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她的刘海     
母亲是父亲的第二任妻子,我也是父亲的第二个孩子,我是父亲和母亲的孩子,而那个女孩,她不是,我管她叫姐姐。后来我和母亲搬出了那个家,那个时候我还只和母亲的梳妆台一样高。离开父亲的时候我抱着自己的玩具被母亲抱出了家门,头靠在母亲的肩窝里,没有哭。从此,我们走出了那座房子。父亲说:“我送你。”母亲微笑着点头:“我该走了。”父亲为母亲打着伞,雨水滴湿了母亲的左肩,我看见了。自我满月就一直和姥姥、姥爷住在一起。母亲不在,她为了那个姐姐把我放在这儿,她说太忙。打小我的印象中只有两位老人的存在,而忽略了母亲,那个太忙的母亲。…  相似文献   

2.
外婆     
有些人说中国的孩子不知道什么叫“自己的看法”。我可以坚定地告诉他们:“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至少我不是!至少我的母亲不是!至少我的外婆不是!”我小时候外婆常对我说:“你要做一个有主见的人!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一切!”……当我写到这儿的时候,我的鼻子酸酸的……我想起了我的外婆……想起她的一生和她对我说过的话。外婆出生在一个殷实人家,她的父亲在老上海开了一家广式的“群芳君”,专营广式点心和糕饼等。店铺很大,在老上海的历史中也能查到。当年日本人轰炸上海虹口区,外婆的父亲连同“群芳君”一起消失了……外婆的母亲就靠着一台缝…  相似文献   

3.
在我印象中,父母一直很和睦。可在一年前,据说因为父亲在外面“有了”,他们开始了无休止的争吵。父母争吵只有一个原因——父亲要离婚,母亲不离婚。父亲说跟母亲没法过了,坚决要离;母亲不想便宜那个“小骚货”,死活不肯离。他们就采取了闹的办法,总有一方会挺不住的,他们都相信自己会是最后的胜利者。  相似文献   

4.
听话的老爸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青年时立志学习哲学,可是他的父亲却不同意。有一天伽利略对父亲说:“爸爸,我想问你一件事,是什么促成了你同母亲的婚事?”父亲回答:“因为我喜欢上她了!”伽利略于是又问:“那你有没有考虑过选择别人?”父亲笑容满面地说:“怎么可能!儿子,你知道吗?当时家里的人要我选择另一个富有的女人,可我只对你母亲钟情,当初我追求她时仿佛陷入迷梦中,你母亲是多么美丽动人……”“这倒确实,现在也还看得出来。”伽利略话锋一转,“你知道,我现在也面临同样的处境。除了哲学以外,我不可能选择别的职业。哲学是我唯一的需要,我对它的…  相似文献   

5.
让母亲骄傲     
有一次,与一个作家朋友聊天,我问他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什么?他想了一会儿说:“为母亲。为了让她骄傲。”——史铁生《地坛》那一年,我读小学三年级。像所有的乡下孩子一样,我也每天大清早便背上了心爱的小书包去上学,放学了便急急忙忙地赶回家,帮着母亲做农活。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父亲过世得早,只有我和母亲两个人守在一起孤苦伶仃地过日子。很小的时候我便已经懂得,我该用我嫩小的双手为母亲分担一点忧愁了。  相似文献   

6.
无奈的选择     
“妹妹,我想有一天你会理解我这个做哥哥的选择。”那时,我十二岁,妹妹只有八岁。我母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父亲是一名军官。我也不知道这两个生活上有那么大差异的人,是怎样好上的。那一年,父亲有了外遇,跟母亲提出离婚。母亲没有说什么,只是一个劲地哭。当时我和妹妹痛斥父亲,我们真的很恨他,很恨很恨。父亲说:“孩子愿意跟谁就跟谁吧!”我犹豫地看了一下妹妹,她狠狠地掷给父亲一个白眼,说:“鬼才跟你呢!”然后径直跑到母亲身边,帮母亲擦去泪水。我也往母亲那边走了几步,脚却僵住了。我不能,理智告诉我,母亲身体这么弱,如果孤身一人抚…  相似文献   

7.
有时候,我真的怀疑父母之间是否有真爱。他们天天忙于赚钱,为我和弟弟支付学费。他们从未像我在书中读到,或在电视中看到的那样互诉衷肠。他们认为“我爱你”太奢侈,很难说出口。更不用说在情人节送花这样的事了。我父亲的脾气非常坏。经过一天的劳累之后,他经常会发脾气。一天,母亲正在缝被子,我静静地坐在她旁边看着她。过了一会儿,我说:“妈妈,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她一边继续缝着,一边回答道。我低声地问道:“你和爸爸之间有没有爱情啊?”母亲突然停下了手中的活,满眼诧异地抬起头。她没有立即作答。然后低下头,继续缝被子。我担心伤害了她。我非常尴尬,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过,后来我听见母亲说:“苏珊,看看这些线。有时候,你能看得见,但是大多数都隐藏在被子里。这些线使被子坚固耐用。如果生活就像一床被子,那么爱就是其中的线。你不可能随时随地看到它,但是它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爱是内在的。”我仔细地听着,却无法明白她的话,直到来年的春天。那时候,我父亲得了重病。母亲在医院里陪了一个月。当他们从医院回来的时候,都显得非常苍白。就像他们都得了一场重病一样。他们回来之后,每天的清晨或黄昏,母亲都会搀扶着父亲在乡村的小路上漫步。父亲从未如...  相似文献   

8.
爱的泉水     
爱,是人生之泉。一个人心中若没有爱的泉水,那他就不会有人生的绿阴。———题记在我的家乡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凡是子夜零点降生的女孩都是十分幸运的。我曾一度相信这种传言。那时,心高气傲的我,将自己的平常、普通全归咎于母亲未把我生在零点。于是,在我和母亲间曾发生了无数次争吵,每次争吵我总是负气地说:“你为什么不把我生在零点﹖这样就用不着你操心了”一天,和母亲激烈的争吵过后,我冲进了自己的小屋,蒙头便睡。过了一会儿,母亲进来了,她温柔地掖着被角对我说:“欣儿,其实你是零点降生的。这些年妈不告诉你,是怕那些话宠坏了你。”…  相似文献   

9.
父亲     
虽然我是家里惟一的女孩 ,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在地里干活 ,偶尔捉只小兔或鸟儿 ,回来也是送给两个哥哥。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 ,上学和放学就像他的出工和收工一样 ,只是顺其自然的事。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亦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可是 ,我考上了县一中。这就意味着父亲的大半收成都得被我一个人吃掉。母亲望着不太年轻的父亲逐渐弓起的背 ,幽幽地说 :“要不 ,别让妮子上了 ?”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地一跳 ,“哪能 ?再难也得让她上学。”就为这一句话 ,我第一次被感动了。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 ,父亲一头挑着我…  相似文献   

10.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气象工作者,只不过做了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做了一些平凡的事。党和人民却给了我很多荣誉。这些荣誉并不是给我个人的,而是对全体献身西藏建设事业的进藏干部的肯定。我只是这些“老西藏”中的一员。对于我们每一个进藏干部来说,哪一个都是“一人进藏,全家奉献”。我出生前18天,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含辛茹苦把我拉扯大。我毕业后就去了西藏,因为工作需要,几十年里难得回家一次。母亲曾伤心地对我说:“我这辈子真像没养你这个儿子!”她老人家今年已95岁了。我的儿子长到五六岁时,我才第一次看到,让叫爸爸他都不叫,说:“我…  相似文献   

11.
谢谢您,母亲     
母亲是有生以来对我影响最大的人 ,尤其是她生存处事的态度 ,给我以深深的启迪。在失去父亲之后的岁月里 ,母亲成了家中的脊梁 ,不管生活多么艰苦 ,她总是默默地忍受着 ,从来没有喊过苦、叫过累。她忙碌的影子悄悄地告诉我 ,要敢于面对生活。生活的重担无情地压在母亲一个人的肩上 ,她是一个慈母 ,又似一个严父 ;她既悉心照顾我 ,又严格要求我。母亲一向很慈祥 ,仅仅有一次 ,她不留情面地打了我。人们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可生活在贫困家庭中的我 ,却不懂得理解、体谅母亲。好多时候我就不明白 :为什么自己没有别人那样优越的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12.
    
《家长》2004,(1)
如果世间还有真爱,那属于母爱。母亲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我可以从最平凡的生活中体验出母爱的伟大。是母亲给了我生命,让我第一次看到这个世界,是母亲扶着我走出第一步,是母亲教我说第一句话、识第一个字,而我生命中的第一次成功,又有哪个不是母亲的功劳呢?母亲是一位极普通的中年妇女,可是她却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她对我付出的、对父亲付出的、对这个家付出的早已超过了对她自己。生活的不富裕,使母亲不像别人那样穿高档的衣服、鞋子或是戴着首饰,也没有吃过普通的汉堡包,因为她总是说:“省点儿吧,将来你还要上学呢!”生活的辛劳、岁月…  相似文献   

13.
快乐大本营     
夜半歌声女生白晶晶爱唱歌,但她唱歌的声音很难听。有一次,她和朋友紫霞在一家旅馆住下。晚上晶晶趁洗澡水声大就唱了两句,洗完后紫霞问她唱歌没有,晶晶否认了,紫霞赶紧说:“我们换房间吧,这间房里有鬼!”战争怎么引起小新问父亲:战争是怎么引起的?父亲:例如法国和意大利发生什么争执的话——母亲:不对,法国和意大利绝对没有什么争执。父亲:我知道,我这儿只不过使用了假定法——母亲:这样对孩子教育不利!父亲:没什么,不要紧的!母亲:没什么?不行!父亲:行!母亲:我反对!父亲:讨厌!小新:爸爸,我知道了,我知道战争是怎么引起的了。有钱无用朱天朋…  相似文献   

14.
母亲出生在上世纪40年代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她从没进过学堂,也不识一个字。然而,对我而言,她是一位慈母,更是一位良师,我从她那得到了最好的家庭教育,尤其是她时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一人嘴动,百人嘴馋。”在我年幼的时候,父亲每次从镇上回来都要捎些糖果,母亲总是让我把这些糖果分给一些玩耍的伙伴。葡萄成熟时,母亲则让我把刚摘下来的葡萄分给邻居,年年如此。在我的印象中,我只从母亲那里听到过这样的话,而且不知听过多少次,以至于至今仍能清楚地忆起。“一人见识短,两人见识长。”我上学时,父亲经营了一家石灰厂,由于效益不好,他常抽…  相似文献   

15.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不识字,连自己的名字也没有。娘家人叫她“老李家”,父亲叫她“孩的娘”,户口簿上写的是“李史氏”。母亲虽然没文化,却是我的第一个老师。她说话干净利落,形象生动,从不拖泥带水,而且有时很有文采。我小时候她常抱我去戏园子看梆子戏,戏剧人物就进入她的语言。她说某人脸红,就说“脸红得关公似的”;形容某人爱哭,就说“哭得像刘备似的”。我稍大一点,天凉了不肯加衣,她说:“穿上,寸草遮丈风。”那  相似文献   

16.
当我的一位朋友的六岁小女儿无意中听她父亲告诉别人,我获得了诺贝尔奖的时候,她问我,以前是否得到过它。父亲回答这种奖是那种人一生中只能得一次的东西,于是,这小女孩想了想:“噢,”她说,“那么它就像水痘一样。”  相似文献   

17.
背着房子走的蜗牛,永远只能爬行。吉田安娜是一个有魅力有爱心的美丽女性,丈夫、女儿都很爱她,她在联合国总部工作,是日本为数不多的女外交官。这样一个令人羡慕的女性,回忆起自己的过去,还经常向别人谈起她的母亲,她说:我母亲上个世纪60年代在纽约学过4年的室内设计,回到东京后自己经营了一家室内装潢设计店,事业做得很成功,她与父亲总像一对长不大的孩子,在家里,有的时候,我与母亲的角色是互换的。我母亲叫直子,却给我取了一个非常时尚的名字叫安娜,我与母亲像朋友,她从不拿大人的气势来压我,总是对我说:“甜心,我们坐下来商量一下好不好?…  相似文献   

18.
洪玉 《现代家教》2003,(9):13-13
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写了篇作文给父亲看,想叫他帮助改改。父亲接过来一看,说:“不行,怎么写得这么别别扭扭的?我看你像你妈,作文很差。”原来父亲和母亲是高中同学,父亲自然知道母亲的底子:她外语很好,但作文较差。于是,他就在  相似文献   

19.
签名     
在乔治的记忆中,父亲一直就是瘸着一条腿走路的,他的一切都平淡无奇。所以,乔治总是想,母亲怎么会和这样的一个人结婚呢?他总觉得,父亲那条瘸腿,带给自己的是耻辱。一次,市里举行中学生篮球赛。乔治是队里的主力,他找到母亲说出了自己的心愿:希望母亲能陪他同往。在赛场上,只要看到母亲的目光,他就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母亲笑了,说:“那当然。你就是不说,我和你父亲也会去的。”他听罢摇了摇头,说:“我不是说父亲,我只希望你去。”母亲很是惊奇,问这是为什么。他勉强地笑了笑,说:“我总认为,一个残疾人站在场边,会使得整个气氛变味儿。”母…  相似文献   

20.
签名     
在乔治的记忆中,父亲一直就是瘸着一条腿走路的,他的一切都平淡无奇。所以,乔治总是想,母亲怎么会和这样的一个人结婚呢?他总觉得,父亲那条瘸腿,带给自己的是耻辱。一次,市里举行中学生篮球赛。乔治是队里的主力,他找到母亲说出了自己的心愿:希望母亲能陪他同往。在赛场上,只要看到母亲的目光,他就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母亲笑了,说:“那当然。你就是不说,我和你父亲也会去的。”他听罢摇了摇头,说:“我不是说父亲,我只希望你去。”母亲很是惊奇,问这是为什么。他勉强地笑了笑,说:“我总认为,一个残疾人站在场边,会使得整个气氛变味儿。”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