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是新课程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新课程的语文考试怎么考,这是新一轮课改中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显然,新课程的评价应以学生的发展作为着眼点。综观语文命题,努力尝试和体现新课程的考试评价理念,大致体现了闭放结合性、迁移拓展性、自主选择性、感受体验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2.
考试是新课程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新课程的语文考试怎么考,这是新一轮课改中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显然,新课程的评价应以学生的发展作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理念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常态教学,需要一种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评价观念、评价方法来引领。我校立足于“改进考试评价体系,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指导思想,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4.
雷英 《现代语文》2010,(6):16-17
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刊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新课程理念写进语文新课程标准,意味着我国语文教学方法论的一次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要让课堂教学评价为课程改革助力,利用课堂教学评价引导教师主动接受课改理念、改进课堂教学,从而实现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评价应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健全学生人格为根本目标,注重评价内容、标准、方式的多元化。通过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法的探索,最终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以学生为本”与“游戏精神”遥相呼应《语文新课程标准》贯穿于整个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实现这个教育目标,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就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以创设出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借此激发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展示“主体”,即学生自主确定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法与评价方式,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进行。细细品味“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竟发现与西方所提倡的“游戏精神”遥相呼应。  相似文献   

7.
考试是新课程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新课程的语文考试怎么考,这是新一轮课改中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了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显然,新课程的评价应以学生的发展作为着跟点。我市作为国家级课改实验区,我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  相似文献   

9.
一、《语文素质检测与评价》的编写目的  为 2 0 0 2年第 2期《广西教育》A版编写《小学语文素质检测与评价》的目的是 ,根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和新教学大纲的要求 ,改进小学语文素质检测方式和评价标准 ,通过“例示”的方式扩展老师们的思路 ,引导教学改革 ,推进素质教育。小学语文素质检测的目的 ,不是选拔“尖子” ,而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语文素质检测的目标 ,包括三个层次 :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即通过对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检测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是实施新课程以来每一位语文教师急于探究的话题。语文教学如何从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人手,在作文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呢?笔者认为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转变作文评改方式,树立新的评价取向,构建新课程下的作文评改策略,是当前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教学应当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以人为本,以人的和谐发展为本,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一系列新的教学理念。落实这些理念,课堂教学设计就应当是充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的“弹性设计”。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课程教育改革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照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施双边教学活动、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改进学习评价方式等方面开展积极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13.
陈蓉 《课外阅读》2011,(2):65-66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始,我校语文教研组将改进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方式,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一个切入点,进行了两年多的探索和实践,现已具雏形。一、建立学生语文成长记录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校和老师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客观地描述学生学习语文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  相似文献   

15.
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按照新课程理念,首次增设了“语文综合性学习”。这在语文教材改革发展史上是一大突破,成为体现“新课程标准精神”的亮点。然而如何具体实施综合性学习,教师面临新的挑战,学生面临全新的学习方式。通过学习研究,我们认识到实施“综合性学习”的关键是教师要充分认识综合性学习的性质、意义,把握其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学习方法的科学性,学习功能的整合性,要千方百计让学生“动起来”,人人参与,融入语文自主学习之中,长期坚持下去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因此综合性学习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综台性学习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活动 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综合性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课程总目标”里,专门设立了一个目标,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探究性学习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是《新课程标准》对常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出的基本思路之一。我们要准确把握探究性学习的内涵及特征,走出认识误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实施探究策略,让探究性学习真正走进小学…  相似文献   

18.
尽管人们对目前的中考、高考有许多意见,希望避免一考定终身的局面,但考试仍是新课程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新课程的语文考试怎么考,这是新一轮课改中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了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显然,新课程的评价应以学生的发展作为着眼点。  相似文献   

19.
刘利钦 《新疆教育》2012,(10):21-2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标志着我国语文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深入理解《语文课程标准》的精髓,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是不断推动语文教学改革前进和实验成功的必要前提。新课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走进新课程,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大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基础上,要实施新的理念、新的内容、新的实施策略上的诸多转变。  相似文献   

20.
学生的语文素养,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今后发展,所以《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开篇即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笔者以为,精心设计“语文活动”,不失为一种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方便、有效、快捷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