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教材分析】"成长之路"是"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四年级上学期第四册的第四单元。这一单元共有六篇文章,从不同方面介绍了名人酷爱读书的故事。其中《书法界的泰斗——王羲之》《嗜书如命的孙中山》《居里夫人专心读书》这三篇文章,采用了共同的构段方式——"总分"。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典型段式是一个重要的语用点,本节课以这三篇文章为例,让学生扎实掌握"总分"的构段方式。【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2.了解故事的大体内容,感受文章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实况回顾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有司马迁的两篇文章:《报任安书》和《屈原列传》。笔者在教学这两篇文章时,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生命高于  相似文献   

3.
第二册第五单元共选用了四篇文章:《荔枝蜜》、《小麻雀》、《桃花源记》、《海滨仲夏夜》。其中、前三篇为“教读课文”,后一篇为“自读课文”。根据“单元提示”和四篇文章的特点,本单元的教学任务,概括起来主要是:  相似文献   

4.
<正>《荷花》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一单元课文是围绕"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进行组织编排的,共有四篇文章,分别是《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珍珠泉》,配套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有四个模块29篇文章。《荷花》这篇精读课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第五册第四单元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单元,共选入四篇文章,依次是《变形记》《墙上的斑点》《等待戈多(节选)》《百年孤独(节选)》。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相对于传统文学而言,显得有些"另类",带有叛逆色彩。因此,鉴赏这类作品,不能用传统的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第九册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的内容在单元内联系都比较密切。第三单元的内容皆为科技知识类,课文有《只有一个地球》、《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宇宙生命之谜》。第四单元的内容皆为革命题材类。课文有《我的战友邱少云》、《争画》、《一夜的工作》、古诗《长征》。这两个单元我均尝试了单元教学法,感觉单元教学法有不少好处,具有四大优势,值得推广。一、单元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自学能力。单元教学时,先让学生集中精力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单元内所有课文,然后出示精心选…  相似文献   

7.
<正>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议论文单元,围绕人文主题"读书鉴赏"选编了五篇既富有思想性又蕴含艺术美的文章:有从宏观视角谈论读书求知话题的《谈读书》,有从微观角度探讨欣赏艺术作品方法的《不求甚解》《驱遣我们的想象》,有侧重阐释美学观念的《无言之美》,有着重探讨意境问题的《山水画的意境》。从教材的内部编排结构来看,初中学段的三个议论文单元虽然结构一致,但因针对学生不同能力的提升而教学侧重点有所不同。学生在之前的议论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8.
《(宽容)、序言》是人教版高中第一册第四单元的课文。《药》是第四册第一单元的课文,一篇是散文诗式的序言,一篇是揭示现实的小说,看起来是毫无关联的两篇文章,我却从中读出了许多惊人的相似。  相似文献   

9.
现行中专《语文》通用教材由三个序列分四册按单元编排而成.第四册属文艺鉴赏序列,共五个单元,文学鉴赏部分占其中之四;这四部分对四种文学体裁——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的代表性名作按年代和中外  相似文献   

10.
《宇宙的边疆》选自美国科学家、科普学家卡尔·萨根的著作《宇宙》,它是一部大型电视片的解说词。人教版高中新课标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选入《宇宙的边疆》一文,本单元收录三篇科普文章,目标不仅在于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传播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而且要求学生注重对此类文体的审美鉴赏,如语言、逻辑思维、科学严谨的表达等。作为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其专业性、特殊性以及画面如何结合等问题给教师教学带来了挑战,本文就关于教学存在的一些困惑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一、教材内容 湘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美术欣赏>第三单元第六课<战争与和平>. 二、学生分析 教学对象为必修美术鉴赏的学生,这些学生经历了近一年鉴赏课学习,已初步掌握了鉴赏美术作品的一些基本方法,具有美术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2.
郭振海 《教书育人》2008,(11):42-42
课堂教学实况回顾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有司马迁的两篇文章:《报任安书》和《屈原列传》。笔者在教学这两篇文章时,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生命高于一切,人应当珍爱生命。那么,屈原的自杀是值得肯定的吗?在对待生死的问题上,屈原与司马迁究竟谁做得对?”  相似文献   

13.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安排了读后感两篇.一篇是《读一位共产党员的遗嘱》(以下简称《读》文)。另一篇是《壮丽人生的最后闪光》(以下简称《壮》文).编者将这两篇文章安排在一起,让学生阅读的目的何在?这两篇文章在内容、写作方法等方面有哪些异同点?在比较教学中,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一、相同点1.主题相同两篇文章都从遗嘱写起。任以沛生前给他的家人立下五条遗嘱。从遗嘱一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无私奉献精神;遗嘱二,体现了他的勤俭节约、一切以他人利益为重的高贵品质;遗囊三、四,反映了他敢于移风易俗、大胆与封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编写的一本选修课教科书,这本教材的编写体例与其他选修模块不同:为了突出文言文学习中鉴赏的重要性,让学生感到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教材打破了一般以文学史顺序或作家文选式的单元编排方式,诗文分列,按不同的鉴赏角度、鉴赏方法设置单元。而且,  相似文献   

15.
[训练要求]本单元是散文单元,一共有三篇文章:《背影》、《茶花赋》、《记一辆纺车》。这三篇文章都是抒情散文,有的是借事抒情,有的是借物抒情,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抒情和记叙紧密结合。教学这一单元,首先应该训练学生理解并初步学会这种写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不同的抒情方式。这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其次,这三篇文章在修辞和章法上都各有特点,如《背影》的剪裁,《茶花赋》的象征,《记一辆纺车》的比喻,教学时也应注意训练学生理解和掌握。再次,词语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教学本单元,应在第二册的基础上,训练学生巩固词和词组的有关知识,继续提高运用词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的“阅读篇”里有一篇文章,题目是“增强海洋意识,发展海洋事业”。教材的用意很清楚:用这篇文章抛砖引玉,提醒教师在教学时要帮助学生建立海洋意识,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恰当运用导学式教法处理这篇文章,对帮助学生建立海洋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将会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一单元教学总体设想教学本单元,应引导学生从语言入手,在读懂词句含义的基础上,熟悉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把握小说的整体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鉴赏小说的能力;并应引导他们从小说的写作获得启发,找到借鉴,培养观察、认识生活的能力和提炼、反映生活的能力,增强语言运用的能力和写好记叙文的能力。本单元是高中阶段最后一个小说单元;在此之前,在第三册有两个小说单元(“单元知识和训练”中有《小说的人物和环境》、《比较阅读》和《小说的情节和主题》),在第四册有一个小说单元(“单元知识和训练”中  相似文献   

18.
一.单元整体设想本单元共三课七篇文章,都是议论文。其中《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哲学论文,为典型的立论文章,系一般议论文;《文学和出汗》、《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杂文,为典型的驳论文章,系文艺性政论文;《不要秘诀的秘诀》等四篇也是杂文,但与鲁迅杂文不同,很接近评论与随笔,也很有独创性。前三篇是讲读课文。后四篇是自读课文。教学本单元的主要目标是对学生进行议论文的阅  相似文献   

19.
《谈中国诗》选自《钱钟书散文》,人教版新教材编辑在必修五册第三单元第四课。这一单元是全套五册书中的第二个议论文单元.也是唯一的一个文艺评论和文艺随笔单元。单元提示写道:“阅读这些文章,打开我们的思路.启发我们去探讨某些阿题,加深对文艺创作和文艺鉴赏的认识。”学生到了高中.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又阅读了不少文艺作品.有了一定的文艺素养。也许正因为这样考虑.编者在必修五安排了这个单元。  相似文献   

20.
【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古代小说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高中阶段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备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小说是文学鉴赏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学习了前两个单元的现代小说和本单元的三篇古代小说之后,这篇自读课文的学习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一次综合运用和检验,对于发展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小说鉴赏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