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前哨》2011,(9):28-28
为推动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促进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我国决定在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日前,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下发《关于在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中自觉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强化群众视角、运用群众语言、回应群众关切,不断提高新闻宣传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2.
苍立新 《传媒观察》2011,(11):49-50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中宣部等五部委为推动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促进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中自觉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强化群众视角、运用群众语言、  相似文献   

3.
如何提升军事新闻传播效果,增强舆论引导能力,一直是军事新闻工作者思考和探索的一个课题。"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开展,给这一探索打开了一扇窗,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并成为广大新闻工作者实现价值追求的广阔舞台。  相似文献   

4.
翟爱俊 《新闻窗》2012,(2):14-14
时下,新闻战线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应该是永恒、自觉的事业追求:一方面,作风的转变和文风的改进永无止境;另一方面,基层蕴藏着大量可供报道的新闻事实,像一座永不枯竭的富矿吸引着编辑记者前去开采发掘。持之以恒地深入基层开展报道,必将为新闻单位带来扎实的作风和清新的文风,更会为新闻报道增添丰富鲜活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春节期间组织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采访报道,是新闻战线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有力举措,是锤炼队伍作风、提升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新春走基层"活动开展五年来,产生了广泛影响,赢得普遍好评,已经成为新闻战线的一个品牌.  相似文献   

6.
自"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新闻战线广泛开展以来,广大新闻工作者积极深入基层一线,紧贴群众和基层生活,通过实践感悟,撰写了大量鲜活生动、感人至深的报道,为新闻战线带来了清新务实之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有力提升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一、正确理解走基层对记者工作实践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走基层:以广大群众为舆论阵地是新闻宣传工作的内在需要 新闻宣传工作离不开广大群众的支持,更需要从火热的百姓生活中来撷取有益的营养,浇灌新闻建设之花的茁壮成长.对山西日报社新闻工作者来说,根基在群众,新闻在百姓,而宣传队伍只有从生动的基层故事中才能把握时代的律动,只有将这份震撼人心的力量传递出来,才能够真正发挥新闻工作者的智慧与力量.新闻报道是走基层工作的舆论源泉,社会生活孕育着丰富的思想素材,而有效的新闻通讯队伍就需要从深入基层的历练中来收获鲜活的题材.  相似文献   

8.
"走转改"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简称。目的是为推动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促进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着力提升正确引导舆论、回应社会关切、服务百姓生活的能力。吐鲁番日报社按照活动要求,适时开展了"走转改"活动,组织一批一线记者组成报道团,深入两县一市一线"蹲点",采写了一大批来自基层、清新朴实、生动鲜活的报道,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相似文献   

9.
坚持"走转改",就是把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群众利益贯穿到新闻采编传播的全过程。"走基层"是"转作风、改文风"的前提和基础。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才能写出鲜活生动的作品,抓到活鱼写出精品。"转作风"是活动的本质求。对记者来说,重的是树立"实事求是、雷厉风行、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改文风"是"走基层...  相似文献   

10.
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在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意见》,要求广大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中自觉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强化群众视角、运用群众语言、回应群众关切,不断提高新闻宣传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1.
谢佳沥 《新闻通讯》2011,(12):18-19
当前我国新闻战线广泛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其目的在于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进一步转变作风、改进文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加强调查研究、反映群众心声。但随着“走转改”活动的深入开展,一些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本文通过几个案例.来分析当前“走转改”活动应注意的问题,以期引起广大新闻工作者的重视和反思。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中国媒体"走基层"活动的本质内涵入手,深入探析活动对媒体实现社会责任所提出的要求。"走基层"要求媒体在新闻工作中通过深入基层、提出问题,不断提高人文关怀,强化舆论引导和监督。  相似文献   

13.
出版要闻     
五部门下发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意见为推动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促进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我国决定在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日前,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  相似文献   

14.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党对新闻工作的一贯要求,是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在新形势下的再要求、再倡导、再实践,也是新闻战线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坚持党的新闻性质宗旨,增强新闻宣传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提升新闻工作者能力素养,提升媒体舆论引导能力的有益尝试。一、"走转改"活动是对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的继  相似文献   

15.
正走基层:一头汗两腿泥才能写出好新闻;转作风:俯下身弯下腰才能与百姓心贴心;改文风:短、新、实为新闻报道添魅力。2011年8月由中宣部等五部委发起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中国新闻界产生了深远效应,它的提出,使新闻传媒主体即包括传媒本身及所属的新闻工作者获得重新自我审视、自我沉淀的全新机会。深入基层、聚焦普通百姓、求真务实地进行报道成为我国新闻传媒业一道亮丽的风景。新闻工作者开始转变思维和新闻话语方式,以平等亲和的姿态深入民众生活,倾听民众心声,触摸社会进步最真实的脉搏,在亲身的经历和真实的接触中展现最真实的情感。  相似文献   

16.
发挥地市报特有优势一是发挥好传统优势.因为长期职业养成,加上采编主要对象在基层,地市报新闻采编活动形成了良好的"走基层"传统,一批批地市报新闻工作者,特别是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坚持深入基层,"脚板底下出新闻",采写了一大批带着基层泥土芬芳的优秀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7.
"走基层"报道是正在蓬勃开展的"走、转、改"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转作风、改文风的前提。近两年来,广大广播电视工作者坚持以人为本,回应时代关切,迈开双脚,深入基层,采播了一大批鲜活、生动、感染力强的好新闻,受到了广大受众的热烈欢迎。"走基层"的新闻报道进一步强化了"新闻立台"的理念,真正体现了"三贴近"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李金萍 《新闻窗》2012,(5):15-15
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效举措。只有深入基层,才能知道老百姓衣食住行生活百味,也才能找到我们采访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9.
通过笔者在新闻记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的实践与体验,阐述党报新闻工作者要想上情下达,写出鲜活的新闻必须深入基层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在多媒体时代,各种各样的新闻扑面而来,令人目不暇接。假、大、空新闻,低俗、庸俗、媚俗新闻也时不时现身媒体,影响了媒体的信誉,引起受众的反感。去年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目的就是要新闻工作者抛弃浮躁的心理,转变作风,深入基层,切实履行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扎扎实实地写好新闻,做好报道,真实地反映时代的风貌。本文试图从甘于吃苦、反映民生、呈现重大主题三个方面说一说"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感受及新闻报道带来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