了尿检关。成功的秘诀在于她们有一个可以藏放“干净”尿液的“地方”,而这一“地方”男人没有。简言之,比赛前一些女运动员把装有“干净”尿液的小胶囊放入阴道,就像塞入一个棉塞。尽管比赛的尿检非常严格,但按照程序她们仍可在单独排尿时将胶囊取出,于是,安然无恙,金牌照拿。曾有人试图根除这种服用兴奋剂骗取金牌  相似文献   

11.
美国游泳协会决定拿出60万美元对在第7届世界游泳锦标赛上获得奖牌者给予重奖。金牌2万元,银牌1万元,铜牌5000元。但是总金额不变,金牌拿的越多,分配的奖金也就越少。在汉城奥运会上,比昂迪一人获5金1银1铜共得到11万5千元的“意外之财”。遗憾的是,现在美国游泳运动员能获得10万元奖金的人几乎没有了。 同时,美国奥委会对进入决赛的运动员另  相似文献   

12.
朋友,当您从电视或广播里得知我们的运动员获得金牌。夺得了冠军为国争光的时候,都是那样的兴奋和激动。发自内心的感激他们。因为是他们为中华民族扬眉气吐气,立了功。人民称他们是英雄、感谢他们。然而比赛失败又是经常的、谁曾想过教练员们此时此刻的心情,运动生涯中真是酸甜苦辣俱全。一块金牌,倾注着多少教练员的心血,倾注着多少运动员的刻苦,确实是教练员和运动员辛勤汗水的结晶。教练员每一个成功的训练方案,是要通过几十次、几百次、甚至千次的训练、钻研、直至最后成功。  相似文献   

13.
刁文元  丁俊生 《乒乓世界》2004,(8):i009-i009
前嚣际乒联主席徐寅生曾经说过:“我当运动员时想夺冠军。我当教练时想自己的队员拿金牌,我当国际乒联主席就想让世界上有更多的人参与这项运动。”  相似文献   

14.
盐湖城冬奥会已经过去了,也许很多人依然沉浸在夺得首金的喜悦中,可是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对2006年冬奥会的前景却不那么乐观。中心副主任蓝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下届冬奥会对我们来说是最艰难的一届,尽管目标还是拿金牌,但要实现这个目标并非易事,现在我们面临着很多困难。从目前看来,教练员、运动员人才出现断档是最主要的问题。拿中国的强项短道速滑项目来说,国家队一共有10名运动员,青年  相似文献   

15.
夏季奥运会是世界上规律最大的综合性体育盛会,而夏季奥运会的"金牌运动员"是我国竞技体育优秀运动员群体中的特殊人才,他们的成功经验值得各项目优秀运动员借鉴。系统地分析了我国金牌运动员成才的影响因素,以揭示我国金牌运动员成才的一般规律和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6.
在一九二八年的第九届奥运会上,美国径赛选手“全军覆没”,而田赛选手却“大放异彩”。径赛运动员只拿了一块四百米比赛项目的金牌,其余如一百米、二百米、八百米、一千五百米、五千米、一百一十米高栏和四百米中栏的金牌都让人家拿走。而田赛选手却囊括了五项竞赛的金牌。 事后,美国体育界人士在检查这次成败原因时,一致认  相似文献   

17.
体育金牌往往能产生意料不到的精神与荣誉的轰动与振奋效应。然而,在有些人那里,金牌的魅力似乎更表现在“实惠”方面。在他们眼里,金牌那几盎司有形的“含金量”,远不如那无形的“实用价值”高得实在。与金牌有关的“奇闻轶事”令人茫然和发人深思。有朝一日运动员蜚声体坛拿了金牌,大群“相关”者立刻一拥而上,争抢诸如“启蒙”“恩师”之类的美称“辉煌”一下子。尽管连夺牌者自己绞尽脑汁也闹不清到底“相  相似文献   

18.
竞争与金牌     
举世瞩目的第24届奥运会已在汉城结束。来自161个国家的数千名运动员在那里展开一场奥运史上最广泛的激烈角逐。尽管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运动员到奥运会去的目的不尽相同,但拿金牌却是大多数运动员的目的。从1896年美国田径选手詹姆斯·康诺利拿到现代奥运会第一个冠军开始,奥运会已吸引了无数竞争者  相似文献   

19.
柳伊人 《新体育》2008,(10):38-39
北京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菲尔普斯获得了8枚金牌,打破了同胞施皮茨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一人获得7枚金牌的纪录,不少好事之人希望将菲尔普斯与施皮茨进行比较,看谁更加英雄,尽管这种比较有点像相声大师侯宝林那段《关公战秦琼》的味道,但是笔者仍然愿意将菲尔普斯和施皮茨的情况列举如下,让我们的体育迷的愿望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20.
一九四八年伦敦奥运会的英雄捷克斯洛伐克运动员扎托贝克,一九五二年七月二十四日又在赫尔辛基大出风头。这一次他以二十九分十七秒的成绩和十四分六秒六的成绩,取得了一万米和五千米两块金牌。与此同时她妻子丹娜,也夺得了一块女子标枪的金牌。扎托贝克夫妻双档获得金牌,是奥运会上仅有的一次。这还不够,扎托贝克又参加了马拉松赛跑,并以两小时二十五分三秒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再夺一块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