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期刊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与载文量的相关趋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在2001年影响因子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300名排行表中,选择50种具有代表性的期刊为样本,统计了1999年和2000年的载文量,根据影响因子的计算公式求出各刊1999年和2000年所刊载的论文在2001年的被引频次。按照期刊文献分布研究中的计量方法对载文量进行递减排序,分别求出累积载文量和累积被引频次。以累积载文量为横坐标、累积被引频次为纵坐标并输入电子计算机绘成二维空间散点图,通过对所有点的观察之后配置了直线方程,确定了被引频次与载文量之间的相关趋势。结果表明,随着载文量的增加被引频次也相应增加,两者之间呈正比例关系,且变化率始终趋于一个常数。所以,在常规情况下对于大多数学科的期刊来说,影响因子的大小与载文量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载文量与影响因子的互动机制研究还不完善,现有研究存在一些误区,进行深度分析极为必 要。【方法/过程】本文分析了载文量与影响因子之间的特殊互动机制,并以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CSSCI期刊为例进 行了实证。【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载文量对影响因子同时存在正向机制与反向机制;影响因子对载文量也同 时存在正向机制与反向机制;同期载文量与影响因子不存在互动机制,载文量只对未来影响因子产生影响,影响因 子也只对未来载文量产生影响;载文量对影响因子的负向机制大于正向机制;影响因子对载文量的负向机制大于 正向机制。  相似文献   

3.
载文量影响期刊的影响因子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研究影响因子与载文量的关系,本文使用偏相关分析技术对SCI JCR中生命科学19个领域的期刊进行了分析,分析时使用了刊期作为控制因子。结果发现,综述性期刊的影响因子不受载文量的影响。在研究性期刊中,当影响因子小于1的时候,所有领域期刊的影响因子与载文量无关;在影响因子大于1的情况下,8/19(42%)领域的期刊的影响因子与载文量正相关,58%领域期刊的影响因子与载文量无关。影响因子受载文量影响的期刊,其影响因子【3.16±2.86(1019)】明显高于影响因子不受载文量影响的期刊,且刊期明显较短【1.6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出用数学方法定量分析高校学报载文特征信息对其文献指标的影响,为优选稿件提供依据。 【方法】 以2005—2014年《中国矿业大学学报》载文特征信息和中信所、中国知网公布的期刊主要文献指标为样本,通过建立互信息(MI)对高校学报载文特征信息与高校学报文献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定量分析;利用偏最小二乘(PLS)方法构建高校学报载文特征因子与文献指标的数学模型,然后引入MIV的计算策略,获得各载文因子对某文献指标MIV的累积贡献率(ACR)。 【结果】 高校学报载文学科因子的互信息MI值高于作者因子的互信息MI值,揭示优选学科方向是提升高校学报文献指标的关键;PLS模型能够准确地表达载文特征因子与文献指标之间的数学关系,与MIV策略相结合可有效评估载文特征因子对文献指标的影响。 【结论】 用基于互信息的直接分析方法和基于平均影响值模型评估的间接分析方法,有助于优选稿件以提升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编制的2006~2011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收录的23种农业大学学报期刊为统计源,采用文献计量法分析了2005~2010年农大学报核心期刊的载文、被引情况,研究了载文量、平均引文数、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等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6年间农大学报期刊的平均载文量变化较小,而平均引文数和被引频次则呈现出相似的显著递增的趋势,农大学报期刊的载文量与学术影响力之间无明显的关系,载文量大幅增加的第2年或第3年,多数期刊的影响因子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期刊的被引频次与前5年的平均载文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部分学术期刊通过人为提高被引次数、降低载文量操纵影响因子的问题不容忽视。[方法/过程]文章提出合理影响因子(IFR)这一新的文献计量指标,借助惩罚函数从剔除过度自引、修正人为降低的载文量两方面对影响因子进行修正,降低对影响因子的操纵。基于管理学CSSCI期刊2018—2020年的相关数据,对篇均自引率0.30以上的自引量、载文量与平均载文量之比低于0.50的期刊载文量进行修正后得到合理影响因子,并将其与影响因子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合理影响因子能够有效防止人为降低载文量,且对过度自引的防范效果好于影响因子。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学科、期刊特色等对修正模型的参数进行适当修改可以使合理影响因子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7.
从文献评价计量指标分析高校学报的学术影响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统计分析了1999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被引频次次100位的高校学报的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年载文量、出版周期等文献评价计量指标。结果显示: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地球科学在被引频次、影响因子这两项主要文献评价计量指标中的均位居中国科技期刊前列;85%高校学报的影响因子小于0.30;90%高校学报的即年指标小于0.010%;84%高校学报的年载文量少于200篇;90%高校学报是双月刊或季刊。  相似文献   

8.
【目的】 针对引用的偏态分布,提出修正影响因子失真的方法。【方法】 以影响因子不同的7种物理学综合期刊为样本,根据2011—2015年度各学术载文的被引频次,以被引量的分布曲线和洛伦兹曲线揭示期刊被引量在学术载文间的分布特征,引入基尼系数来描述引用分布的不均匀程度。【结果】 期刊被引量在学术载文间均为右偏分布,基尼系数均大于0.4。【结论】 被引量的非正态分布能导致影响因子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真,以(1-G)为基尼修正系数,可有效修正影响因子失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国外代表性期刊影响力提升策略,为国内海洋科学类SCI收录期刊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根据国内海洋科学类SCI收录期刊的特点筛选出3种国外代表期刊,通过分析载文量、文章出版后2年内的被引频次、会议论文和专辑与影响因子间的关系,探究推动影响因子提升的关键因素。【结果】 期刊在发展早期采取“先质量、后数量”的发展策略,待影响因子有效提升后实现文章质量和数量同步增长。高质量会议论文和专辑可在短期内大幅提升期刊影响因子,而加强质量控制、减少零被引论文比例是稳定期刊水平的关键。【结论】 期刊发展策略的选择应充分考虑期刊特点及发展阶段。对我国海洋科学类SCI收录期刊而言,现阶段可适度控制载文量,增加高质量专辑的出版数量,快速提升期刊影响力,突破发展瓶颈。  相似文献   

10.
钟旭 《情报杂志》2002,21(12):88-89
对《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三、二版)》中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载文量、被摘率、影响因子等评价指标的选择和指标权重值的确定情况进行了统计对比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