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学莲 《成才之路》2014,(13):87-87
幼儿时期以无意注意为主,在心理发展的特点上,思维方式是直观形象的。他们乐意去观察自己感兴趣、新奇的事物,并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一切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创造的火种和出发点。而教师应该从孩子发展的特点出发,去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2.
美术教学中,要给孩子创造一种利于他们思考和探究的良好氛围,让他们的丰富想象力在绘画天地自由驰骋,所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提高其艺术修养,至关重要.在多年的美术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让学生伴随着想象一同成长,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尽可能的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去想,去探究,去发现.我们要放飞孩子想象的翅膀.  相似文献   

3.
孩子的生活充满想象和创造,他们喜欢在自己童真、童趣的世界里自由翱翔。孩子的想象是不受限制的,他们敢于想象,勇于创造,他们会将自己所思、所想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的创作过程是他们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倾向。幼儿期是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在绘画过程中,孩子不只是简单的模仿,简单的掌握绘画技能,更重要的是在绘画活动中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丰富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情感体验。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呢?  相似文献   

4.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情感是创造的灵魂,兴趣是创造的先导,想象是创造的核心。没有想象,就不会有创造。那么,在美术教学中,为孩子铺开一片天空,放飞孩子想象的翅膀,给孩子创造一种利于他们思考和探究的良好氛围,让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在绘画天地自由驰骋,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语文教育应给孩子以梦。"确实,童年是多梦的季节,孩子的心中充盈着想象的激情,蓄积着创造的欲望。对这个五彩的世界,他们有着太多太多梦幻般美好的期待。语文,似乎生来就是为放飞孩子们的多彩的梦而存在的。在这儿,花儿与他们共舞,白云与他们  相似文献   

6.
想象是创造的先导,它是在过去感知的基础上,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一种心理过程。语文课标明确提出"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下来"。我根据课标的精神和要求,结合现行教材,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充分发挥优势,保护、启迪、引导、丰富孩子的想象力,让天真、幼稚、奇妙的心灵世界敞开,在想象的天地里驰骋,...  相似文献   

7.
缪颖 《早期教育》2007,(1):24-24
答:孩子年龄较小,知识经验贫乏,这对他们的思维想象有直接的影响。如果没有实物参照,孩子很难想象、创造。因此,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才能使想象和创造有更大的空间。大自然是美术创造的丰富源泉,家长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为孩子创造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鼓励他们多听、多看、多尝试,  相似文献   

8.
学前儿童随着知识经验的不断丰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日益增长。孩子的创造思维发展得很快,但又很脆弱和不稳定。要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老师除了要丰富孩子的生活内容,创设有利于孩子进行创造活动的环境外,在孩子进行作业和游戏时,更需要给他们以必要的自由权,也就是给孩子选择爱好和兴趣的权利,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和创造。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玩起来往往就主动、积极,且思维敏捷。孩子获得自由后,心情就轻松、愉快,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想象、去设计。孩子已获得  相似文献   

9.
学生眼中的世界是鲜活而又具有语言的,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大胆天真的创造让周围的静物和动物都具有了人的气息.同时,他们也乐于将这种创造分享给他人,期待别人对其创造有兴奋的反应.但如果将这种孩子天生具有的资质束缚,让他们学着用大人们的理性目光去审视这个世界,这无疑是拔苗助长,让他们本来应具有的生命色彩缺失,想象创造的思维夭折,他们眼中美的区域也会逐渐缩小,这会给他们心灵造成重大的创伤.所以,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要将其重视起来,把握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创造空间,让他们插上创造想象翅膀去自由飞翔.  相似文献   

10.
家教琐言     
不要干涉、限制儿童游戏,这是他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孩子的口袋里装着多彩的世界,不要随意剥夺孩子的收集自由。孩子的想象是丰富的,既会想到去天空中遨游,也会想到去蚁穴中闲逛,应鼓励他们探大千世界的奥秘。  相似文献   

11.
少年儿童充满想象、也充满创造。他们思考问题时往往是随心所欲、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的,因为他们的大脑里没有什么瞻前顾后、方圆规矩、合理程序。家长们倘若能及时鼓励孩子的大胆思考,尤其是培养孩子的求异思维能力,不仅能有效点燃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造性思维是从小发展起来的,音乐最能给人以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因此,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我注重改变孩子单一盲从的模仿,培养孩子自己参与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在没有很多的技巧或理论背景的前提下,让他们创造自己的音乐,养成他们创新的思维习惯,并使创造性能力逐渐得到发  相似文献   

13.
每个班都有积极活跃的孩子,他们敢于表现、乐于助人,热情活跃的他们总是吸引了小朋友和老师的关注,但有一些"安静"的孩子总是会让人忽略。他们平时很少大声说话,在集体活动中不愿意主动表现自己,不愿意主动和小朋友交往,他们更愿意"安静"的生活在这个大集体里,瞧!豆豆就是这样一个"安静"的孩子。在上课中他的小眼睛一直静静地观察老师,做题中自己静静地独自完成作业,课间自由选择时间从来不会下座位找小朋友去玩,自己静静地在绘画在纸上表述着他的世界。  相似文献   

14.
白春林 《家教指南》2003,(10):58-59
据美国《佛罗里达晚报》报道,前不久当地一对夫妇控告一家托儿所,因为他们教会了这对夫妇的孩子认识了字母“0”。这对夫妇强调,在以前,他们的孩子可以把“0”想象成苹果、乒乓球等任何圆的东西。而当孩子认识了“0”之后,孩子就固定地认识了这么一个字母,再也没有了对“0”的想象。他们认为这严重地影响了孩子创造力的开发。对儿童的创造力,国外的父母异常重视。许多儿童从小就在一种开放式的教育模式下学习。成绩不会被当做衡量学习成绩好坏的惟一标准,这为孩子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许多父母鼓励孩子去创造、去发明,而不是让孩子沿着前…  相似文献   

15.
想象是一条连接过去与未来的金链,每一个孩子都有丰富的想象力,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引导。只要有时间就带孩子多看看世界吧,我们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些想象的机会,鼓励孩子们想象的热情,分享他  相似文献   

16.
答:想象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而对于孩子来讲,创造活动的驱动力则来自于对客观世界的好奇心,即探索未知的新东西的欲求。正是因为有这种对表达未知世界的企盼,才使创造活动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不可思议的体验;在想象的世界里漫游,把内心的幻想和外部世界的体验结合起来,于是多姿多彩的童真世界在笔下呈现。孩子最喜欢想象,也最善于想象,在其绘画主要形式——“自由画”里面,他们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叶小军 《教师》2012,(21):82-82
邓颖超同志曾代表党中央号召全国少年儿童要"树立创造性的志向""培养创造性的人才""开展创造性的活动"。而创造是离不开想象,要给"创造未来"的孩子从小插上想象力的翅膀,难道不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光荣任务吗?那么,在读写教学中,用什么方法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呢?  相似文献   

18.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 :“强烈的活跃的想象是伟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属性。”事实正是如此 ,有了想象力就能在脑海中再现各种事物的形象 ,就能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创造出种种新形象。小学生思维活跃 ,富于想象 ,但是他们丰富的想象能力不是天生的。想象力的形成依赖于社会生活实践 ,依赖于教师的启发诱导 ,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 ,让他们的头脑里储存各种各样的表象 ,并且努力创造出想象的空间 ,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 ,在创新的天地里翱翔。一、激发情感 ,唤起想象情感与想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有人问 :冬天 ,雪在干什么?一个孩子回答 :…  相似文献   

19.
孩了对天上云朵的想象、对游戏规则的小小改变、甚至在沙地上堆沙、挖坑……都会闪现出创造的火花。可以说孩子的创造力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因而创造教育应体现在时时处处。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首先,教师要做有心人,密切关注孩子的一切活动,及时发现他们的创造性,并加以肯定和引导。曾经有这样一个孩子,进餐时用小勺在碗里划来划去,还和旁边的小朋友  相似文献   

20.
让爱飞翔     
<正>从事教育五年,每天和孩子在一起,在孩子的世界里摸索着。他们的世界是纯真的世界,是简单的世界,正是这纯真和简单让我脱离了世俗的繁杂。大家都说孩子们是明天的太阳,是祖国的花朵,可为什么我们的花朵慢慢地变成现在大家所说的温室里的花朵了呢?我们自以为很了解孩子,很爱孩子,他们必须听我们的话去做所有的事情。有时候孩子们需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想法,我们要学会"手放开"。让孩子自己去创造,去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